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穿越神雕:全真第一剑 > 第三百零七章李庆隆的苦恼

第三百零七章李庆隆的苦恼(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而李庆隆现在就为这件事苦恼着,如果扩军的话,他不会得到一分钱的好处,而且供养军队,每年还会消耗他大量的私人财产。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花点钱倒是没什么,虽然朝廷不播粮饷,但也给他增加了三千户的食邑,虽然还是有些亏损,但是问题不大。  

不过李庆隆看得清朝中的局势,他也知道这次乃马真太后放权的目的,就是想利用他牵制忽必烈。  

因此李庆隆犯了难,如果自己扩军的话,那么势必会遭来忽必烈的敌意,毕竟他这个一镇节度使的封地在忽必烈所统辖的中原地区。而且还是腹地。  

虽然乃马真太后的权力比忽必烈要大,但县官不如现管,乃马真太后再大她也在遥远的漠北金顶大帐。而忽必烈就在他的家门口。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忽必烈是中原地区的实际统治者。虽然李庆隆与忽必烈都是同殿为臣,但实际上忽必烈才是李庆隆的“大汗”。  

李庆隆与其说是蒙古帝国的附庸军阀,倒不如说是他忽必烈的。如果自己真的扩军了,那么一定会招来麻烦。  

但如果不扩军的话,那么乃马真太后那里他也过不去,他这次能增加食邑还有官升一级,全都是乃马真太后的恩典。  

因此他现在犯了难。  

李清微回家之后,苏媛也对他详述了这段时间李庆隆的难题。如今的李庆隆是用虚招不实招的手段糊弄着自己脑袋上的两个上司。  

听完之后李清微心里感谢这位乃马真太后八辈祖宗。  

如果未来自己能见到这位太后一面的话,李清微甚至想给她磕几个头,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这真是天助我也,乃马真太后给了李庆隆豢养私兵的权力,这给李清微省去了不少的麻烦。正好李清微可以借这个时机明目张胆的打造一支忠于李家的亲军。  

以后起事的时候,自己可以率领全真教在内的江湖群豪拿下关中地区。  

而这支亲军,可以由杨婵率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潼关,函谷,打通洛阳与长安之间的联系。  

之后统二京之力拿下南阳,据虎牢黄河坐南朝北而守,大业可成。  

李清微此时兴奋的说道:“我马上回府面见父亲。”  

李果此时说道:“正好我们三人一起回去。今天二月初二,是个好日子,家里也该吃顿团圆饭了。”  

商议之后,三人便一同回到了上阳街的万户侯府。  

如今的李庆隆是如坐针毡,如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刘氏看到丈夫的焦虑,但也无可奈何,虽然她是贤内助,但此次的确事关重大,李庆隆这个老油条都没办法,她一个妇道人家自然更没办法了。  

这个时候下人来报道:“老爷,夫人!二公子回来了!”  

听到小儿子回来了,李庆隆停下了脚步,思虑一下后他说道:“快叫他进来!”  

还未等通传,李清微便携着苏媛走了进来。  

李清微与苏媛对父母行礼。  

刘氏这次还未说话,李庆隆便赶忙上前说道:“我儿免礼!儿回来的正好,为父有事情与你商议。”  

如果换做平常的话,李庆隆最多是对儿子说一些关怀的话,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不能再把小儿子当个孩子来看了。  

毕竟这次蒙古争夺汗位的事件,让李家免于了一场“灾难”,他感觉自己儿子的政治敏感度并不比他差,所以他想找李清微商议一下。  

本来李庆隆是两面下注,一面他压了忽必烈,毕竟他麾下人才济济,而且还是李庆隆的顶头上司,他的部队距离金顶大帐也是最近的,只要跃过了长城便能回到蒙古草原。  

无论从哪里看,忽必烈都是这次蒙古汗位争夺战最有可能上位的人。  

而且李庆隆还做了第二手的准备压贵由,毕竟贵由是窝阔台的长子。他这件事做了两手的准备,堪称万全。  

当他以为自己万无一失的时候,刘氏的秘信送到了李庆隆的手里,便是李清微说的那番话。虽然李庆隆心中生疑,但思虑之后还是做下了第三道保险,那就是支持太后摄政。  

这次的蒙古汗位争夺战虽然没有刀兵相见,但也是剑拔弩张,危机四伏。  

每个人都是如履薄冰,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尤其是李庆隆这种汉臣。  

这次因为站错队而遭到贬黜的臣子不少,其中就包括丞相耶律楚材。  

李庆隆庆幸自己儿子的一番话语,让他有了第三手的准备,虽然有些后知后觉,但最后也弄到了一个“从龙之臣”的名号。至少未来几年内李家不会有事。  

因此这次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想找儿子李清微来商议一下。只不过半个月前李清微尚在江南宋境,他也不好去寻找,所以一边看发展局势,调整自己的位置,一面焦急的等待儿子回来。  

李清微与父亲坐了下来,李清微说道:“父亲的忧虑,苏媛已经向儿说过了。我认为父亲应该听从乃马真太后的话,放心大胆的扩充军队。”  

李庆隆说道:“可是,如果扩充军队的话,忽必烈可汗那边......”  

李清微摇摇头说道:“父亲只是看到其一,没有看到其二,如果我们手里没有兵马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没有价值了,但如果我们依照太后的谕旨扩军的话,有三个好处。”  

“其一我们遵从了蒙古朝廷的话命令,毕竟这件事是太后的谕旨,如今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