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政策就是被曲解的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政策就是被曲解的(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着豪格长子的“叛逃”,让这个双方之间的裂痕不断的加大了。  

“谁去与豪格说一说,叫他勿要走错了路。”  

索尼站起身来,他愿意充当使者,前往朝鲜。  

摄政王多尔衮颔首表示同意。  

“我估计锤匪在春暖花开便会再次兴兵。”多尔衮看着洪承畴道:“唐通那里打通关系了嘛?”  

“回摄政王,我认为并不能从蓟镇进犯夏境,虽然给了唐通些金银珠宝,但是我认为他不可信。  

这个人在我部下的时候,便早早的暗中投靠了锤匪,还诓骗我说他两个兄弟全都被锤匪所杀,可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兄弟们早就投靠了锤匪,在军中效力。  

他若是答应了,一定是贺今朝亲自布置下来的陷阱,引诱我军上当。”  

洪承畴如此言语,对于周遭人的话非常的不好听,也算是一番忠言逆耳。  

大清何时如此费劲收买敌方官员了?  

以前那都是大明官员主动送金银财宝,希望大清别去抢他们控制的地盘。  

现在给大夏官员送钱财,简直是肉包子打狗。  

多铎其实设想的便是等蒙古人再一次去袭绕科尔沁或者铁岭的时候,他率部穿过这个空挡,去大夏境内晃荡一圈,吸引锤匪的兵力调动。  

但现在看来,怕是有点难以应付。  

人数去少了不管用,去多了,那盛京不要了?  

特别是辽东半岛那一块,一马平川,锤匪又在那里屯聚重兵,一旦直扑过来,盛京怎么守?  

“粮草、旗人马匹装备的问题还得再议议。”多尔衮看着众人道:  

“诸位的庄园都不止一个,大清已经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本王以身作则,决定要给发放铠甲武器,马匹实在是没有,粮食也要从农庄内多调拨一些出来,诸位也起个头吧。”  

皇太极也用过这个集资的招数,就是为了检验部下的忠心程度,并没有实际的要多少。  

但多尔衮这话一出来,便是让众王康慨解囊。  

“若是诸位再恪守这些财物粮食,那我大清一旦覆灭,便什么都没有了。”  

多尔衮的话犹如一记重锤凿在众人头上。  

他们这群习惯了来块钱,只进不出的贵族们,面对要自己割肉的时候,内心还是极度挣扎的。  

大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需要割我们的肉来补充?  

那与大明有何区别?  

“本王也同意摄政王的主意。”  

作为威望最重的代善,也是早年首个巴图鲁,自是要第一个应和。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会拿出家里的东西。  

这一点还是比大明的群臣要好上许多。  

随着多尔衮让众多王爷以及权贵奉献自己家中的粮食以及铁器集中统一处理,再给部下发放的事,倒是给多尔衮挽回了一些名声。  

可是除了代善等那些老牌贵族之外,其余人都开始再背地骂多尔衮不是个东西。  

你没胆子带着我们出去抢东西发财,现在你有胆子下令抢我们的!  

真真是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多尔衮又不能强硬的让中高层必须缴纳多少粮食铁骑马匹,主打的也是一个自愿的事。  

可终究也有人在朝堂上大骂:多尔衮我草泥马!  

脱了衣服亮伤疤,说他跟随大汗努尔哈赤起兵,好不容易得了点田地,自己的儿子也战死了好几个,现在家里孤寡老幼都不够吃饭的,还要让我捐粮。  

骂完多尔衮之后,他直接拔刀自杀于大厅内。  

对于这种事,多尔衮又不敢发作。  

实在是下面的旗主做的过分。  

多尔衮让这些中高层的贵族们捐献,可他们捐了,自然想着要“伤害转移”。  

多尔衮剥削我们,我为什么不能让底下的旗人把我的损失补充到我的手里呢?  

从上而下的剥削。  

多尔衮本想着复刻皇太极的路子,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搞得他在军中基层都不得人心。  

谁相信多尔衮说的真正政策啊?  

还不都是旗主以及一些牛录们说什么,底下的旗人听什么嘛。  

谁都不愿意当恶人,在战场上被部下射黑箭,那恶人就只能是多尔衮当的。  

筹集粮草的事,被搞得一地鸡毛。  

大清军方上的士气越发的低落,怨声载道。  

盛京内一片混乱,同样在朝鲜的豪格也十分的愕然。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直接带人跑路朝鲜,说多尔衮要把他罢黜爵位,关进大牢里,幸亏他跑到快。  

要不然也被抓住了。  

都类等人极为愤慨,这他妈的叫什么事啊?  

我们在外为国征战,多尔衮他竟然要搞这种事。  

“谁当皇帝了?”豪格气得直拍炕上的矮桌:  

“是多尔衮他想要当皇帝,在这里诬陷我呢!”  

“肃亲王,我们大不了杀回盛京去,砍了多尔衮。”都类站起来恶狠狠的道。  

“就是。”  

众人吵吵嚷嚷的,他们也不愿意效忠一个幼童当皇帝。  

尤其是在这种局面上,顺治他能带着我们在前线亲自厮杀鼓舞士气嘛?  

显然是不可能的。  

“绝不能回盛京。”  

尼堪看着众人道:“回了盛京,就会爆发内战,对大清不利。  

这期间有误会,肃亲王还是全占朝鲜为根基,方为上策。”  

回到盛京,实在是没有胜算。  

尼堪也不愿意在这个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