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二十九章破局之法

第九百二十九章破局之法(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二合一)  

“傅巡抚,那锤匪贺贼如今士气正旺,且粮草充足,反观我军虽然人数是其数倍。  

但自从去岁击退李自成的战事后,几乎未曾打过大规模会战。”  

秦良玉都这个岁数了,自然是有点藏着掖着说话:  

“大军云集在此,光是调度进攻就需要极大的精力,我等缓缓前进百里。  

就算接近成都,光是走这条路保证队形不算,便已然算是成功。”  

傅宗龙对秦良玉的话是赞同的,可依照目前的形势,只能尽快的打败贺今朝。  

否则今后会越来越难的!  

待到洪承畴率领援兵入川的时候,贺今朝说不准就封锁了入川的关隘。  

或者放弃一些关隘,引诱官军入川作战,再把他给堵在川中。  

洪承畴想要把贺今朝限制堵死在川中,贺今朝反过来为何不能堵死他呢?  

马祥麟四十来岁,正值壮年,能文能武,作战勇猛,在军中被称为赵子龙,小马超。  

当他一只眼被箭射瞎后,又被称为独目马。  

听他娘如此谨慎的发言,他便识趣的没有言语。  

目前的情况比闯贼李自成,来的那次要艰难的多。  

贺贼更加不好对付。  

别看官军占据优势兵力,但除了“壮声势”之外,并没有多少用处,反倒会成为累赘。  

兵在精而不在多。  

“晚打不如早打。”傅宗龙叹了口气,显得有些为难:  

“我知道我军只是声势浩大,可贺今朝都在成都府周遭分给百姓田地,让他们耕种,便可长久的为他提供粮草。  

反观我官军,被粮草问题所困扰,六万大军只有半个月的存粮。  

一旦粮尽,都不用贺今朝动手,我军就得溃散,甚至主动去投靠锤匪。  

如此局面摆在眼前,你们说,不尽快开打,还能有什么办法?”  

众人皆是默然不语,唯有秦良玉开口道:  

“傅巡抚,若是全力开战,你有几分把握?”  

傅宗龙被秦良玉问住了,随即开口:  

“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战场上形势变化复杂,如何能估算?”  

“好。”事到如今,秦良玉也不在迟疑:  

“我军粮草不足,贺贼充足,此我军一败也。  

我军士卒虽多,但可用的精锐士卒是完全比贺今朝少上许多。  

他开疆拓土,必定会调拨精兵强将,此我军二败也!  

我军虽然在本省作战,但成都府附近的民心皆是被贺贼所收,此我军三败也!  

锤匪士卒铠甲精良,火炮威力巨大,且操炮之卒经验丰富。  

反观我军士卒披甲在十之一二,擅长操炮士卒几乎没有,此我军四败也!  

锤匪围困成都,以逸待劳,我军奔赴成都救援,将疲兵老,此我军五败也!”  

总而言之,优势在锤匪而不在我。  

这打什么打?  

完全就是送死的行为,秦良玉尽可能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  

浑河之战虽然她没有亲自去,但家里人去了就没回来。  

秦良玉环视厅内众人:  

“锤匪五胜,我军五败,如此劣势,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击溃贺贼?”  

秦良玉的话说的极为难听。  

丝毫没有像大明文官,那种说话打哑谜之类的好习惯。  

大厅内的气氛极为尴尬。  

纵然连傅宗龙也都被问住了。  

就像被一个老女人给打了一巴掌,让他们清醒清醒,醒悟当中还带着些许的局促。  

因为真的没留面子。  

男人在面对女人的时候,尤其还是在官场上,面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朝廷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何都对秦良玉“另眼相看”且还排挤她。  

秦良玉也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比寻常男子都要厉害。  

如今她都说短时间内无法战胜锤匪,明知道此战必败,为什么还要打?  

“成都被贺贼攻破,蜀王以及城内百姓可就危险了。”  

“百姓危险不危险,看看城外的就知道了。”  

“贺今朝攻破山陕之地,那么多藩王都落入贺贼之手。”  

秦良玉坐在椅子上道:“那些亲王该当如何自处?”  

贺今朝都抓了那么多藩王了,也不缺蜀王这么一个不识好歹的。  

她与左布政使周通信的时候,还听到吐槽,蜀王一毛不拔的事。  

他与右布政使联合演戏,方才从蜀王那里要来了些许钱粮鼓舞士卒,征召百姓青壮前来守城。  

在秦良玉看来,这种藩王完全没有营救的价值。  

他自己都拎不清轻急缓重,要靠着他们这些大明忠臣去营救。  

岂不是赔了人马还得不到认同,反倒会怪罪你来晚了。  

不要对藩王抱有什么太大的期望,因为他们做出来的事,总会拉低你自己的三观。  

这么多年,蜀王除了吞并百姓良田之外,还干了什么正常的事吗?  

秦良玉是大明的铁杆忠臣,可不是某个藩王的忠臣。  

亲王陷在贼手当中,实数正常。  

秦良玉连自己的族人都能送到战场上历练,且多有死伤。  

甚至当有族人去投奔贼寇,被她抓住之后,直接亲自送往官府以正典型,绝不留情。  

这么多年的战场生涯,早就把她的心给磨砺的坚如磐石。  

张令虽然投降了大明,但对于大明皇帝以及宗室并无好感。  

先前他还想着老将宝弓不老,现在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