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八十七章 琴酒竟是我自己

第九百八十七章 琴酒竟是我自己(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夺职的左光先之外,还真没剩下一个自己人。  

就算王承也早就想要投降贺大帅,但吴唐二人秘密接触都没有带上他。  

与左光先不同,唐通家里人都没有投效锤匪,家里的田地还被分了,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  

“洪承畴那个老头怀疑你勾结贺大帅,叫我们对你小心些。”  

听到这话,吴国俊虽然早就猜到了,但心中还是略微有些不爽。  

“他狗鼻子倒是挺灵,得想个法子坑死他。”  

吴国俊喝了一口茶:“要不然我心里不安。”  

唐通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洪承畴这个人心思沉的很呢,而且也有能力。  

“对了,大帅来消息了。”  

吴国俊随即又给唐通细细说了大帅想要与朝廷议和,然后坐视朝廷放手去与流寇以及清军厮杀的策略。  

唐通也晓得如今旱灾连年,家乡那里能饿不死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连朝廷都没有多少军粮下发,他麾下的这些士卒领到粮食,也得省着点吃。  

大帅目前选择暂不出兵,作壁上观挑动其余几方势力相互争斗,倒是个好主意。  

但问题是目前朝廷内的诸多大臣们,怎么可能答应同大明反贼议和呢!  

“你准备怎么办?”  

唐通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他们这些人陈兵蓟镇,除了要防备辽东,也防备西北呢,  

“皇帝塞到我这里的言官有不少,但也有人在我的支持下,得以重新回到朝廷。”  

唐通看着吴国俊,便听到:“现在也该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你有把握吗?”  

吴国俊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后:  

“算计吴阿衡后,我才觉得的我的脑子还可以这样用,要不然一辈子只能干刀尖舔血的活。”  

唐通眯了眯眼。  

“我得想个法子,让皇帝同意议和,同时把我摘出来防御锤匪,派洪承畴领兵去支援辽东。”  

唐通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吴国俊。  

他发现吴国俊变化了许多,都喜欢用脑子办事了。  

一石三鸟的阴谋诡计,他都能酝酿的出来。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大帅最想要见到的局面。  

吴国俊确是觉得不动脑,始终都是底层的棋子,不可能会受贺大帅的重视。  

毕竟以贺大帅的实力,将来投降他的明军将领不知几许。  

吴国俊一定要在那些人投降之前,展现出来自己的价值和优势。  

于是崇祯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一封便是靖辽侯的。  

洪承畴的书信很是简单,直接就说辽东的形势复杂。  

朝廷内外都遇到了困难,没有粮草供应,大军不可轻动,还需谨慎行事。  

祖大寿驻守宁锦多年,定然能够与皇太极长久相持下去。  

反观要小心西北锤匪贺今朝,突然袭击我大明京师。  

吴国俊便阐述了祖大寿虽然对陛下心有余悸,但他也绝非是想要投降鞑子之人。  

否则在大凌河时就投了,根本不会费尽心思诈降孤身跑回来,继续为大明效命。  

此事绝非是边军故意搞事想要请赏之类的。  

皇太极发现大明士卒越发的孱弱,定是想要寻机攻破宁锦防线,进驻山海关,然后占据长城内大明的城池。  

犹如崇祯二年时他占据永平等四城一场,这次是打算占据了就不走了。  

吴国俊又阐述了义州的地理位置,当然是复述了祖大寿的话。  

总之皇太极这次是铁了心的想要拿下辽东全境,还望陛下能够多重视。  

若是宁锦被破坏,山海关没了屏障。  

辽东宁锦防线崇祯还是放心的,因为皇太极执掌后金之处,就雄心勃勃的想要拿下这两处地方,结果损失惨重。  

但是皇太极没有攻打宁锦,而是屯兵义州,这就让崇祯有些头疼。  

他虽然不擅长打仗,但还是擅长联想的。  

大凌河之战之所以失败,就是皇太极派人围困不攻,消灭孙承宗等人的援军。  

可是坐视关宁防线被攻破,绝不利于他的统治。  

到时候清军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像是贺今朝那样都开始占据城池,作为下一次进攻的跳板。  

时刻威胁着北京,更加让他难以接受。  

如今皇太极又来搞这一招,着实是让他烦躁。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该如何破解呢?  

皇太极刚开始巡视锦州外围地区的时候,就引起明廷的强烈不安。  

清军在义州修建城池屯田的时候,便引起祖大寿的警觉,急忙派使者报送朝廷,请求早做应对。  

崇祯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深思,而是下旨严饬,各将官加倍侦查,千万别松懈。  

陈新甲等人又接到崇祯的口谕,说奴贼狡诈,谋逆叵测,东西延边是战是守,还是增援,虽然在边臣料理,但是你们这些中枢更要多出主意,不许慢吞吞的把辽东的事情奏上来。  

再加上金国凤打了胜仗,这事在崇祯那就算过去了。  

但祖大寿再次上报他侦查清军在义州集结人马数万,关宁义州一带的屯堡,时刻遭到清军的袭扰,每天都驱赶夷丁难民砍伐树木,打草,让我在卧榻之侧,不得安宁,希望朝廷能够给与重视。  

陈新甲说出自己的见解,关外报建奴载大炮而来,他认为大炮不便长途跋涉运行,要特别注意松锦,要及时考虑增援的问题,否则两城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