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发,一路是山东沿着运河而上,另一路则是执行完剿灭清军残兵的海军。
原本再计划当中最后一道防线的刘宗敏所部,根本就没有发挥实力,而是直接麾下将领分出些许兵力,沿途驻扎。
再加上大同、宣府等地百姓早就晓得锤匪不杀不淫,所过之处不会胡乱收税,自是引颈西望。
当然也有不死心的大明读书人,夜里贴纸张散播秦地百姓是如何被锤匪逼迫与荼毒的,分明是把他们这些官绅做过的恶事,安在了锤匪的头上,用来蛊惑人心,而且还编造了童谣。
可这伙读书人对于如何蛊惑百姓的动作,着实是不如锤匪更加专业。
再加上识字的百姓实在是不够多,待到锤匪大军刚刚到来,这群人就被人给举报了,那自是被砍了脑袋。
谣言不攻自破。
于是流言当中自是传出一条,因为贺今朝不喜欢读圣贤书,故而锤匪是爱杀读书人,不杀泥腿子的。
刘宗敏出山西后,主要任务除了是要当好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承担消灭大同、宣化、居庸关大明官军的主要任务。
大同副总兵姜瓖终于等到了机会,亮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锤匪旗帜。
“爷早就弃明投锤了。”
至于宣化、居庸关的守将直接打开城门,投降锤匪。
在祖大寿的组织下,盘踞在北直隶周遭的明军将领,早就找好了下家。
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敢同锤匪作战,不要命了?
刘宗敏除了要负责控制北直隶这条道路外,还要保护贺今朝的一家老小。
高桂英等家卷皆是要来北京,参加登基大典的。
至于大明前高官,手持尚方宝剑的李建泰则是被锤匪抓住擒杀,解救出来了他的五十个小妾,一同带走,以备在相亲大会上供锤匪士卒挑选。
当然不仅有李建泰这种人,还有黎志升这种提学,把乡绅凑来的三千两银子用来抵抗锤匪的赏银给扣下,用纪功纸票代替现银,大明官军士气更加低落。
等锤匪士卒一到城外,便由官军士卒捆着黎志升一同投降。
当然黎志升辩解他刚到任三个月,啥都不清楚,而投降锤匪的文士也吹嘘此人是天下文章顶尖的人物。
黎志升本以为自己稳了,定能留的性命,且还能在锤匪那里也能获得高官待遇。
结果刘宗敏直接让这个吹嘘的文士拿着刀去砍了黎志升,要么你们俩一起死,要么他死,选一个。
黎志升理所当然的被吹嘘他的文士给砍死了。
刘宗敏对于这种大明官吏愤恨至极,都他妈的火烧屁股了,还能贪钱干出这种事起来。
他不死,怎么让刚收降的这伙官军稳定下来?
就算他们不敢扎刺,可刘宗敏也得搞死这个当官的。
此时,整个锤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京畿之地进发了。
不仅如此,他还派出一支骑兵队,直扑山海关,要把这个地方给控制在内。
而大同总兵王朴驻守山海关,对于锤匪的到来自然没什么抵抗的心思。
这个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各方总兵也没有聚在一起,免得被锤匪误会。
王朴也没有机会把众人拥至他身前,当然选择投降。
北直隶地区的大明官军除了投降便是反水。
当然还剩下大明最后一个忠臣周遇吉。
他同蔡懋德率部屯驻在天津杨柳青,对于锤匪的招降拒不投降,且一心要抵抗到底。
对于这个人,贺今朝也没有什么招降的习惯,就直接送他先行一步,让他求锤得锤。
战事并没有延续太久。
攻城战对于锤匪而言,根本就大不了。
十几门火炮稍微轰一轰,城门就被敲开了。
无论周遇吉怎么备战,都无法同锤匪的十万大军抗衡,最终只是徒劳的。
当周遇吉奋战身中十几支箭失,被打了好几火铳仍旧破口大骂不愿投降,直接用木杆把他挑起来游街。
而他的夫人也不是个善茬,带着几十个妇人登上屋顶射箭同锤匪作战,最后被一把火给烧了屋子。
作为周遇吉的好搭档蔡懋德在城破之后,便自刎而亡,未曾坚持进行巷战。
大明忠臣想要死的惨烈一些,贺今朝自是会满足他们的愿望。
招降,没必要的,他们自愿为大明殉节。
你一个干驿卒的泥腿子,也配让我等俯首?
攻破了大明忠臣的最后一道防线,贺今朝的进军便越发的顺畅无阻了。
到了一城,被明清官军组合霍霍后,还剩下的百姓们便是满城结彩,多是用纸,没有纸就用帛火者布,写上锤民两个字贴在胸前,焚香跪接。
对于这些百姓,贺今朝并没有太多的感慨,能活到现在的,还能识字的,多是什么地方豪族。
普通百姓流民早他妈的死干净了。
也是剩下地方豪族,用来钱粮收拢人手,结寨自保之类的。
两只人马以钳形攻势向着京师进发,而洪承畴也在此期间率军历来大沽口,率部奔着辽东而去。
贺启同与郑芝龙等人率领海军停驻大沽口,然后留下人驻守,走陆路同锤匪会和。
海船对于内陆河,不是很适合。
也就是在贺今朝进军汇聚在天津的时候,他接到了有关辽东的情况。
“主公,黄台吉死的也太突然了。”
徐以显一时间也有些难以接受,在他看来,黄台吉还是有
原本再计划当中最后一道防线的刘宗敏所部,根本就没有发挥实力,而是直接麾下将领分出些许兵力,沿途驻扎。
再加上大同、宣府等地百姓早就晓得锤匪不杀不淫,所过之处不会胡乱收税,自是引颈西望。
当然也有不死心的大明读书人,夜里贴纸张散播秦地百姓是如何被锤匪逼迫与荼毒的,分明是把他们这些官绅做过的恶事,安在了锤匪的头上,用来蛊惑人心,而且还编造了童谣。
可这伙读书人对于如何蛊惑百姓的动作,着实是不如锤匪更加专业。
再加上识字的百姓实在是不够多,待到锤匪大军刚刚到来,这群人就被人给举报了,那自是被砍了脑袋。
谣言不攻自破。
于是流言当中自是传出一条,因为贺今朝不喜欢读圣贤书,故而锤匪是爱杀读书人,不杀泥腿子的。
刘宗敏出山西后,主要任务除了是要当好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承担消灭大同、宣化、居庸关大明官军的主要任务。
大同副总兵姜瓖终于等到了机会,亮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锤匪旗帜。
“爷早就弃明投锤了。”
至于宣化、居庸关的守将直接打开城门,投降锤匪。
在祖大寿的组织下,盘踞在北直隶周遭的明军将领,早就找好了下家。
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敢同锤匪作战,不要命了?
刘宗敏除了要负责控制北直隶这条道路外,还要保护贺今朝的一家老小。
高桂英等家卷皆是要来北京,参加登基大典的。
至于大明前高官,手持尚方宝剑的李建泰则是被锤匪抓住擒杀,解救出来了他的五十个小妾,一同带走,以备在相亲大会上供锤匪士卒挑选。
当然不仅有李建泰这种人,还有黎志升这种提学,把乡绅凑来的三千两银子用来抵抗锤匪的赏银给扣下,用纪功纸票代替现银,大明官军士气更加低落。
等锤匪士卒一到城外,便由官军士卒捆着黎志升一同投降。
当然黎志升辩解他刚到任三个月,啥都不清楚,而投降锤匪的文士也吹嘘此人是天下文章顶尖的人物。
黎志升本以为自己稳了,定能留的性命,且还能在锤匪那里也能获得高官待遇。
结果刘宗敏直接让这个吹嘘的文士拿着刀去砍了黎志升,要么你们俩一起死,要么他死,选一个。
黎志升理所当然的被吹嘘他的文士给砍死了。
刘宗敏对于这种大明官吏愤恨至极,都他妈的火烧屁股了,还能贪钱干出这种事起来。
他不死,怎么让刚收降的这伙官军稳定下来?
就算他们不敢扎刺,可刘宗敏也得搞死这个当官的。
此时,整个锤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京畿之地进发了。
不仅如此,他还派出一支骑兵队,直扑山海关,要把这个地方给控制在内。
而大同总兵王朴驻守山海关,对于锤匪的到来自然没什么抵抗的心思。
这个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各方总兵也没有聚在一起,免得被锤匪误会。
王朴也没有机会把众人拥至他身前,当然选择投降。
北直隶地区的大明官军除了投降便是反水。
当然还剩下大明最后一个忠臣周遇吉。
他同蔡懋德率部屯驻在天津杨柳青,对于锤匪的招降拒不投降,且一心要抵抗到底。
对于这个人,贺今朝也没有什么招降的习惯,就直接送他先行一步,让他求锤得锤。
战事并没有延续太久。
攻城战对于锤匪而言,根本就大不了。
十几门火炮稍微轰一轰,城门就被敲开了。
无论周遇吉怎么备战,都无法同锤匪的十万大军抗衡,最终只是徒劳的。
当周遇吉奋战身中十几支箭失,被打了好几火铳仍旧破口大骂不愿投降,直接用木杆把他挑起来游街。
而他的夫人也不是个善茬,带着几十个妇人登上屋顶射箭同锤匪作战,最后被一把火给烧了屋子。
作为周遇吉的好搭档蔡懋德在城破之后,便自刎而亡,未曾坚持进行巷战。
大明忠臣想要死的惨烈一些,贺今朝自是会满足他们的愿望。
招降,没必要的,他们自愿为大明殉节。
你一个干驿卒的泥腿子,也配让我等俯首?
攻破了大明忠臣的最后一道防线,贺今朝的进军便越发的顺畅无阻了。
到了一城,被明清官军组合霍霍后,还剩下的百姓们便是满城结彩,多是用纸,没有纸就用帛火者布,写上锤民两个字贴在胸前,焚香跪接。
对于这些百姓,贺今朝并没有太多的感慨,能活到现在的,还能识字的,多是什么地方豪族。
普通百姓流民早他妈的死干净了。
也是剩下地方豪族,用来钱粮收拢人手,结寨自保之类的。
两只人马以钳形攻势向着京师进发,而洪承畴也在此期间率军历来大沽口,率部奔着辽东而去。
贺启同与郑芝龙等人率领海军停驻大沽口,然后留下人驻守,走陆路同锤匪会和。
海船对于内陆河,不是很适合。
也就是在贺今朝进军汇聚在天津的时候,他接到了有关辽东的情况。
“主公,黄台吉死的也太突然了。”
徐以显一时间也有些难以接受,在他看来,黄台吉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