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一十四章中原与朝廷

第九百一十四章中原与朝廷(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大,也被洪承畴、左良玉等人给死死盯着呢。  

说不准就得什么时候大干一场。  

可以说通过杨嗣昌的增兵增饷动作,加上十张网的策略,有效的打击了反贼的嚣张气焰。  

如今使得大部分反贼都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在加上熊文灿的招抚动作一出,反贼当中的不坚定者都开始纷纷有了新的想法。  

崇祯对于杨嗣昌能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果非常满意。  

他已然不是当年那个毛毛躁躁的皇帝了,什么事被执行下去,就得立即实现。  

如今在与臣子的反复交手当中,已然成长了不少,知道有些事不是能够提出来就被立马解决的。  

人总归是要学会成长的。  

闯王这个名号已经彻底销声匿迹,就让崇祯极为满意。  

最重要的反贼没有统一的指挥,便给了大明朝廷围剿的可乘之机。  

自陕西农民举起大旗历时已经数年,在这些年里,农民军驰骋于陕、晋、豫、楚、川、南北直隶广大地区,给予了明廷重要的打击。  

但是起义军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  

无论是王嘉、紫金梁、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形成了一阵的领导核心,但都没有锤匪贺今朝那种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们大多时候都是松散的联盟,互不配合,甚至还矛盾丛生,无法形成拳头。  

更没法子像锤匪那样,在某地长久的占据一方,形成自己的根据地,然后一步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  

崇祯对于贺今朝占据陕西并没有多少的感觉,但心里不舒服是真的。  

洪承畴率领主力去围剿了,被贺今朝抓住机会攻占潼关,然后不让洪承畴回援,这就麻烦了。  

陕西那个地界连年灾害让人无法存活,这么多年又经历了许多反贼造反,那里的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  

如今被贺今朝占据了,他还能逆天改命,把陕西那个每年都天灾的地方能治理的更好吗?  

对于这件事,崇祯是极为不相信的。  

但贺今朝那个驿卒始终是卡在他心里的一根刺,恨不得抓住机会把他给拔喽。  

奈何锤匪的发展已经和辽东的清军差不多了,双方都有基本盘,且军队实力强横,不同于一般的流寇,想要拔这根刺,还得合适的时机。  

就比如上次靖辽侯的操作就极为妥当,挑拨锤匪与清军之间相互厮杀。  

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农民起义军的蓬勃发展,让崇祯这个最高统治者惶恐不安,如今采取的是剿抚兼施两手来镇压他们。  

不同时期,不同的统帅采取的剿抚各有侧重。  

初期的杨鹤主抚无效,以至于给了贺今朝等人巨大的发展机会,被崇祯下令拉回诏狱,被贺今朝所「救」。  

陈奇瑜主剿无功,被拉进诏狱,然后发配了。  

杨嗣昌、洪承畴多是主杀,熊文灿改为主抚。  

不得不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陈、洪都提出了围追堵截的策略,被杨嗣昌给发展到完备,且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所以崇祯对于杨嗣昌目前的表现是极为满意的。  

崇祯有所成长,但起义军也有所成长。  

他们在官军的对战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朝廷招抚的时候,就假投降,避实就虚,打不过就跑,从最开始都是不自觉的。  

杨鹤在招抚的时候,许多人受抚,这些起义军并没有想着继续造反,因为朝廷已经把他们认为是统战对象,自然会给以优待。  

可惜杨鹤只能维持一部分被招抚反贼的生活,其余人生活没有着落,自是再次造反。  

这个时间点还不能说是假投降来对付明廷的招抚。  

但是随着冬天渡黄河,李自成等人汉中车厢峡险地求招抚,都是为了破除困局。  

避实就虚是被官军给逼出来的,无法与官军硬拼,为了生存就得跑。  

就算贺今朝走山西,也是如此,在进山西的时候损失了不少人马,才逼得官军保存自身。  

如今的起义军也多学会了设伏、诱敌、穴地攻城,甚至开始使用火炮,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崇祯对于这些流寇是真的觉得能够消灭他们的。  

因为这些贼寇不会吸收读书人,以及团结地主士绅,反倒会杀了这些人。  

在一个是他们不团结,没有稳定的后方和基地。  

纵然崇祯几次加饷还能收上来,就是许多人还认同明朝,被逼迫的也会交赋税,而不是拿起刀来反抗。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只顾眼前的掠夺,多数被官军剿灭,不能大规模剿灭官军,只能相持兜圈子。  

杨嗣昌在一旁说着进一步的围剿张献忠,灭了这波人马,就要发大兵竭力对付贺今朝。  

那贺今朝占据陕西后,也必定会抽出大量精力和人手治理陕西,如此便给了朝廷许多准备的时间。  

崇祯连连点头,就陕西那地界,没有七八年的时间,根本就无法恢复生机。  

庞大的地盘,需要许多人马驻守,再从山西抽调兵马,这就给了卢象升、洪承畴等人机会。  

「如今潜入山西的谍子,可有消息了?」  

「回陛下,倒是传回来了一些消息。」杨嗣昌拱拱手说道:  

「山西又是大旱,锤匪治下的不少百姓都十分辛苦,但贺今朝依旧要收走一半的粮食。」  

「呵,当真是贪心的很。」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贺今朝竭泽而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