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232章 你的地盘?你派兵来打啊

第232章 你的地盘?你派兵来打啊(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阴雨绵绵的天气始终没有改变,大雨覆盖着整个安南北部地区,红河水位居高不下,进入7月下旬以来,已经连续出现了三次洪峰预警。  

龙云为了儿子安危,可是将所有水利专家调了过来,并组织了2万民夫修复红河河谷的道路、铁路。  

可以说,沈复兴最明智的举动就是在桂南借李宗仁之手招募俍兵,在云南借龙云之手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但即便河内暂时安稳下来,但延绵不断的雨季还是让人浑身难受,有一种随时都想逃离的冲动。  

街道上,偶尔有披着蓑衣的人们行色匆匆地跑过,满是小水坑路面不断溅起水花,在那些穷人的裤腿上附着上一层黄泥。  

在华租界边上,被重新启用的总督府,哦不,现在应该叫维和部队司令部此刻却无比热闹。  

门外的水泥地坪上有数条被人工开了槽的排水“线”,雨水顺着微微倾斜的平台向外流入排水沟中,汇入湖水之中。  

数辆霍奇基斯、凯迪拉克Series90停在门口,旧总督府的门童身穿燕尾服,撑着雨伞为记者们引路。  

这些被豪车接送而来的记者们踩着湿漉漉的红地毯,看向被擦得锃亮的铜制雕花大门,有一种这里还是法属印支总督府的错觉。  

可门口两边站姿带有杀气的卫兵却告诉他们,这里已经变天了。  

费加罗报留守河内的记者贝尔达有些奇怪,今天门外为什么多了一面法兰西的旗帜,不是说重庆方面与维希闹翻了吗?  

就在前几日,维希政府发表声明,强烈抗议中日两国在河内发生的武装冲突,要求两国立马撤出法属印支,并赔偿造成的相应损失。  

日方反应很快,借口即将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他们这属于保护盟友。  

结果第二天维希这边就改了口,变成了单方面谴责重庆破坏地区稳定,侵犯他国主权,维希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严重抗议。  

并立刻召见了我国驻维希领事馆,表达了相关意见。  

电报才发回重庆,不少人就慌了神。  

这可是法兰西的强烈谴责,是洋大人,是列强啊!  

哪怕是战败的列强,也不是惹得起的。  

当即就有不少文人与知名人士向委员长提出建议,要求撤换廖耀湘、沈复兴,并立马给法兰西道歉,并签署相关谅解协议。  

那一日,除了中Y日报外,几乎所有报纸都刊登了此事。  

毕竟按照当时的习惯,还没有开始新闻管制,“锦衣卫”的甩棍速度也不够快。  

大公报:维希法国震怒恐引国际干涉,滇越路安危系于外交斡旋文章引用了知名学者的急切呼吁:亟需与法方达成谅解,避免列强制裁。  

这还算是中立偏保守的看法,主张通过外交解决此事,毕竟部队是真刀实枪开进了人家国土。  

虽然有什么衣带诏与沈复兴的六月二十九日电,但有些恐惧,不是靠一个人或者是一代人就可以解决的。  

哪怕你把联合国军摁地上来回摩擦,并在最后逼着对方坐下来签署停战协议。  

过几代人,照样有软骨头会继续下跪。  

申报:维希法国强烈抗议震动山城,当局强硬恐致我外援断绝文章引用“外交人士”言论:“法属印支涉及多国利益,开罪维希或使欧美改变对华立场,应以大局为重,放弃与自由法国,转投维希,毕竟对方才是目前法兰西的正统。”  

而文人论Z的主要平台《东方杂志》更是公开表示:从河内冲突看国际法危机,我国需谨防重蹈庚子覆辙其中的核心论点便是:以弱抗强非智者所为,当效李中堂以夷制夷之策。  

几乎通篇都在给庚子赔款洗白,一副用钱换来了和平的模样。  

而《新民报》与金陵的《Z华日报》,更是一副赶紧给洋爸爸跪下的说辞。  

其中汪逆创立的《Z华日报》更是表示:  

重庆当局挑衅友邦自取其辱,维希抗议再证抗战误国几乎在发行的第一天,就把大多数人的低血压给治好了,堪称神迹。  

第三天,汪逆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此事由金陵方面负责,他将亲自出面与维希方面沟通,希望大家能坐下来解除误会。  

汪逆进一步表示,双方应该彼此谅解,共同维护大东亚的和平与繁荣。  

同时,汪逆还在发布会上邀请维希代表来华,他将在金陵洒扫以待,双方可以就原有条约与维希在华利益进行沟通。  

此言一出,金陵的叛逆们一片欢呼叫好之声。  

而重庆与延安方面一个直接派出了陈布雷,一个直接派出了三支笔杆子艾、范、陈。  

双方自然引发了一系列的舆论战,可就在这个时候,身处舆论中心的沈复兴却接到了重庆发来的咨询电报。  

曲有误,周郎顾人不行,找复兴不等委员长对于外交事务向王宠惠、商震与何应钦提问,张治中直接开口:“此事该询问外交部,欧美事务司专员沈复兴。”  

果不其然,所有人都对张治中的话表示同意。  

这种棘手又不好解决的问题,直接抛给沈维安就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错了有他承担,对了,那就是委员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就这样,一封问政维安的电报摆在了沈复兴的桌前,而沈维安的做法也很简单,很粗暴。  

他只问了重庆一个问题:“维希方面是否表示派兵攻打安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