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不能让他赢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不能让他赢(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京城里的争斗阻挡不了李自成的攻势,也阻止不了辽东的战事。栐同样崇祯胡乱指挥也不会挽回大明的颓势,不如不指挥呢。  

陈新甲为了保住他兵部尚书的职位在做着努力。  

因为杨嗣昌这个人的宠信程度,纵然是当朝首辅周延儒也比不过的。  

尽管希望渺茫,但他也不想放弃。  

贺今朝接到了吴国俊的书信,了解了京师内的情况。  

对于崇祯不理朝政这件事,张福臻等人也极为差异。  

毕竟这可不像是他该有的风格。栐凭什么吴国俊的几句话就让崇祯放弃了每日勤政?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可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的。  

就如同退休老大爷一样,总得适应一段时间。  

“主公,崇祯不正常。”张福臻捏着胡须思索道:“他不像是个能听劝的人。”  

“谁知道呢?不过吴国俊这件事办得不错。”贺今朝忍不住夸奖道:  

“若是洪承畴能够在松山坚持的越久,清廷的国力就会被消耗的越多,实力下降的也越快。  

皇太极想要恢复元气,没三五年的时间别想缓过来,兴许那个时候他直接高血压病发猝死了,根本就没机会缓。”栐贺今朝对于这种“恢复”的事颇有心得。  

一两年的灾情,绝不是一两年就能缓回来的。  

崇祯年间大旱灾,也不是哪一个势力能抵挡的住的。  

幸亏现在还没有闹鼠疫,被贺今朝给积极消灭在萌芽当中。  

要不然山陕之地的情况,当真是要雪上加霜。  

没有七八年的时间,锤匪根本不可能缓过来。  

这片土地要是还能有人活着,那一定是抵抗力特别强才行。栐普通人需要熬过连年的旱灾、偶尔的瘟疫、时不时的贼灾、兵灾、循环旱灾、霜灾、虫灾、鼠疫等等。  

不知道能活下去几个人。  

对于吴国俊的操作,张福臻也是认同的。  

以他目前的实力来影响大明皇帝的操作,属实是太棒了。  

甚至只要朱由检不胡乱插手,兴许洪承畴在辽东就能取得胜利。  

“我有个主意。”贺今朝走了两步:  

“其实可以让吴国俊给杨嗣昌出个主意,既然黄台吉都哄骗朱由检入塞,莫不如派遣陈新甲前往清廷议和,以此来迷惑黄台吉的操作。”栐张福臻捏着胡须忍不住惊诧:“主主公,大明跟咱们议和,又跟清军议和,那他打谁啊?”  

“我管他打谁,总之迷惑黄台吉就行。”  

贺今朝可不觉得黄台吉给自己送来了一千斤人参,一张他疑似他闺女的画像,些许貂皮之类的,他就得接受坐山观虎斗。  

当裁判就得拉偏架!  

老子非得落井下石,狠狠的踩他满清两脚才行!  

帮着大明干满清,多正常的操作啊!  

万一黄台吉借坡下驴,同意与大明议和,再被洪承畴给偷袭喽。栐那就有意思了。  

明清火并,黄台吉暴毙,听着多么顺耳!  

贺今朝可不愿意黄台吉在关外取得大胜。  

自明清(后金)从一六一八年第一次交手直到一六四四年入关。  

不足三十年的时间内,双方发生大小战役不下百余次。  

满清唯独重视两场战事。  

一个便是萨尔浒,再一个便是松锦。栐这两次大战是明清在关外的战略性决战,对于明亡清兴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萨尔浒战役后仅仅两三年之间,努尔哈赤便攻克辽东,取沉阳、王业开,帝业定,为将来进入关中奠定了基础的一步。  

此战役过后二十三年后,双方爆发了松锦之战。  

清军一举夺得关外四座重镇,打破了十几年徘回于辽西不前的僵持局面。  

两年之后,清军精锐骑兵便有十万人奔流入关。  

无外乎章总夸耀:“太祖一战而王基开,太宗一战而帝业定!”  

这两大战役,毫不夸张的说,是满清发展史上的两块里程碑,它们真正反映了满清兴史上两次转折。栐萨尔浒与松山的决战关系到满清兴亡的命运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它们对于明王朝的兴亡亦是命运攸关的生死搏斗。  

从军事的角度看问题,这两大战役堪称是斗智斗勇斗力的典范。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犹如阿房宫赋一般,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当中得到任何教训。  

两次战役都因大明朝廷催战失策,轻率冒进而致使明军完全失败。栐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后金攻占了抚顺、清河,明朝集大兵征讨。  

如果准备得充分些,不急于速战,采取稳步推进之策,当不至于失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但情况正好相反,明朝的阁辅枢臣急忙调兵遣将,又匆匆忙忙令其出关,以速战速决为快。  

杨镐刚受命,他们就以“师久饷贵”为名,频频发红旗,日催镐进兵,极力督战。  

陈新甲也学的有模有样!  

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喜欢运动战和战役进攻的速决战。  

这是由于他们国家经济落后,财用不足,不能支持军队旷日持久的相持。栐另一原因是,清兵的特长是飞骑冲击,以箭失为主要武器。  

直到皇太极才大规模拥抱新科技(火炮)。  

速度战和运动战最能发挥它的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