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觉醒之战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觉醒之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江阴目前而言很稳定。  

虽然对于历史细节贺今朝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对于因为剃头令,清军造成的大规模屠杀,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相安无事后,贺今朝这才有空处理积压的信件,一个一个看完,待到看着辛思忠给他写的信,觉得有点意思。  

他乘船沿着长江一路向东走,刘二虎则是派人走陆路向东而行。  

辛思忠的来信很简单,就是发现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的话,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他建议待到此番事了,把他送进吏员学堂先学习一段。  

“哈哈哈。”贺今朝忍不住笑了笑:“连辛思忠这个大老粗都知道给我推荐人才了。”  

作为第一个狗头军师,吉珪对于贺今朝手底下的许多人都是印象极为深刻,他拿过辛思忠的信,仔细看了看。  

“主公,辛思忠这笔迹不是很潦草了,是有进步的,辛队长现在可不是大老粗了。  

而且推荐人理由也写真实,看样子这小子表现的真不错。”  

贺今朝颔首,对于一些有天赋的人,就是缺乏给他表现的机会。  

而且李源生的所作所为,在贺今朝看来是极妙的。  

在锤匪基层里学习,倒是用了心的。  

这样机敏之辈,好好培养,将来必会闯出一番事业来。  

“辛思忠培养人才贯彻的很好,我们不仅要从山陕之地调拨管理人才,也得吸纳本地的人才,加入锤匪。”  

徐与显捏着胡须,作为进入军机阁最晚的人,他对贺今朝手底下许多中高层的人都不是很熟悉。  

但他晓得,这一批人,待到主公更进一步之后,职位都得往上提拔。  

“我们发展的太快,一定要多征召一些肯为我们所用的人才,我们不要怕培养费时间费力气,那些士大夫们就等着我去求他们出仕呢。”  

贺今朝颇为不屑的吐槽了一句,大多都把自己的功名当个宝。  

现在锤匪看不起他们,不仅没有高官厚禄,还要去基层泥地里打滚。  

那谁愿意投靠贺今朝,为他效命?  

贺今朝也愿意任用投靠的本地人,因为大家交流都挺困难的。  

许多话不是本地人都听不懂。  

就像是福建人到了此地,都得找个会两边话的人。  

江阴县知县早就跑了,数来数去就剩下典史阎应元,他是北直隶人,刚刚到任一年,积极融入进来,也能听得懂本地话。  

他也想要弃官而走,但是又害怕贺今朝他会滥杀无辜,所以才会停留在此,迎着头皮交接。  

可锤匪进城的所作所为,着实是让他失望了。  

不说是烧杀抢掠吧,直接废除了大明的苛捐杂税。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百姓们欢呼雀跃了。  

大明累次加税,寻常百姓谁受得了?  

此时他求见,就是为了辞行的。  

听到阎应元的话,贺今朝坐在椅子上,问道:“一事无成,你就这么想回家乡吗?”  

“我无意出仕锤匪,母亲病了,只想在家照顾老母,还望贺大帅恩准。”  

阎应元一个小小的典史,属于(九品之下)未入流的杂官,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不行,你这种人才正是我所需要的。”贺今朝站起身来,看着这个长得极为壮实之人:  

“就算你想要回家乡,走漕运,半路上就会被闯贼所擒,就算回了北直隶,清军还会破塞而来,届时你还怎么奉养老母,如何能护住家人”  

阎应元不言语,因为贺今朝说的是真的。  

“况且我听闻你家中也没多少银子,一路上回乡的盘缠都不够用,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  

贺今朝扶他起身:“莫不如先在我这里赚些银两,待到天下平定之后,你想辞官回乡,我都不拦着你。”  

“这?”阎应元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大帅,又有一封急报。”  

从大堂外走进一名信使,把最新消息交给一旁的吉珪。  

吉珪打开信件之后,迅速浏览,脸色微变。  

“何事?”  

“主公,辛思忠再次来信,言李源生被杀,歙县起义军内乱。”  

贺今朝侧过头去,语气带着些冷色:“谁杀的?”  

“是李源生组织起来起义军内部的首领,辛思忠已经领人直接赶过去弹压,会把结果查个水落石出!”  

吉珪迅速把信笺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遭。  

“嗯,知道了。”  

贺今朝早年间也是个暴躁老哥。  

但现在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暴躁老哥了。  

阎应元却感到大厅内的温度下降些许。  

“吉珪,你让人带他去熟悉事务,继续巡逻街面。”  

贺今朝挥挥手,便让人带着阎应元下去了。  

倒是一旁的徐以显捏着胡须,坐在一旁劝慰道:  

“主公,天下英才何其多也,若是我当年也死在半路上,也不会有效忠主公的机会,这种事是难以避免的。”  

贺今朝点点头,随即询问道:“我是不是杀的人杀少了?”  

听到这话问的,徐以显眉头直跳,连忙解释道:  

“主公杀人与不杀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主公并没有杀人杀少了,只不过限于自身吏员储备不足,才会杀人显得慢一些。  

况且主公乃是正义之师,自是要以杀止杀,方能让人听主公讲道理。”  

徐以显并不觉得锤匪杀人杀少了。  

几乎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