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七十三章张献忠起事

第九百七十三章张献忠起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所以便是恭喜发财,银子拿来。  

就这还没等杨嗣昌提议收取赋税事实下来呢,否则湖广的官员会做的更加过分。  

张献忠的这种宣传攻势非常有效。  

令熊文灿及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们,羞愧得无地自容。  

主要是丢脸呐。  

这种事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吗?  

狗反贼,果然不懂官场的规矩。  

当初他们都只顾着掂量银子的分量,认为张献忠的忠心是大大的有。  

可现在一瞧,全都是捅向他们的刀子。  

此举也令世人尽知,熊文灿之流所谓招抚的真相。  

与其说他们是在招抚流寇.还不如说是在招抚金钱更加正确的概括。  

这哪是帮朝廷办事啊?  

他们分明是为了把更多银子揣进自家地窖里,希望朝廷这么办事。  

张献忠谷城起兵后.熊文灿自知纵虎归山罪不容诛,立即写了密疏.报朝延,千方百计为自己推卸责任。  

哪个高官犯了错,不想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呢?  

毕竟他敲了张献忠那么多银子,就是想要回老家享受去。  

一旦皇帝怪罪,他必须得提前找替死鬼。  

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一向对失职官员不放过。  

上一次清军入塞给官员们定罪,他都想要把满朝文武都给送进诏狱去。  

这次也不例外,他措辞严厉地驳斥熊文灿,向崇祯上报:  

“张献忠包藏祸心,无论愚者智者,人尽皆知,熊文灿受他愚弄。  

不断为他请官开赏,巧辞匠饰掩盖杀人越货的痕迹,有发觉其阴谋者,立即封堵其口。  

熊文灿不断向朝廷谎报军情,把攻州夺郡之雄,说成漏刃破胆之人。  

把奔山腾谷之势,说成鼠窜路穷,把拥强兵负异志说成反形未露。  

凡此种种.恢饰不伦,欺蒙已甚,还望陛下重重惩罚!”  

崇祯至此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下令革去熊文灿所有官职,要他立功自赎。  

张献忠部义军到达房县,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三部立即响应,联合围攻房县县城。  

大明知县郝景春等负隅顽抗,五日后,城上已经没有招架之力了。  

大明郧阳卫指挥张三锡打开北门投降,起义军遂占领房县,郝景春被处死。  

谷城、房县起义之后,在均州一带“受抚”的王光恩、王国宁,惠登相、常国安、杨友贤五营首领聚集在一起商议何去何从。  

王光恩对着众人道:“大丈夫各立门户,今献忠反,吾辈亦反,是出其裤下,吾不为也。”  

他当场咬破手指,歃血定盟,并上书熊文灿表明他的立场,请求大明官府“分顺逆”。  

王光恩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大丈夫各立门户”,拒绝同张献忠、罗汝才等一道重举义旗。  

实际上他并没有立什么门户,不过是钻在豪门当中,充当一只看门狗,有奶便是娘。  

其余几个人真被他给唬住了。  

尽管熊文灿上书说张献忠要反,还真的反了后,他依旧玩忽职守。  

他听说左良玉要发兵追击,故意给张献忠透露消息。  

且强留左良玉饯饮,拖延时间,使得张献忠从容地把武器粮食运人房县山中。  

待到熊文灿接到皇帝要他立功自赎的圣旨后,自知身在祸门,根本没心思审度形势,强令左良玉冒险出兵。  

左良玉气得大发雷霆:“督台纵虎负隅,使我擒拿,若不去,必加我逗留之罪。”  

熊文灿是懂让手下人背锅的。  

左良玉这么个主,从来都是坑别人,鲜有被人坑,自然一眼看出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能成功坑过左良玉,且让他自愧不如的,只有王朴一人,其余皆不足论。  

现在名单上又填了熊文灿的名字。  

“这一带尽是大山,路途险阻,运粮不易,难以追赶。”左良玉咬着牙说出直接的理由。  

熊文灿却不管那个,我还有尚方宝剑,你真敢不听令?  

陛下虽然剥夺了我的官职,叫我戴罪立功,可我要是没有功可立,临死我也要拉上你。  

对于这种狠人,在大明体系下的左良玉,饶是桀骜不驯也是没辙。  

令旗一到,左良玉只得冒着暑气讨伐。  

左良玉同河南副将罗岱率领部众冒着炎暑进兵。  

他让罗岱打前锋,自己跟在后面。  

从襄阳起程,官军只走了两天粮食就接济不上。  

士兵饥肠辘辘,沿途采摘山中野桃、枣子为食。  

有的把军马杀了吃,有的甚至吃树叶,直至十天后才赶到房县。  

张献忠则以逸待劳,在房县西八十里的罗喉山布下埋伏。  

且故意“羊败二阵”,诱敌深入。  

官军进入埋伏圈后,义军一声令下,把官军全部包围。  

官军情知中计,乱成一团,副将罗岱被杀,左良玉拼命突围,大败而回。  

连总兵官的关防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士卒死者一万多人,丧失军资器械不计其数。  

左良玉逃回房县清点人数,剩下的还不到一千人。  

一向骄悍的左良玉当然不愿代熊文灿受过,写了一道奏疏给崇祯。  

他把熊文灿在张献忠反迹已躇时阻挠他出击,纵虎归山后又强令他冒险,以及其他种种劣迹和盘托出。  

崇祯大为恼火,下旨逮捕熊文灿,进京师的诏狱好好审问,该杀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