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经济战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经济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能凑够这些将士的赏赐,才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吉珪抱着自己的肚子大笑起来。  

现在的大明已然是日薄西山了。  

听到这话,贺今朝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崇祯现在不仅缺粮,还缺银子。  

要是不能让底下这帮臭丘八满意,怕是直接就来个兵变了。  

徐以显拿着西班牙银元再看,按照自家主公的意思,今后也要弄银元,用以海外贸易。  

大明的钱每千文值银不过是一钱二分,还不及铜价本身。  

主公要价定每钱千文值银一两,要制造一批银元来稳定钱价,以此来避免因战争原因导致的银贵钱贱。  

银价日涨,钱价日跌,首先受害的是寒门小户、劳动农户。  

钱价日低,商品零售价格必然提高,而劳动人民日常收入,大都以钱计算。  

即同样的钱数,折合纹银的数字越来越小,比如过去二十天的工资,可兑一两银子。  

一段时间后,则只能兑八钱、六钱,甚至更少。  

反之,豪门大户,如过去用一两纹银兑成铜钱,能雇十几名劳动力。  

过段时间后,银价高,钱价铁,兑得钱多了,便能雇二十多名劳动力了。  

再者,农民交田赋钱粮,也是用银折算,银价越高,付出的铜钱越多。  

因此,银价高涨、钱价下跌,直接威胁着劳动人民的生活。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白银(元宝、银锭、锞子、碎银子)、铜钱。  

至于金子多是作为贵重物品被人买来储存,或制作成为精贵器皿、佛像、首饰、被人买来使用、供奉、佩戴等等。  

黄金始终没有成为流通于社会的钱使用。  

贺今朝也是用金子制成的奖章给部下发去佩戴,变相的增加他们的财产。  

只不过这份财产被绑定在荣誉上!  

如今南直隶周遭的粮价依旧是居高不下,纵然是湖广等地往外输出粮食,也没有把每石粮食打下到五钱银子的价格来。  

“主公,这是新造出来的银元。”  

徐以显对比着手中的西班牙银元以及大锤银元,交给贺今朝看。  

贺今朝捏着银元中心习惯性的吹了一下,放在耳边听一听,发现没有什么声音。  

至于上面的头像则是贺今朝的正脸,上面是大锤元年四个字,后面则是一个圆圈里面刻着锤子,写着壹圆。  

什圆的后面刻的是龙,壹佰圆后面刻的是双桅船。  

“防伪标记存留了吗?”  

贺今朝问了一句,因为壹佰圆多是对外用的,那些洋鬼子的铸银币手段比如今的内陆要成熟几十年。  

徐以显则是指了几处的防伪标记,同时又说了一下铜币的防伪。  

贺今朝发现自己还是小瞧这些铸造钱币的匠人了,用不着自己提,他们早就把各种防伪考虑到了。  

“嗯,先做出来一批,到时候再各地准备好置换点,提前宣传一二。”  

“明白。”  

贺今朝占据南直隶后,一直都在大力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为此还特意按下先进织机的制作,就是为了扩大用工需求,极大的调节供求关系。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专业化的农业迅速发展。  

有的地方以种桑养蚕为业,有的地方以种植棉花为业,有的地方以种植烟草为业,有的地方以种植甘蔗为业,有的地方以种果木为业等等。  

所有这些地方的粮食生产,都不足以维持当地口粮,不足部分得仰赖外地供给。  

城市经济有较大发展,手工业工人、商人、无业游民,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城市。  

非农业人口剧增,加大了对粮食的需求量。  

在征收赋税方法上,对非农业人口改征粮为纳银,加之婚丧喜事需要货币开支。  

因此,农民急需物畅其流,以粮易钱。  

在一个是遇灾歉收地方,需要互通有无。  

因此,无论买方或卖方都要求粮食在流通领域畅通无阻。  

锤匪政权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十分重视粮食的流通问题。  

顺便鼓励商人经商,参与到粮食的运输当中来。  

锤匪制造银元出来,也是为了让钱价上来,而不是让银价上来。  

贺今朝还没有占据日本,没法开辟银矿,把银价慢悠悠的给打下来。  

对于四川边境的治理,锤匪再对土司以及藏民展开贸易的地方,未曾进行收税,慢慢接触,放开体格好的小商贩进入西藏境内,打探消息以及进入各处经商,描绘地图。  

一直治理广东的杨文岳同时给贺今朝上了一道建议,对于外国商人运粮到此,可以免征部分粮食进口税,还可以按照每船运米多少,依数减免随船其他货物的进口税。  

比如可以定例:外商凡带米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十分之三。  

此项优惠政策若是实行开来,定然能收效很大,可以极大的缓解征战前的用粮压力。  

同时,鼓励本国商人到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等国运米回国。  

本国商人由外国运米回国者,地方官给予牌照,验收无阻。  

并严禁兵吏需索、准许免税粜卖,还可以规定:若不载米而载货回国者,则需课以加倍船税。  

最重要的是加强物价通报,定江西、湖广、四川于岁收之时,将米价每月咨报他省,以便采买。  

这项对外贸易的政策,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