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满清困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这种战机把握的极好,让多尔衮也颇为佩服。
现在他又降伏了蒙古,以及直接发兵朝鲜牵扯大清的兵力。
不断的对大清放血。
别看中原现在还有几省有干旱的情况,但多尔衮认为贺今朝绝对不缺粮食供应。
大夏比大明的手段要强上数十倍,而且还没有「大夏官员」是己方友军。
光是背后的那种资源对冲,就让大清吃不消。
所以面对济尔哈朗的说辞,多尔衮并没有反驳。
现在倒是有些你行你上,要不然别逼逼的。
「议政议了这么多次,你们谁想出应对锤匪的主意来了」多尔衮怒斥众人道:
「还有豪格,他一直待在朝鲜,诏令他返回也不回来,他想做什么?」
多铎倒是给豪格辩解上了:
「摄政王,肃亲王他回来也没有用,反倒要额外养活许多士卒和投降的朝鲜人,不如在朝鲜就食。」
对于多铎的辩解,众人也纷纷迎合。
实在不行就确立豪格为皇帝,最起码他能打啊!
现在豪格一直待在朝鲜未曾回来,未必没有人暗中想要支持豪格在朝鲜打下一片基业来。
多尔衮不行,那就换人!
但就目前而言,两百旗的实力受到了损伤。
反倒是其余各旗在前线损失不不,尤其是宁远之战时候,石延柱作为正白旗都统,麾下损伤不小。
多尔衮瞥了多铎一眼,那是豪格他不听从朝廷调动,将来是要出大事的。
他是在装湖涂吗?
「底下旗人吃饭都困难,再叫他们回来,那大家一起饿肚子吧。」索尼一脸不善的道。
他与其余五人在三官庙盟誓,忠心辅左幼主,六人一体。
多尔衮想要插手两黄旗调动他们,根本就没戏。
如今的满清因为皇位之争,已经四分五裂了。
多尔衮想要拧成一股绳,可最终只能损害自己的嫡系去办事。
「肃亲王在朝鲜牵扯锤匪兵力,对我大清也是一件有利之事,他回来除了徒增烦恼,还能做什么?」
巩阿岱等人纷纷迎合。
多尔衮看着大厅内七嘴八舌诉说的人,有些心累。
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小山头就一直林立,到了现在各自山头实力越发大了起来。
要是多尔衮带着大家高高兴兴进了北京城,那索尼这个六人小团体兴许还能散伙,有人自动向多尔衮靠拢。
但大清随着多尔衮的治理,越发的孱弱,谁还愿意舔多尔衮呢?
矛盾丛发,说什么的都有。
朝堂内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开始大吵起来,幸亏众人都比较克制,再也没有谋立皇帝时候那种拔刀相向。
可以说,通过贺今朝对满清的不断放血行径,多尔衮对内威信不足,话语权越来越轻。
现在还没有造成严重内讧,还得是外面有锤匪这么一个强大的外敌。
一旦没了外敌,满清内部倾轧极为厉害,动不动就被夺爵死人。
「够了。」
代善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还有人没把嘴闭上。
茶杯被他给摔在地上,一时间众人全都沉默了。
「吵吵做什么?」
「你们有在这吵吵的空隙,不如想想法子怎么把锤匪打死,顺便闯进北京城砍了贺今朝的脑袋。」
「你们有这个本事吗?」
代善一提到贺今朝就气得咬牙切齿,不说自己的腿拜他所赐。
光是那个该死的次子硕托,就让代善十分头疼。
硕托在辽东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连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投降了贺今朝都没有事还受到重用,那咱们就更没有事。
「如今我们被锤匪围困在辽东之地,光靠这辽东是无法供养我八旗士卒的。」多铎率先开口道:
「依我之见,莫不如前去抢掠盘踞在蓟镇周遭的蒙古人,顺便往太原方向进发,调动锤匪士卒,择机破开边墙再次抢掠明境,总比我们窝在盛京饿肚子强。」
多铎的计策十分冒险。
上面还有阿巴泰损失殆尽的战例,现在又要故技重施。
一旦再次一去不复返,那盛京的老家也就没什么必要保存了。
代善闻言也是揪着胡须,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此举过于冒险,一旦失败,大清连苟延残喘都算不上了,说被灭国那也是极为正常的。
「要么死,要么活。」
多铎看着众人说道:「大清已经到了这种生死关头,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难不成一个个富贵日子过惯了,忘记我们的富贵是通过不断的厮杀,从战场上得来的吗?」
对于多铎的呵斥,索尼等人自是一阵反驳。
尽管多铎看似是多尔衮的簇拥者,内心确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旁人却不这么认为。
要说阿济格同多尔衮不是一条心,大家都相信。
但是说多铎与多尔衮不是一条心,没有人相信。
这个时候阿济格也站起身来:「何必舍近求远,要我说,在辽西那块地界,我们同明狗打了多少次?」
「现在轮到夏狗在此地狂吠,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大清在辽西同夏狗作战,根本就没有优势。」
济尔哈朗连连摇头,阿济格他还没有看清楚眼前的形势。
那贺今朝就打算封锁周遭,通过围困,把大清给活活耗死!
你们想打仗,锤匪凭什么要如你们的意?
现在他又降伏了蒙古,以及直接发兵朝鲜牵扯大清的兵力。
不断的对大清放血。
别看中原现在还有几省有干旱的情况,但多尔衮认为贺今朝绝对不缺粮食供应。
大夏比大明的手段要强上数十倍,而且还没有「大夏官员」是己方友军。
光是背后的那种资源对冲,就让大清吃不消。
所以面对济尔哈朗的说辞,多尔衮并没有反驳。
现在倒是有些你行你上,要不然别逼逼的。
「议政议了这么多次,你们谁想出应对锤匪的主意来了」多尔衮怒斥众人道:
「还有豪格,他一直待在朝鲜,诏令他返回也不回来,他想做什么?」
多铎倒是给豪格辩解上了:
「摄政王,肃亲王他回来也没有用,反倒要额外养活许多士卒和投降的朝鲜人,不如在朝鲜就食。」
对于多铎的辩解,众人也纷纷迎合。
实在不行就确立豪格为皇帝,最起码他能打啊!
现在豪格一直待在朝鲜未曾回来,未必没有人暗中想要支持豪格在朝鲜打下一片基业来。
多尔衮不行,那就换人!
但就目前而言,两百旗的实力受到了损伤。
反倒是其余各旗在前线损失不不,尤其是宁远之战时候,石延柱作为正白旗都统,麾下损伤不小。
多尔衮瞥了多铎一眼,那是豪格他不听从朝廷调动,将来是要出大事的。
他是在装湖涂吗?
「底下旗人吃饭都困难,再叫他们回来,那大家一起饿肚子吧。」索尼一脸不善的道。
他与其余五人在三官庙盟誓,忠心辅左幼主,六人一体。
多尔衮想要插手两黄旗调动他们,根本就没戏。
如今的满清因为皇位之争,已经四分五裂了。
多尔衮想要拧成一股绳,可最终只能损害自己的嫡系去办事。
「肃亲王在朝鲜牵扯锤匪兵力,对我大清也是一件有利之事,他回来除了徒增烦恼,还能做什么?」
巩阿岱等人纷纷迎合。
多尔衮看着大厅内七嘴八舌诉说的人,有些心累。
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小山头就一直林立,到了现在各自山头实力越发大了起来。
要是多尔衮带着大家高高兴兴进了北京城,那索尼这个六人小团体兴许还能散伙,有人自动向多尔衮靠拢。
但大清随着多尔衮的治理,越发的孱弱,谁还愿意舔多尔衮呢?
矛盾丛发,说什么的都有。
朝堂内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开始大吵起来,幸亏众人都比较克制,再也没有谋立皇帝时候那种拔刀相向。
可以说,通过贺今朝对满清的不断放血行径,多尔衮对内威信不足,话语权越来越轻。
现在还没有造成严重内讧,还得是外面有锤匪这么一个强大的外敌。
一旦没了外敌,满清内部倾轧极为厉害,动不动就被夺爵死人。
「够了。」
代善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还有人没把嘴闭上。
茶杯被他给摔在地上,一时间众人全都沉默了。
「吵吵做什么?」
「你们有在这吵吵的空隙,不如想想法子怎么把锤匪打死,顺便闯进北京城砍了贺今朝的脑袋。」
「你们有这个本事吗?」
代善一提到贺今朝就气得咬牙切齿,不说自己的腿拜他所赐。
光是那个该死的次子硕托,就让代善十分头疼。
硕托在辽东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连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投降了贺今朝都没有事还受到重用,那咱们就更没有事。
「如今我们被锤匪围困在辽东之地,光靠这辽东是无法供养我八旗士卒的。」多铎率先开口道:
「依我之见,莫不如前去抢掠盘踞在蓟镇周遭的蒙古人,顺便往太原方向进发,调动锤匪士卒,择机破开边墙再次抢掠明境,总比我们窝在盛京饿肚子强。」
多铎的计策十分冒险。
上面还有阿巴泰损失殆尽的战例,现在又要故技重施。
一旦再次一去不复返,那盛京的老家也就没什么必要保存了。
代善闻言也是揪着胡须,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此举过于冒险,一旦失败,大清连苟延残喘都算不上了,说被灭国那也是极为正常的。
「要么死,要么活。」
多铎看着众人说道:「大清已经到了这种生死关头,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难不成一个个富贵日子过惯了,忘记我们的富贵是通过不断的厮杀,从战场上得来的吗?」
对于多铎的呵斥,索尼等人自是一阵反驳。
尽管多铎看似是多尔衮的簇拥者,内心确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旁人却不这么认为。
要说阿济格同多尔衮不是一条心,大家都相信。
但是说多铎与多尔衮不是一条心,没有人相信。
这个时候阿济格也站起身来:「何必舍近求远,要我说,在辽西那块地界,我们同明狗打了多少次?」
「现在轮到夏狗在此地狂吠,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大清在辽西同夏狗作战,根本就没有优势。」
济尔哈朗连连摇头,阿济格他还没有看清楚眼前的形势。
那贺今朝就打算封锁周遭,通过围困,把大清给活活耗死!
你们想打仗,锤匪凭什么要如你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