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真有人总是会上同一个当哎(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两个官员对于熊文灿的安排,心中极为不满。
你都相信张献忠是真正的投降,为何不亲自去参加他的请降仪式,还不是害怕他出尔反尔?
张献忠是得到了贺今朝出兵四川消息的,所以才决定暂且伏低做小。
忍一时之气,让朝廷去围剿贺今朝。
否则他真的会顶不住的。
“主公,一会明官来了,还得小心行礼,与之虚与委蛇。”徐以显作为张献忠的军师再一次提醒道。
张献忠非常器重徐以显,他的政治野心极大,想要辅左张献忠夺得天下,毕竟张献忠连老朱家的祖坟都给掘了。
这种人首先接触龙气,极有可能夺得天下。
徐以显也常常以诸葛亮自比。
“我晓得。”张献忠对于此番请降的动作也极为认可。
反正他需要时间修养,让最喜欢搞事的贺今朝吸引官军的注意力吧。
这小子都快要占据三个省份了,指定是自己将来争夺天下的劲敌。
徐以显就是提醒张献忠在大明的秩序下,尽可能的遵守明廷官场的惯例。
至少表面功夫做好了,老子背地里做什么,你管不着。
明湖北巡按御史林铭球来到谷城时,张献忠跪拜如仪!
一套复杂的流程走完,张献忠丝毫没有不耐烦,反倒按照徐以显说的一个劲的感谢陛下。
要不是陛下如此的宽宏大量,他如何能有今日改邪归正的机会?
张大经倒是对张献忠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即宣布让他精简士卒的命令。
只给发两万人的军饷,其余人皆是遣散。
张献忠是按照要求只留下了万余人的规模,但是其余人都被他安排在谷城四郊屯田。
张献忠按照徐以显的话复述了一遍,说什么士卒吃穿用度困难,自是留了青壮种田,如此为朝廷解决烦恼。
但是张大经不同意,张献忠又派人给熊文灿传话,给两万军饷有点少,总理莫不如给我十万军饷,为勋阳、襄阳、荆州三府保卫边疆,绝不让锤匪入境。
如此才能保长久无警,况且他与贺今朝也是旧相识,完全可以出面劝一劝,让他也投降朝廷,然后可前往辽东之地,与后金鞑子厮杀,报效大明之类的。
其实张献忠就是按照徐以显的意思狮子大开口,给明朝政府出难题,这样他们就没有多少心思去算计自己。
尤其是这个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给他们重新造反积累了借口。
所以徐以显判断明政府指定会打肿脸充胖子表示表示。
其实徐以显想多了,熊文灿一听张献忠这话,当时就激动了。
群贼当中,搞定了张献忠,下一步就得搞贺今朝。
如今张献忠又给他出了个好主意,那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大功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为此熊文灿激动之下,直接请衔开饷,立即给张献忠下发了六个月的军饷。
张献忠接到朝廷给发的军饷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
甚至连徐以显都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大明官员花朝廷的钱,都是如此不经历过深思熟虑之后就能决定的?
如此行径,着实是小刀拉屁股,给他们这群没见识的反贼,开了大眼喽。
张献忠便拿这些军饷和当地士绅搞贸易之类的。
勋阳抚治戴东旻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因为他认为张献忠说的就是屁话。
贺今朝都已经快要占据三省之地,做的事比张献忠挖大明祖坟还要过分。
像这种彻头彻尾的大反贼,岂会因为一个投降朝廷反贼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抉择?
他张献忠的脸面要真有那么大,早就让贺今朝伏低做小了!
能占据山陕之地早就是张献忠,而不是贺今朝!
这种屁话熊文灿都深信不疑,着实是让手底下的一帮抚治气得想要跳起脚来骂他。
难不成总理被张献忠,送去的美女珍宝迷瞎了眼睛?
杨嗣昌接到抚治的奏疏后,对于熊文灿没办事先撒钱的行为,极为不满。
真当朝廷的剿饷是那么容易被凑齐的?
他娘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杨嗣昌给熊文灿着重声明,一日未靖,为抚为剿未有定论,当局须有深心,未可轻泄,翻致成灾。
他要熊文灿“明抚暗剿”,别听皇上的,他不了解前线。
绝不可泄露机密刺激张献忠。
至于贺今朝自是有洪承畴在前探路,必须要让张献忠去与贺今朝厮杀,否则此人就是假降,且让左良玉做好准备。
戴东旻又把张献忠在谷城县城外十五里的白沙洲造房买地皮种麦子,进行贸易,并且在城门口派兵把守,监视地方官员等等情况告诉朝廷。
至于调拨张献忠去对付贺今朝,张献忠只是答应说什么写信劝一劝,丝毫没有动静。
杨嗣昌越发的确信,张献忠是伪降,他特意提醒崇祯张献忠是诈降。
张献忠若是真心投降,自是要像刘国能、高杰等人一样杀贼立功。
以观后效,更应该率众出降等待朝廷的命令,而不是一副据城而守的样子。
同时兵科给事中姚思孝也上书指出,抚贼一事,很难令人深信,这张献忠在谷城拥有数万人马,造房子种田,还该遣散才是。
崇祯却是不以为然,反驳道:“造房种田,正是招抚起到了作用,若是把他们遣散回老家,难不成都送到秦地给
你都相信张献忠是真正的投降,为何不亲自去参加他的请降仪式,还不是害怕他出尔反尔?
张献忠是得到了贺今朝出兵四川消息的,所以才决定暂且伏低做小。
忍一时之气,让朝廷去围剿贺今朝。
否则他真的会顶不住的。
“主公,一会明官来了,还得小心行礼,与之虚与委蛇。”徐以显作为张献忠的军师再一次提醒道。
张献忠非常器重徐以显,他的政治野心极大,想要辅左张献忠夺得天下,毕竟张献忠连老朱家的祖坟都给掘了。
这种人首先接触龙气,极有可能夺得天下。
徐以显也常常以诸葛亮自比。
“我晓得。”张献忠对于此番请降的动作也极为认可。
反正他需要时间修养,让最喜欢搞事的贺今朝吸引官军的注意力吧。
这小子都快要占据三个省份了,指定是自己将来争夺天下的劲敌。
徐以显就是提醒张献忠在大明的秩序下,尽可能的遵守明廷官场的惯例。
至少表面功夫做好了,老子背地里做什么,你管不着。
明湖北巡按御史林铭球来到谷城时,张献忠跪拜如仪!
一套复杂的流程走完,张献忠丝毫没有不耐烦,反倒按照徐以显说的一个劲的感谢陛下。
要不是陛下如此的宽宏大量,他如何能有今日改邪归正的机会?
张大经倒是对张献忠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即宣布让他精简士卒的命令。
只给发两万人的军饷,其余人皆是遣散。
张献忠是按照要求只留下了万余人的规模,但是其余人都被他安排在谷城四郊屯田。
张献忠按照徐以显的话复述了一遍,说什么士卒吃穿用度困难,自是留了青壮种田,如此为朝廷解决烦恼。
但是张大经不同意,张献忠又派人给熊文灿传话,给两万军饷有点少,总理莫不如给我十万军饷,为勋阳、襄阳、荆州三府保卫边疆,绝不让锤匪入境。
如此才能保长久无警,况且他与贺今朝也是旧相识,完全可以出面劝一劝,让他也投降朝廷,然后可前往辽东之地,与后金鞑子厮杀,报效大明之类的。
其实张献忠就是按照徐以显的意思狮子大开口,给明朝政府出难题,这样他们就没有多少心思去算计自己。
尤其是这个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给他们重新造反积累了借口。
所以徐以显判断明政府指定会打肿脸充胖子表示表示。
其实徐以显想多了,熊文灿一听张献忠这话,当时就激动了。
群贼当中,搞定了张献忠,下一步就得搞贺今朝。
如今张献忠又给他出了个好主意,那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大功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为此熊文灿激动之下,直接请衔开饷,立即给张献忠下发了六个月的军饷。
张献忠接到朝廷给发的军饷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
甚至连徐以显都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大明官员花朝廷的钱,都是如此不经历过深思熟虑之后就能决定的?
如此行径,着实是小刀拉屁股,给他们这群没见识的反贼,开了大眼喽。
张献忠便拿这些军饷和当地士绅搞贸易之类的。
勋阳抚治戴东旻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因为他认为张献忠说的就是屁话。
贺今朝都已经快要占据三省之地,做的事比张献忠挖大明祖坟还要过分。
像这种彻头彻尾的大反贼,岂会因为一个投降朝廷反贼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抉择?
他张献忠的脸面要真有那么大,早就让贺今朝伏低做小了!
能占据山陕之地早就是张献忠,而不是贺今朝!
这种屁话熊文灿都深信不疑,着实是让手底下的一帮抚治气得想要跳起脚来骂他。
难不成总理被张献忠,送去的美女珍宝迷瞎了眼睛?
杨嗣昌接到抚治的奏疏后,对于熊文灿没办事先撒钱的行为,极为不满。
真当朝廷的剿饷是那么容易被凑齐的?
他娘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杨嗣昌给熊文灿着重声明,一日未靖,为抚为剿未有定论,当局须有深心,未可轻泄,翻致成灾。
他要熊文灿“明抚暗剿”,别听皇上的,他不了解前线。
绝不可泄露机密刺激张献忠。
至于贺今朝自是有洪承畴在前探路,必须要让张献忠去与贺今朝厮杀,否则此人就是假降,且让左良玉做好准备。
戴东旻又把张献忠在谷城县城外十五里的白沙洲造房买地皮种麦子,进行贸易,并且在城门口派兵把守,监视地方官员等等情况告诉朝廷。
至于调拨张献忠去对付贺今朝,张献忠只是答应说什么写信劝一劝,丝毫没有动静。
杨嗣昌越发的确信,张献忠是伪降,他特意提醒崇祯张献忠是诈降。
张献忠若是真心投降,自是要像刘国能、高杰等人一样杀贼立功。
以观后效,更应该率众出降等待朝廷的命令,而不是一副据城而守的样子。
同时兵科给事中姚思孝也上书指出,抚贼一事,很难令人深信,这张献忠在谷城拥有数万人马,造房子种田,还该遣散才是。
崇祯却是不以为然,反驳道:“造房种田,正是招抚起到了作用,若是把他们遣散回老家,难不成都送到秦地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