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克襄阳(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百姓不曾听闻过锤匪的行事作风,都不会主动来帮忙的。
实在是大明官军胡作非为他妈逼的!
待到贺今朝进了襄阳府衙,高一功汇报已经把新的襄王朱常澄以及其余郡王都给控制住了。
当年张献忠为了刺激崇祯杀掉杨嗣昌,借了上一任襄王以及他大部分家卷的脑袋。
可惜在崇祯心中,杨嗣昌的地位要比襄王高多了,虽然痛哭一场,但根本就没有舍得追责杨嗣昌。
甚至哭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朱姓宗室的血缘关系,薄弱了许多。
给崇祯报丧的就是逃跑的朱常澄,朱常淦二人。
朱常澄说是第九代襄王,但崇祯依旧没有让他继承爵位的机会。
大明现在也没有闲钱分封藩王了。
二人被带了进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他爹等人的惨剧,事后也见到了被烧的不成样子的遗骨,哪还能分得出谁是谁呢?
“府中哪里还藏有粮食,说出来秦王就饶尔等全家性命。”
吉珪对于大明的藩王早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
或者说锤匪士卒也都没有了。
他们在太原街道上经常扫大街,收夜香之类的,谁都知道。
这种曾经高高在上,动动手就能捏死你的王爷,在锤匪治下都干这种寻常百姓干的活计,对于百姓而言,教育意义极大。
贺大帅留他们一命,已经算是仁慈宽厚了。
朱姓王爷目前就只有分封在宁夏的庆王这个王爷选择主动投降,经过再教育后在锤匪治下当官。
如今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正常过日子,那也是够用的。
其余被欺压的朱姓王孙子弟,多数被锤匪吸入阵营当中来共同反抗大明。
当然还有不少人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种田。
因为他们这些人在大明过的日子也极为不好,否则如何想要靠着锤匪造反,再走祖宗的路线呢?
有身份有地位的全都被锤匪打压,襄王预备役的人也不例外。
朱常澄急忙开口道:“大王,我父王被张献忠斩杀,家中财富以及粮秣全都被他搜刮一空。
待到杨嗣昌收复襄阳,我才返回襄阳府,可早就被焚毁的差不多。
我至今都住在破败的房屋当中,大明皇帝连调拨我修缮王府的钱都不肯给。
我真没有什么银子了!”
朱常澄说着说着脸上就流出泪来,府中的什么东西都被抢走了。
贼寇抢完之后,官军还来抢掠。
左良玉手底下那帮人无法无天惯了。
朱常淦脸色煞白,他一想到自家父王以及许多家卷都被张献忠斩杀。
然后尸体堆砌,一把火都在城门楼上烧了,就一直睡不好觉。
不曾想今日他也遇到了这种事,惹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贺今朝眉头微皱,站起身来道:
“我也不是嗜杀之人,便给你们一条活路。
听到这话,二朱连连抬头,苦兮兮的望着贺今朝。
“从明日起就负责打扫襄阳府衙周遭的街道。”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然后让人带下去。
二猪愣着不知要说啥,按照以往的传统,不得养着他们来招徕大明旧部?
北方的大明王爷们集中在太原清扫街道。
南方的王爷们就负责襄阳这个地盘吧,就当开个“分公司”了。
将来南北的王爷们可以比拼一下扫地技能大赛。
反正当扫地又不需要什么高级技能!
在左良玉的掳掠下,襄阳城中的王爷、富户都他妈的被搜刮成穷鬼了。
贺今朝只能把目光放在乡村里的士绅地主们。
那帮人盘踞在乡间那么多年,盘削百姓。
纵然家中浮财不多,但粮食这玩意,他们储备的只多不少。
吉珪自是明白该怎么搞这些士绅,随叫来一帮吏员,让他们带着军队去乡下做事。
“秦王,这襄阳城的钱粮都被左良玉给掳走了。”吉珪捏着胡须道:“而且他们还一直都在搞破坏,得找机会把他给办了。”
“为什么要办他?”
贺今朝对于左良玉这个人还是有着一丝欣赏的,有他在,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明朝廷的恶意。
没有恶,哪里来的善啊?
现在做事,贺今朝已经没有什么急躁的心理,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发展。
整个南方除了左良玉之外,还有谁能阻挡自己?
靠南京城中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吗?
那更是个脑瓜子拎不清的人。
再加上有左良玉这个行走的败坏大明名声的军将在,贺今朝相信各地喜迎王师会越来越多。
唯一需要主意的,便是自己培养了那么多的吏员,面对整个天下,依旧是不够用的。
如今进了襄阳之后,贺今朝同样要在此处开展吏员学堂,发动广大农民、工匠加入农会当中来,绝不给那些乡贤士绅太多的机会。
占据襄阳算不得什么,还得把湖广这块产粮土地给利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更是重中之重!
贺今朝没有理会吉珪,而是差人又把带头放火的王船匠,以及那帮人叫进府衙内畅谈。
船匠们颇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听说贺大帅都是秦王了。
还跟他们这帮匠人如此交谈,请他们喝官老爷们才配喝的好茶,坐在椅子上,一时间都有些不自然的扭动。
总是想要在地上跪着。
“大王,
实在是大明官军胡作非为他妈逼的!
待到贺今朝进了襄阳府衙,高一功汇报已经把新的襄王朱常澄以及其余郡王都给控制住了。
当年张献忠为了刺激崇祯杀掉杨嗣昌,借了上一任襄王以及他大部分家卷的脑袋。
可惜在崇祯心中,杨嗣昌的地位要比襄王高多了,虽然痛哭一场,但根本就没有舍得追责杨嗣昌。
甚至哭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朱姓宗室的血缘关系,薄弱了许多。
给崇祯报丧的就是逃跑的朱常澄,朱常淦二人。
朱常澄说是第九代襄王,但崇祯依旧没有让他继承爵位的机会。
大明现在也没有闲钱分封藩王了。
二人被带了进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他爹等人的惨剧,事后也见到了被烧的不成样子的遗骨,哪还能分得出谁是谁呢?
“府中哪里还藏有粮食,说出来秦王就饶尔等全家性命。”
吉珪对于大明的藩王早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
或者说锤匪士卒也都没有了。
他们在太原街道上经常扫大街,收夜香之类的,谁都知道。
这种曾经高高在上,动动手就能捏死你的王爷,在锤匪治下都干这种寻常百姓干的活计,对于百姓而言,教育意义极大。
贺大帅留他们一命,已经算是仁慈宽厚了。
朱姓王爷目前就只有分封在宁夏的庆王这个王爷选择主动投降,经过再教育后在锤匪治下当官。
如今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正常过日子,那也是够用的。
其余被欺压的朱姓王孙子弟,多数被锤匪吸入阵营当中来共同反抗大明。
当然还有不少人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种田。
因为他们这些人在大明过的日子也极为不好,否则如何想要靠着锤匪造反,再走祖宗的路线呢?
有身份有地位的全都被锤匪打压,襄王预备役的人也不例外。
朱常澄急忙开口道:“大王,我父王被张献忠斩杀,家中财富以及粮秣全都被他搜刮一空。
待到杨嗣昌收复襄阳,我才返回襄阳府,可早就被焚毁的差不多。
我至今都住在破败的房屋当中,大明皇帝连调拨我修缮王府的钱都不肯给。
我真没有什么银子了!”
朱常澄说着说着脸上就流出泪来,府中的什么东西都被抢走了。
贼寇抢完之后,官军还来抢掠。
左良玉手底下那帮人无法无天惯了。
朱常淦脸色煞白,他一想到自家父王以及许多家卷都被张献忠斩杀。
然后尸体堆砌,一把火都在城门楼上烧了,就一直睡不好觉。
不曾想今日他也遇到了这种事,惹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贺今朝眉头微皱,站起身来道:
“我也不是嗜杀之人,便给你们一条活路。
听到这话,二朱连连抬头,苦兮兮的望着贺今朝。
“从明日起就负责打扫襄阳府衙周遭的街道。”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然后让人带下去。
二猪愣着不知要说啥,按照以往的传统,不得养着他们来招徕大明旧部?
北方的大明王爷们集中在太原清扫街道。
南方的王爷们就负责襄阳这个地盘吧,就当开个“分公司”了。
将来南北的王爷们可以比拼一下扫地技能大赛。
反正当扫地又不需要什么高级技能!
在左良玉的掳掠下,襄阳城中的王爷、富户都他妈的被搜刮成穷鬼了。
贺今朝只能把目光放在乡村里的士绅地主们。
那帮人盘踞在乡间那么多年,盘削百姓。
纵然家中浮财不多,但粮食这玩意,他们储备的只多不少。
吉珪自是明白该怎么搞这些士绅,随叫来一帮吏员,让他们带着军队去乡下做事。
“秦王,这襄阳城的钱粮都被左良玉给掳走了。”吉珪捏着胡须道:“而且他们还一直都在搞破坏,得找机会把他给办了。”
“为什么要办他?”
贺今朝对于左良玉这个人还是有着一丝欣赏的,有他在,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明朝廷的恶意。
没有恶,哪里来的善啊?
现在做事,贺今朝已经没有什么急躁的心理,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发展。
整个南方除了左良玉之外,还有谁能阻挡自己?
靠南京城中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吗?
那更是个脑瓜子拎不清的人。
再加上有左良玉这个行走的败坏大明名声的军将在,贺今朝相信各地喜迎王师会越来越多。
唯一需要主意的,便是自己培养了那么多的吏员,面对整个天下,依旧是不够用的。
如今进了襄阳之后,贺今朝同样要在此处开展吏员学堂,发动广大农民、工匠加入农会当中来,绝不给那些乡贤士绅太多的机会。
占据襄阳算不得什么,还得把湖广这块产粮土地给利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更是重中之重!
贺今朝没有理会吉珪,而是差人又把带头放火的王船匠,以及那帮人叫进府衙内畅谈。
船匠们颇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听说贺大帅都是秦王了。
还跟他们这帮匠人如此交谈,请他们喝官老爷们才配喝的好茶,坐在椅子上,一时间都有些不自然的扭动。
总是想要在地上跪着。
“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