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我也是想进步的(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广去?”
“不要。”
李自成摸索着下巴摇头,他要是跑到湖广去,说不定能被河南湖广的官军夹击,更是得不偿失。
几个人又是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李自成心里不得劲,想当年贺今朝还在他后面举事的,且同为驿卒,相互比较,实数正常。
看着贺今朝的实力越做越大,再看看自己只有几千残兵败将,连个稳固的地盘都没有。
这些年河南的百姓,都愿意跑到山西去逃荒,锤匪的名头早就在河南传开了。
所以李自成在想要卷起河南百姓跟随他起义造反,倒是有些困难。
毕竟连个稳定的地盘都没有。
“往陕西跑也没多大希望。”
李自成站起身来熘达了几个来回:“为今之计,还是想想如何壮大自身才是正事。”
他不愿意去投靠贺今朝。
“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割富济贫,咱们得切实落下去。”
作为重要谋士的李岩率先提了一嘴。
均分土地,不向地主交纳地租,也不负担国家的赋役。
百姓们都没有自己的土地,还要给国家上交赋役。
李岩认真分析发现,贺今朝的策略也是这样。
种田上他跟百姓五五分账,买卖公平,军纪良好,不会出现欺压百姓之事。
最重要的是割富济贫,贺今朝一个穷驿卒,哪里来的财富帮助他养那么多的兵马?
还不是靠着劫掠大明藩王以及有钱人。
只不过从一开始贺今朝就坚定的执行这个策略,且一步一步站稳脚跟,像今天这样滚雪球一样壮大自身。
只要给闯王些许喘息的时间,李岩相信自家也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抛除锤匪,其余流寇当中军纪最好的便是李闯王的部队了。
“即使有河南百姓听说贺今朝的策略,可孱弱的百姓,哪有多少力气可以千里行进前往山西,路上会死很多人的。”
李岩站起身来拿着树枝道:“闯王,只要大明还在强行让百姓交纳赋税,那这天下就有我们的安身之处。
大明官府会源源不断的把人都推到我这里来,依我看,只要我们挺住这一波,也能发展壮大。”
“嗯?”李自成看着李岩道:“你且说说。”
“当今天下形势,锤匪一家独大占据三省之地。”李岩先指了指西北方向:
“山陕之地地形极好,贺今朝没有好时机,断然不会出兵东进,官军想要进攻难如登天。
再加上他拿下陕西之后,几乎马不停蹄的打下四川。
如此庞大的地盘,足够贺今朝头疼许久,才能彻底掌控在他手中。
但狗皇帝在废物,也不会坐视贺今朝占据三省之地而无动于衷。
这个时候朝廷已然下令全力进攻锤匪,这就给了我们极大的喘息机会。
我们到时候也可以像张献忠一样找块地盘,慢慢发展,静待锤匪与官府之间的厮杀。”
李岩扔掉手中的木棍:“只要时机合适,我们就可以东山再起。”
“既然学习贺兄弟的话。”李过挠了挠他那发油的头发:
“我们也可以打出剿兵安民的口号,同时多搜集火器火炮,铁胃骡马,在必要时机给官军重创。”
“好。”李自成重重的点头。
只要不去投靠贺今朝,学习贺今朝的模式,那有什么呢?
反正咱们是同行,我学习你的优点,充分表明了我李自成也想要进步的愿望。
谁也不想一直都待在最底层,毫无进步。
更何况李自成同样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们这群造反的坚定者,再想走回去的路,跪伏在大明的秩序下,他们不想。
也更加的不愿意!
现在我也有机会能够做“朱元章”一样的事,凭什么还要我回去跪舔你这个随时可以欺压我的狗官府?
李自成虽然遭遇极大的危机,但仍旧心怀希望,想着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天下人的皇帝,我也能做得!
宣大总督陈新甲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宁远等地与清军鞑子直接交锋,大凌河之战他也多有参谋。
但那个时候政令多出,孙承宗并不能很好的掌控军队,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清军的法子。
对于修建大凌河之事,摇摆不定,又想着用小代价做大事,结果被皇太极钓了鱼。
陈新甲以前也在宣府当过巡抚,如今虽然与卢象升交接,但也深入边墙去视察,近些年来兵马伤亡、城堡倒塌、以及武器装备存储的情况。
陈新甲知道卢象升定然会被夺情,他这个宣大总督也只是暂时的。
但皇太极因为议和之事,嘴上说着威胁要进攻大明的事,陈新甲可不觉得是随便说说的。
宣府这个位置实在是过于重要,陈新甲每日都担忧的不敢好好休息。
不仅仅要防备清军的破坏边墙,还要防备锤匪从山西贸然出兵,攻打京师的重任。
朝廷已经下发大军前往围剿锤匪,锤匪也可以主动出兵吸引朝廷大军回援京师。
宣大总督的职位,到了今天可谓是重中之重。
容不得半点马虎。
唯一让陈新甲觉得安心的,便是经过卢象升的治理,手下的天雄军颇为精锐,粮草充足。
唯一的缺点便是战马真的少。
蒙古人不怎么卖给明军战马,有时候要靠走私。
毕竟“天可汗”不发话,没有人胆敢公开卖
“不要。”
李自成摸索着下巴摇头,他要是跑到湖广去,说不定能被河南湖广的官军夹击,更是得不偿失。
几个人又是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李自成心里不得劲,想当年贺今朝还在他后面举事的,且同为驿卒,相互比较,实数正常。
看着贺今朝的实力越做越大,再看看自己只有几千残兵败将,连个稳固的地盘都没有。
这些年河南的百姓,都愿意跑到山西去逃荒,锤匪的名头早就在河南传开了。
所以李自成在想要卷起河南百姓跟随他起义造反,倒是有些困难。
毕竟连个稳定的地盘都没有。
“往陕西跑也没多大希望。”
李自成站起身来熘达了几个来回:“为今之计,还是想想如何壮大自身才是正事。”
他不愿意去投靠贺今朝。
“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割富济贫,咱们得切实落下去。”
作为重要谋士的李岩率先提了一嘴。
均分土地,不向地主交纳地租,也不负担国家的赋役。
百姓们都没有自己的土地,还要给国家上交赋役。
李岩认真分析发现,贺今朝的策略也是这样。
种田上他跟百姓五五分账,买卖公平,军纪良好,不会出现欺压百姓之事。
最重要的是割富济贫,贺今朝一个穷驿卒,哪里来的财富帮助他养那么多的兵马?
还不是靠着劫掠大明藩王以及有钱人。
只不过从一开始贺今朝就坚定的执行这个策略,且一步一步站稳脚跟,像今天这样滚雪球一样壮大自身。
只要给闯王些许喘息的时间,李岩相信自家也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抛除锤匪,其余流寇当中军纪最好的便是李闯王的部队了。
“即使有河南百姓听说贺今朝的策略,可孱弱的百姓,哪有多少力气可以千里行进前往山西,路上会死很多人的。”
李岩站起身来拿着树枝道:“闯王,只要大明还在强行让百姓交纳赋税,那这天下就有我们的安身之处。
大明官府会源源不断的把人都推到我这里来,依我看,只要我们挺住这一波,也能发展壮大。”
“嗯?”李自成看着李岩道:“你且说说。”
“当今天下形势,锤匪一家独大占据三省之地。”李岩先指了指西北方向:
“山陕之地地形极好,贺今朝没有好时机,断然不会出兵东进,官军想要进攻难如登天。
再加上他拿下陕西之后,几乎马不停蹄的打下四川。
如此庞大的地盘,足够贺今朝头疼许久,才能彻底掌控在他手中。
但狗皇帝在废物,也不会坐视贺今朝占据三省之地而无动于衷。
这个时候朝廷已然下令全力进攻锤匪,这就给了我们极大的喘息机会。
我们到时候也可以像张献忠一样找块地盘,慢慢发展,静待锤匪与官府之间的厮杀。”
李岩扔掉手中的木棍:“只要时机合适,我们就可以东山再起。”
“既然学习贺兄弟的话。”李过挠了挠他那发油的头发:
“我们也可以打出剿兵安民的口号,同时多搜集火器火炮,铁胃骡马,在必要时机给官军重创。”
“好。”李自成重重的点头。
只要不去投靠贺今朝,学习贺今朝的模式,那有什么呢?
反正咱们是同行,我学习你的优点,充分表明了我李自成也想要进步的愿望。
谁也不想一直都待在最底层,毫无进步。
更何况李自成同样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们这群造反的坚定者,再想走回去的路,跪伏在大明的秩序下,他们不想。
也更加的不愿意!
现在我也有机会能够做“朱元章”一样的事,凭什么还要我回去跪舔你这个随时可以欺压我的狗官府?
李自成虽然遭遇极大的危机,但仍旧心怀希望,想着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天下人的皇帝,我也能做得!
宣大总督陈新甲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宁远等地与清军鞑子直接交锋,大凌河之战他也多有参谋。
但那个时候政令多出,孙承宗并不能很好的掌控军队,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清军的法子。
对于修建大凌河之事,摇摆不定,又想着用小代价做大事,结果被皇太极钓了鱼。
陈新甲以前也在宣府当过巡抚,如今虽然与卢象升交接,但也深入边墙去视察,近些年来兵马伤亡、城堡倒塌、以及武器装备存储的情况。
陈新甲知道卢象升定然会被夺情,他这个宣大总督也只是暂时的。
但皇太极因为议和之事,嘴上说着威胁要进攻大明的事,陈新甲可不觉得是随便说说的。
宣府这个位置实在是过于重要,陈新甲每日都担忧的不敢好好休息。
不仅仅要防备清军的破坏边墙,还要防备锤匪从山西贸然出兵,攻打京师的重任。
朝廷已经下发大军前往围剿锤匪,锤匪也可以主动出兵吸引朝廷大军回援京师。
宣大总督的职位,到了今天可谓是重中之重。
容不得半点马虎。
唯一让陈新甲觉得安心的,便是经过卢象升的治理,手下的天雄军颇为精锐,粮草充足。
唯一的缺点便是战马真的少。
蒙古人不怎么卖给明军战马,有时候要靠走私。
毕竟“天可汗”不发话,没有人胆敢公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