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朝鲜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刚愎,他的心思不能轻易被人猜到。
皇太极对世子过于薄情,反倒是多尔衮对他多加厚赏,如此反差让我很是疑惑。”
其实李倧就是不满意世子在盛京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变化,认为多尔衮放他回来,是包藏祸心,想要取代自己的。
王位是李倧好不容易坐上来的,他爹可不是朝鲜王,他是发动政变才坐上王位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光海君派出的一万多人,在萨尔浒深河之战全军覆没的失败,给李倧创造更大的政变机会。
作为靠着政变上位的李倧,对于自己的权力看的很重。
世子是第一接班人,他在清廷蛊惑多年,终于要当清廷的走狗了。
那是绝对不行的。
朝鲜王位只能是我自己的,给清廷当走狗也只能我来当。
李倧投降清廷,总是叱责主战派,他认为所受到的侮辱都是他们造成的,所以重用主和派以及亲清派。
现在连他嫡系儿子从最重要的主战派变成亲清派,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李倧年岁渐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只想着要保住自己的王位。
任何能够威胁他王位的人,都让他感到不安。
而作为重臣的沉器远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拔凉拔凉的。
他一开始对李倧继承王位就极为不满,想要另立新君,不过得不到其他大臣的支持。
之后又想着让李倧当上王,昭显世子继位,又没有结果。
在清廷入侵的时候,李倧竟然降清,沉器远认为这是得罪于天下,又萌生了推翻李倧的想法。
为此他结识了许多中下级军官,想要利用这些人来举事。
对外则是联络出现在朝鲜海域的大明船只,与明军联手合作,击退清军,从而帮助大明恢复辽东。
对于王位的人选,沉器远则是想着等昭显世子回国省亲,便拥立他为王。
可方才听着昭显世子说的那些话,沉器远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对父子没有一个能扶得上台面的。
都是背叛大明的狗东西,不值得辅左。
倒是一旁的大将具仁垕作为李倧的表兄,忠心耿耿的道:
“大王,世子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右议政金自点是跟着招贤世子一同返回来的,知道王上是在问他。
遂躬身道:“大王,世子只是感慨于清廷强大,并无他想。”
李倧这才颔首,盯着他道:
“大明覆灭,大夏当立,我听闻阿巴泰领军十万出征山东,被锤匪杀的全军覆没,此事是否为真?”
金自点属于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并不会实际做事,也是他的判断,导致清军如入无人之境。
事后他与沉器远皆是被流放,然后李倧又把他们二人任命为扈卫大将,得以飞黄腾达。
沉器远是标准的要以大明为天朝上国的朝鲜士大夫,而金自点则是继承了大明文臣的技能,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出了事光喊口号,迎合王上。
朝鲜王的左右手不仅不对付,还有着各自的小九九。
金自点是被派去庆祝顺治皇帝继位的,此番也一同回来。
朝鲜人在盛京自然是要四处打探大明的消息,然后记录在朝鲜的历史上,毕竟是天朝上国,香的臭的全都需要好好捧在手里,认真揣摩消化。
“回大王,此事为真,盛京周遭家家挂白,户户哭泣。”
金自点想都没想的说道:“锤匪势大,大夏皇帝贺今朝还派人劝降满清,他们若是不投降,阿巴泰就是他们的下场。”
“那贺今朝之事,你知晓多少?”
李倧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一直都觉得大明是百年大虫,死而不僵。
怎么就不声不响的覆灭了?
“逆贼贺今朝原本是甘泉县的一个小驿卒,他在崇祯二年。”
“等等。”李倧当即从椅子上坐起来,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他就是一个小驿卒?”
“回大王,是的。”
朝鲜王李倧忍不住说了句脏话,大叫这怎么可能?
像他这种人最在意的便是血统高贵,一个小小的驿卒也配造反夺得皇位,成为天朝上国?
倒是一旁的沉器远开口解释,洪武皇帝是乞丐出身,这才让李倧冷静下来。
随着金自点的叙说,李倧的嘴巴越长越大,脸上的神色也越发的有些难看。
贺今朝为人做事,实在是狠辣。
李倧自然是见识过清廷八旗战兵的狠辣,可是遇到贺今朝率领的锤匪,一个个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这么多,大夏皇帝是想要覆灭大清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沉器远回了一句。
虽然他一直都认为大明才是天朝上国。
可是如今是贺今朝率领的锤匪建立了大夏王朝,展露出来的实力,让他觉得若是能联系上锤匪,废除李倧的计划就更保险了。
只要不是满清那些个化外的野蛮人掌控中原就行。
尽管李倧打压对清的主战派,但许多人都不认清廷的旗帜。
甚至等李倧亡故,清廷给了美谥,朝鲜也不用。
“我们又可以脱离清廷了?”
李倧关起门来说话,突然指着窗外道:“世子那个蠢货,是怎么想要在鞑子的船上站稳脚跟的?”
他要是不知道贺今朝建立新朝也就罢了,害怕世子也依靠清廷,把他赶下王位。
成为像光海君
皇太极对世子过于薄情,反倒是多尔衮对他多加厚赏,如此反差让我很是疑惑。”
其实李倧就是不满意世子在盛京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变化,认为多尔衮放他回来,是包藏祸心,想要取代自己的。
王位是李倧好不容易坐上来的,他爹可不是朝鲜王,他是发动政变才坐上王位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光海君派出的一万多人,在萨尔浒深河之战全军覆没的失败,给李倧创造更大的政变机会。
作为靠着政变上位的李倧,对于自己的权力看的很重。
世子是第一接班人,他在清廷蛊惑多年,终于要当清廷的走狗了。
那是绝对不行的。
朝鲜王位只能是我自己的,给清廷当走狗也只能我来当。
李倧投降清廷,总是叱责主战派,他认为所受到的侮辱都是他们造成的,所以重用主和派以及亲清派。
现在连他嫡系儿子从最重要的主战派变成亲清派,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李倧年岁渐长,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只想着要保住自己的王位。
任何能够威胁他王位的人,都让他感到不安。
而作为重臣的沉器远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拔凉拔凉的。
他一开始对李倧继承王位就极为不满,想要另立新君,不过得不到其他大臣的支持。
之后又想着让李倧当上王,昭显世子继位,又没有结果。
在清廷入侵的时候,李倧竟然降清,沉器远认为这是得罪于天下,又萌生了推翻李倧的想法。
为此他结识了许多中下级军官,想要利用这些人来举事。
对外则是联络出现在朝鲜海域的大明船只,与明军联手合作,击退清军,从而帮助大明恢复辽东。
对于王位的人选,沉器远则是想着等昭显世子回国省亲,便拥立他为王。
可方才听着昭显世子说的那些话,沉器远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对父子没有一个能扶得上台面的。
都是背叛大明的狗东西,不值得辅左。
倒是一旁的大将具仁垕作为李倧的表兄,忠心耿耿的道:
“大王,世子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右议政金自点是跟着招贤世子一同返回来的,知道王上是在问他。
遂躬身道:“大王,世子只是感慨于清廷强大,并无他想。”
李倧这才颔首,盯着他道:
“大明覆灭,大夏当立,我听闻阿巴泰领军十万出征山东,被锤匪杀的全军覆没,此事是否为真?”
金自点属于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并不会实际做事,也是他的判断,导致清军如入无人之境。
事后他与沉器远皆是被流放,然后李倧又把他们二人任命为扈卫大将,得以飞黄腾达。
沉器远是标准的要以大明为天朝上国的朝鲜士大夫,而金自点则是继承了大明文臣的技能,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出了事光喊口号,迎合王上。
朝鲜王的左右手不仅不对付,还有着各自的小九九。
金自点是被派去庆祝顺治皇帝继位的,此番也一同回来。
朝鲜人在盛京自然是要四处打探大明的消息,然后记录在朝鲜的历史上,毕竟是天朝上国,香的臭的全都需要好好捧在手里,认真揣摩消化。
“回大王,此事为真,盛京周遭家家挂白,户户哭泣。”
金自点想都没想的说道:“锤匪势大,大夏皇帝贺今朝还派人劝降满清,他们若是不投降,阿巴泰就是他们的下场。”
“那贺今朝之事,你知晓多少?”
李倧对于中原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一直都觉得大明是百年大虫,死而不僵。
怎么就不声不响的覆灭了?
“逆贼贺今朝原本是甘泉县的一个小驿卒,他在崇祯二年。”
“等等。”李倧当即从椅子上坐起来,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他就是一个小驿卒?”
“回大王,是的。”
朝鲜王李倧忍不住说了句脏话,大叫这怎么可能?
像他这种人最在意的便是血统高贵,一个小小的驿卒也配造反夺得皇位,成为天朝上国?
倒是一旁的沉器远开口解释,洪武皇帝是乞丐出身,这才让李倧冷静下来。
随着金自点的叙说,李倧的嘴巴越长越大,脸上的神色也越发的有些难看。
贺今朝为人做事,实在是狠辣。
李倧自然是见识过清廷八旗战兵的狠辣,可是遇到贺今朝率领的锤匪,一个个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这么多,大夏皇帝是想要覆灭大清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沉器远回了一句。
虽然他一直都认为大明才是天朝上国。
可是如今是贺今朝率领的锤匪建立了大夏王朝,展露出来的实力,让他觉得若是能联系上锤匪,废除李倧的计划就更保险了。
只要不是满清那些个化外的野蛮人掌控中原就行。
尽管李倧打压对清的主战派,但许多人都不认清廷的旗帜。
甚至等李倧亡故,清廷给了美谥,朝鲜也不用。
“我们又可以脱离清廷了?”
李倧关起门来说话,突然指着窗外道:“世子那个蠢货,是怎么想要在鞑子的船上站稳脚跟的?”
他要是不知道贺今朝建立新朝也就罢了,害怕世子也依靠清廷,把他赶下王位。
成为像光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