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医路坦途 > 第六百二十七章 赢了又好像没赢

第六百二十七章 赢了又好像没赢(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很多人觉得自家的领导蠢如熊笨如猪,换自己上去,绝对比他强。  

笨如猪的领导有没有,绝对有。但,大多数人绝对是人精。有人说过,金毛的人才都在华尔街,华国的精英都在体制内。  

张黑子略微说了四十多分钟,一群医院的人欢欣鼓舞的,觉得张凡说的对,觉得张凡说的好。觉得教材就应该按照张凡要求的这样来。  

虽然平日里张黑子他们之间也有不少龌龊,相互也有不服气。  

但这个时候,咱们是一伙的。  

等干翻了组委会,编委会,咱们再内斗也不迟。  

为什么在这个方面,下面的人如此团结。  

就是一个话语权和定义权。  

医院在高校的定义权和话语权很弱势,比如三甲医院,往往都是某某大学附属医院。  

除了张黑子的茶素附属大学以外。  

茶素医院对于茶素国际医科大的话语权是相当重的,直接就是上下级。  

但,其他学校不行。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话语权?  

这个说起来,就有点过于暗黑了。  

就说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要求第一学历。  

一些人就闹,什么一考定终生,什么第一学历就是落后的政策,闹的好像这个政策十恶不赦。  

说实话,弄这个事情的,不是傻就是坏。  

为什么呢?  

第一,目前上升机制中,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几乎可以说,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最公平的事情了。  

真要把第一学历这个侧重点给推翻,真正得到好处的,并不是普通人。  

你一个普通人,能有个锤子好处。  

得到好处的,而是一些有能量的人。  

水木的研究生,大北的研究所,为啥没有自己学校的本科生那么有含金量。  

因为,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太少太少了。  

研究生,不用说太高大的人物,就一个知名一点的导师就能搞定了。一个土财主提着茅子花点功夫绝对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导师。  

而本科生,你来试一试。  

所以医院想要话语权,弄的就是想要生源问题上插一手。  

可惜,能进组委会的,能进编委会的都不是白给的。  

张凡说完,组委会和编委会的人都没什么交头接耳,就相互看了看,编委会的副主任就直接说话了。  

“张凡同志说的很不错,看来对于华国医疗教育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是值得鼓励的,如果咱们华国医疗界的同仁们都像张凡同志一样,何愁咱们的医疗搞不上去。  

但我们绝大多数同仁并没有如此,我觉得下一年,我们部里应该举办一个学习号召,就以张凡同志为榜样,让大家学习学习。”  

张凡嘴都撇歪了,一次这样说,大家无所谓,两次这样说,大家觉得没什么,可每次都这样说,大家怎么想。  

你张黑子牛逼的不得了啊。  

这尼玛捧杀是怎么来,就是这样来的。  

“不过呢,毕竟张凡同志不是教育出身,有一些地方考虑的还是不全面的。这里我就按张凡同志的讲话,做出一些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同志们探讨一下。  

第一,所谓的缩短一年进入临床的时间,这个是错误的。你们这几个学校,汇聚的都是华国最好的学生,最优质的老师,条件最好的医院。  

本来学生底子就好,如此优越的环境下,能出现这么样的成果,都没有必要惊讶。  

所以这个对比是错误的,不适当的。  

第二,所谓的茶素教科书这一块,我认为也是不好的。为什么呢?看看十校联考就可以了,我这个可不是信口开河的啊同志们。  

十校联考的卷子我们专门送到一所普通院校,还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普通院校,让他们的学生拿着十校联考的卷子去答题。  

结果怎么样?  

估计有些同志知道,有些同志不知道。  

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没有考及格!  

同志们,是我们的学生不努力吗?是我们普通院校的水平不合格吗?  

都不是,而是因为十校联考的难度过高。  

本科阶段的教育,是一个基础入门的培训。  

你不能拿基础入门的学生按照硕士化来培训。  

本科教育有一个惠众和世普性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可以走到医疗行业的顶端。  

大多数的学生,是需要填充到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城镇。  

老百姓最需要的是能治疗头疼脑热和蔼可亲的,而高飞高跳的才是在座各位经过本科挑选后,去调教的研究生,去培养的博士生。  

所以,张凡同志的心是热的,但办法和措施是错误的。”  

几句话,说的张凡哑口无言!  

反驳,反驳个锤子,人家在教育行业浸淫几十年,是你一个医生能说的过的吗?  

张凡知道他这是诡辩,可就是没办法说,没办法说他不对。  

这尼玛,张凡回头看了看,老陈迷迷糊糊的指望不上,王红咬牙切齿的也指望不上。  

高晶晶都让人说的开始反思了。  

哎!怪不得人说不能和秀才讲理是一定是举人而不是一个武夫。  

就在这个时候,中庸的新院长说话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教材项目的前进,而不是为了陷入无意义的争执。我理解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