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四十九章歼敌数万,虎踞重庆

第九百四十九章歼敌数万,虎踞重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么多的苛责,着实是让傅宗龙极为气愤。  

陈之奇却认为此事责任就在秦良玉,若不是她仗着自己麾下士卒精锐,吃了亏之后,没有迅速脱离战场,而是继续交战。  

责任全都在她。  

况且打了败仗,将军不背锅,难不成让我等文官背锅吗?  

最重要的是若是把贺今朝的战果无限夸大,把朝廷官军的战败事实摆在眼前。  

你瞧瞧洪承畴、熊文灿等人还会不会率领大军入川剿灭锤匪?  

到时候你傅宗龙还怎么打一个翻身仗!  

对于傅宗龙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行为,陈之奇也懒得深究,人家愿意接受惩罚,是他的事。  

总之自己这个做属下的也算是本分了,至少主动出面想要帮他掩饰一二。  

谁知人家不领情。  

如此详实的奏报只要送到朝廷去,你看看还有没有大明军将敢来入川?  

傅宗龙是认罪了,但四川的乱象就能解决吗?  

只要把更多的人坑来,大家发现无法及时抽身,只能一块帮忙捂盖子。  

方能齐心协力把这件事给办好喽。  

要不然大家都喜欢隔岸观火,锤匪打的是四川,又不是打我湖广!  

我湖广地界还有那么多流寇在闹事,就算他们投降了,万一是诈降呢?  

所以不可不防,哪有兵力去支援四川?  

巡抚的这种处理,让陈之奇是又喜又恨。  

喜得是这种上司不会分锅,恨的是领导自己只管背锅,后面的事一副相信后人智慧的模样。  

事情一直拖着,无法解决。  

正在追剿李自成的五省总督洪承畴,率先接到锤匪在四川大胜的消息。  

他摸着自己的胡须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可谓是五味杂陈。  

若是卢象升没有生擒高迎祥的战绩,就目前而言,洪承畴在大明官员当中剿灭农民军是数一数二的。  

贺今朝突然杀进四川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一直不想进入四川,免得到时候赔的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了。  

再加上熊文灿那个狗东西,一直都被张献忠哄骗。  

在皇帝催促傅宗龙出战之前,就要张献忠等人入川与锤匪厮杀。  

现在贺今朝都要平定四川了,张献忠还窝在那里不动窝。  

洪承畴甚至可以预料到,当贺今朝占据四川的消息传开后,张献忠伪降还能装模作样几天呐?  

到时候就够熊文灿喝一壶的。  

洪承畴想不明白,为何陛下总是要任用这种人身居高位,纵然是关在诏狱里的陈奇瑜都比熊文灿强。  

即使陈奇瑜在某些事情上与自己的理念不和,但总归是个有本事的人。  

洪承畴发现能够帮助自己的队友越来越少,反倒是一个个不断的拖着自己的后腿。  

贺今朝大败川兵的消息一旦传回京师去,洪承畴稍微猜一下就能预料到陛下定然会让所有人全力入川围剿。  

张献忠指定就得在背后兴风作浪。  

这匪越来越难剿,离「荡平」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反倒贺今朝连占三省的事,让洪承畴心中极为忌惮,此人实力冠绝诸贼。  

连张献忠、李自成都有了换天改命的想法了,更不用说一直憋着使坏的贺今朝。  

他先前一直都不赞同入川与贺今朝对战,这下子就更不能去了。  

贺今朝如今差的不过是对外建立一个正式的政权称号。  

洪承畴认为贺今朝是个聪明人,以目前皇帝的性子,只要贺今朝胆敢建立政权称号,必定会遭到崇祯全力打击。  

即使旁于贼寇近在身侧,他也顾不上。  

贺今朝那个小驿卒,怕依旧会暗中积攒力量。  

大明两京十三省,他怕是要占据三省,一旦四川产粮大省发挥出实力。  

还真让贺今朝不紧不慢的「雄视河洛」了!  

洪承畴捏着胡须想了想,随即下令让人给李自成留出几道口子。  

事到如今,也不得不纵寇保留实力,免得被送进四川那个绞肉机里去。  

左光先颇为诧异,毕竟李自成在河南刚刚聚势,正是露头好打的机会。  

总督如何有意放他一马?  

按照以前的思维,那指定是全都给!  

你个贼寇投降了,也得!  

京师皇城内。  

崇祯接到了傅宗龙差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战报。  

先前送来的战报都没有什么好消息,锤匪贺今朝连战连胜,都围困成都。  

蜀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书信求援。  

崇祯命令傅宗龙专办锤匪,如今突然接到傅宗龙的紧急战报,想必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但率先看完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脸色极为难看。  

崇祯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好的想法,随即被他给压制住了。  

傅宗龙虽然嘴臭,但是个有能力的。  

上一次是驿卒李自成入川,就是傅宗龙力挽狂澜。  

这一次同是驿卒的贺今朝入川,崇祯相信傅宗龙依旧能重现大明军威。  

怎么了?」  

「陛下。」杨嗣昌把书信递给小太监:  

「傅宗龙率领六万大军与锤匪作战,几乎全军覆没。  

秦良玉三万白杆兵无一生还,连她唯一的儿子马祥麟都战死沙场。」  

崇祯还没有接到小太监递过来的书信,身子突然有些踉跄,差点撑不住。  

身后的曹化淳急忙上前扶住皇帝,脸上一副焦急的神色。  

「怎么会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