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明军当中有锤匪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明军当中有锤匪(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高启潜和陈新甲其实是一条线上的蚂蚱。阑因为他们都收了皇帝给贺今朝的回扣钱了,且拿的还是大头。  

出奇的是这两人贪钱虽然贪钱,但都是一心想要为大明做事的人。  

特别是高启潜,就算手底下杀良冒功他也不在乎,只要给朝廷办事就行。  

反正人头报上去了,也不一定能如是赏下来。  

不是谁都有靖辽侯的待遇。  

故而关宁军对高启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常欣赏。  

尤其是高启潜明白,像他这种人,如果不能依附皇家,将来是无法生存的。阑对于贺今朝的所作所为他也有所耳闻,贺今朝不需要太监服侍。  

至于关外的鞑子,他都没想过。  

所以高启潜想要维持大明的统治,对他是有利的!  

而陈新甲同样是想要维持大明的统治,想要中兴大明,从而青史留名。  

但目前这两个都想要为大明好的人,开始摒弃外敌,因为政见不同,相互干起来了!  

或者说这也是南明史的前奏。  

外敌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朝堂都得听我的,只有我的策略被贯彻下去,大明才能变得更好。阑在你们这种虫豸手中,只能把大明拽进深渊当中,所以只能听我的。  

最讽刺的是,这些相互争斗的人,还真不是想要葬送大明。  

但在葬送大明这件事上,他们偏偏做到了!  

大明的臣子们,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内耗上。  

陈新甲说到激动之处:“数镇士卒的军饷都无着落,他们若是长久的待在辽东,不会被皇太极用重利策反吗?”  

“你高启潜可敢保证此事不会发生?”  

面对陈新甲的质问,高启潜直接被怼的不知道要说什么。阑那帮军头能是他指挥得动的?  

要是没了朝廷的饷钱,谁会把他放在眼里?  

再加上皇帝的威严不断的下降,连吴三桂叫他干爹的次数都数的过来了。  

这趟差事若是再办不好,关宁军能不能听从陛下的调令,那当真是可以预料到的。  

祖大寿再次陷入皇太极的手中,朝廷对关宁军还能控制几分?  

陈新甲身为兵部尚书,他都没有想过这种事吗?  

“大明边塞,六镇皆落入贺今朝之手,边军大量加入锤匪,有这些人当榜样,谁敢保证其余人不会有想法?”阑陈新甲越说越激动:“所以臣才不予余力的请洪承畴速战速决,解决盘踞在锦州外围的清军鞑子,大明再也拖延不得了!”  

崇祯颔首,这些日子他也听着陈新甲等人力主出战,因为他早就没钱,也在担忧。  

于是,高启潜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倒带着皇帝的旨意回去了,倒是不紧不慢的赶路,不知道怎么说。  

马绍愉到了宁远,与张若麒拍档,再三张扬“我兵可战”!  

待到高启潜回来之后,洪承畴更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界。  

他上有皇帝的旨意,兵部的警告,下有赞画军务的张若麟、马绍愉的督促,不得已放弃放弃他的持久之策。  

洪承畴只能誓师出征,一举攻破满清狗鞑子的进攻。阑他下令把粮草屯在杏山、塔山之间,亲率六万大军进驻松山。  

唐通私下给洪承畴提建议,随军多带些粮草,大军也可以在松山与满清狗鞑子进行对峙。  

要不然清军截断松山与其余两山之间的联系,锦州不缺粮,宁远不缺粮,反倒咱们这群援军缺粮。  

洪承畴其实是有些赌气的,但听了唐通的建议,也是颔首,那就随军多带着粮食。  

反正执行皇帝的命令,什么时候决战,也不是自己单方面能控制的。  

唐通负责押运粮食,尽可能的多带些粮草,既然大帅希望明清之间能够打的时间久一点,那就想法子让满清狗鞑子流更多的血,等待大帅的雷霆一击。  

洪承畴选择松山为兵马集结地,欲与清兵在这里决战。阑松山是一个军事要地,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它处于锦州与杏山之间,为“宁锦咽喉”,关系最为紧要。  

如松山一破,不仅仅锦州失去犄角,而且牵动全局动摇!  

洪承畴援锦前,有人曾提醒内阁首辅周廷偶:“相公入朝,愿首以松山为急,国家安危系焉,舍此无可措手矣。”  

但对于陈新甲与洪承畴之间的对抗,首辅周延儒宛如一个死人一样,根本就没说什么有效的建议,或者说不想掺和这件事。  

往好了说是不清楚辽东的形式,对于军事而言也颇为陌生。  

但是在根源而言,而是不粘锅。阑皇太极也早已看到松山的重要性,曾派出三万余骑兵,携带红衣大炮四十位,奋力攻打松山城。  

明松山路副将金国凤率守军三千人,“戮力死守”,激战四十日,清兵被迫解围而去。  

其后,皇太极几次曾试图打破松山,始终没有取得成功。  

皇太极此次大规模进兵,其策略是围困锦州,打在松山。  

明军大多数军将都看得明白,清军虽然困锦,但实际上确实窥伺松山。  

所以,围绕锦州战事,松山自然就成为双方会战的必争之地。  

当天夜里,洪承畴就带进驻松山,随即得到报告,言清军狗鞑子还驻扎在乳峰山东侧。阑于是洪承畴下令己方士卒连夜占据乳峰山西侧,与清军对抗。  

居高临下,发火炮,投滚石,都极为便利。  

洪承畴又传令驻营东西石门,以分清兵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