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陷阱是真陷阱(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你敢违背军令,我就敢斩了你。
有袁崇焕砍毛文龙的旧历在,对于尚方宝剑的威慑力,着实是增大了不少。
傅宗龙本想着要挽救大明,不想以身试剑,最终还落得个不听军令的名声。
他只能把调集到各路川军驻扎在险要关隘,然后调拨数万兵马在成都至阆中一线阻止锤匪南下,作为第二道防线。
对于赵光瑞带人走的快,傅宗龙也不想追回来。
他去支援也好,能够让锤匪忌惮一二。
赵光瑞不断的派出探马进入汉中地界探寻,打探锤匪的兵力布置。
没进入汉中地界的时候,他倒是颇为急切,但是到了之后,也就变得不那么的着急,以免落入锤匪的埋伏。
汉中总兵赵光远的家丁,带着书信前来迎接。
通过宁羌后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五丁山到达沔县,一条是通过定军山到达沔县,才能从侧翼偷袭围困南郑县的锤匪。
要么就退回川中,走小巴山一带直达南郑县的南方,但所需时间更久远。
赵光瑞询问锤匪有多少人,得到只有万余人马的消息后,松了口气。
南郑县足有五千兵马,他带来了也有五千兵马,再加上傅巡抚率领两万人缀在后面。
官军足可以以优势兵力围攻锤匪。
但赵光瑞随即反应过来了,锤匪只有这点人马,根本就无法顺利围困南郑县。
五千人守城对上一万人攻城,那妥妥的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不对劲。
赵光瑞觉得自己的堂哥在锤匪人数上对自己做了隐瞒。
“你们当真打探清楚了,城外的锤匪只有一万人马?”
“回赵将军,当真打探清楚了,而且反贼见打不下南郑,开始增兵,正在路上,人数大概在两万左右。”
听到堂哥家丁的这话,赵光瑞才堪堪放下心来,这才对劲嘛。
赵光瑞叫他们下去休息,等待自己的探马回来。
没让他等太久,就得到消息,五丁山不见敌军,唯有定军山有反贼驻守。
“你是从哪里来的?”
“回赵将军,我等是从五丁山大路来的。”
赵光瑞点头,召集几个麾下,让他们好好休息,明天羊装走五丁山,然后集体通过定军山的小路。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几个军将皆是有些惊疑不定。
哪有向敌人枪口上撞的?
“赵将军,定军山有锤匪旗帜,我们为何还要走那里?”
“定军山那里故意露出些许锤匪的旗帜,必然是羊兵,大兵聚集在五丁山等着我们路过,打咱们的埋伏。”
赵光瑞握着雁翎刀:“锤匪认为我军走大路快,殊不知我麾下有大半羌兵,他们翻山涉水更快。
到时候我们迅速冲出定军山,足可以杀围困在南郑城外锤匪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赵光瑞的分析极为有道理。
谁没事专门在小路上埋伏啊,尤其是还故意漏了陷。
要是两条路上都没有露出旗帜来,赵光瑞还拿不定主意,兴许得扔个靴子让老天爷帮忙判断一二。
但是现在定军山那里插了锤匪的旗帜,就已经帮他做出了判断,就走锤匪故意设置陷阱的地方。
偏不走什么都没露的地方,一准就是陷阱。
赵光瑞不相信锤匪不知道大明援军到来的消息,毕竟傅巡抚根本就没瞒着,反倒大肆宣扬。
只不过他派人去联络傅巡抚的人马,至今还没有回来。
更不晓得洪总督带着人马到了哪里,连堂哥派来的亲卫,也没有探查到洪总督的人马。
这场仗赵光瑞估摸,也得是川兵作为主力,然后等着洪总督来收尾。
不过此时箭在弦上,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只要顺利进入南郑县,后续还有傅巡抚以及洪总督的支援,足可以从瑞王那里赚来许多银子。
这一次自是带着底下的兄弟们赚钱来的。
锤匪的主力已经埋伏在定军山上了。
武大定躺在山上,嘴里叼着草叶子,等着消息的传达。
“队长。”
袁时中缓慢的爬过来:“明军向着五丁山的方向走了,咱们的埋伏是不是要落空了?”
武大定听到这话,直起身子,吐掉嘴里的野草:“消息准确吗?”
“探马刚送来的消息,准的不得了。”
武大定稍微有些疑虑,毕竟他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这波明军将领明显不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这要是白埋伏了,就能让他顺利通过沔县,然后夹击自己布置在南郑城外的士卒了。
一旦战败,这不是辜负了大帅对自己的期望?
好不容易通过战事累积起来的威望,也会烟消云散。
袁时中等人皆是没有催促,只是等着武大定下令。
大家如今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埋伏落了空,谁都没有抓住这次战功。
尽管责任大头是武大定的。
武大定头上出了一点热汗,这次平静下来:
“不急,五丁山虽然是大路,但路程远,且在等等。”
他想起大帅曾经在讲武堂讲过钓鱼需要拉扯,莫要因为鱼的几次试探就慌的不行,沉住气才能稳坐钓鱼台。
“是。”
袁时中又爬了回去,叫底下的探马继续探查明军的动向,尽量不暴露定军山这里埋伏人马的事。
武大定擦了擦脸上的热汗,他认为自己这个引诱敌军
有袁崇焕砍毛文龙的旧历在,对于尚方宝剑的威慑力,着实是增大了不少。
傅宗龙本想着要挽救大明,不想以身试剑,最终还落得个不听军令的名声。
他只能把调集到各路川军驻扎在险要关隘,然后调拨数万兵马在成都至阆中一线阻止锤匪南下,作为第二道防线。
对于赵光瑞带人走的快,傅宗龙也不想追回来。
他去支援也好,能够让锤匪忌惮一二。
赵光瑞不断的派出探马进入汉中地界探寻,打探锤匪的兵力布置。
没进入汉中地界的时候,他倒是颇为急切,但是到了之后,也就变得不那么的着急,以免落入锤匪的埋伏。
汉中总兵赵光远的家丁,带着书信前来迎接。
通过宁羌后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五丁山到达沔县,一条是通过定军山到达沔县,才能从侧翼偷袭围困南郑县的锤匪。
要么就退回川中,走小巴山一带直达南郑县的南方,但所需时间更久远。
赵光瑞询问锤匪有多少人,得到只有万余人马的消息后,松了口气。
南郑县足有五千兵马,他带来了也有五千兵马,再加上傅巡抚率领两万人缀在后面。
官军足可以以优势兵力围攻锤匪。
但赵光瑞随即反应过来了,锤匪只有这点人马,根本就无法顺利围困南郑县。
五千人守城对上一万人攻城,那妥妥的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不对劲。
赵光瑞觉得自己的堂哥在锤匪人数上对自己做了隐瞒。
“你们当真打探清楚了,城外的锤匪只有一万人马?”
“回赵将军,当真打探清楚了,而且反贼见打不下南郑,开始增兵,正在路上,人数大概在两万左右。”
听到堂哥家丁的这话,赵光瑞才堪堪放下心来,这才对劲嘛。
赵光瑞叫他们下去休息,等待自己的探马回来。
没让他等太久,就得到消息,五丁山不见敌军,唯有定军山有反贼驻守。
“你是从哪里来的?”
“回赵将军,我等是从五丁山大路来的。”
赵光瑞点头,召集几个麾下,让他们好好休息,明天羊装走五丁山,然后集体通过定军山的小路。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几个军将皆是有些惊疑不定。
哪有向敌人枪口上撞的?
“赵将军,定军山有锤匪旗帜,我们为何还要走那里?”
“定军山那里故意露出些许锤匪的旗帜,必然是羊兵,大兵聚集在五丁山等着我们路过,打咱们的埋伏。”
赵光瑞握着雁翎刀:“锤匪认为我军走大路快,殊不知我麾下有大半羌兵,他们翻山涉水更快。
到时候我们迅速冲出定军山,足可以杀围困在南郑城外锤匪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赵光瑞的分析极为有道理。
谁没事专门在小路上埋伏啊,尤其是还故意漏了陷。
要是两条路上都没有露出旗帜来,赵光瑞还拿不定主意,兴许得扔个靴子让老天爷帮忙判断一二。
但是现在定军山那里插了锤匪的旗帜,就已经帮他做出了判断,就走锤匪故意设置陷阱的地方。
偏不走什么都没露的地方,一准就是陷阱。
赵光瑞不相信锤匪不知道大明援军到来的消息,毕竟傅巡抚根本就没瞒着,反倒大肆宣扬。
只不过他派人去联络傅巡抚的人马,至今还没有回来。
更不晓得洪总督带着人马到了哪里,连堂哥派来的亲卫,也没有探查到洪总督的人马。
这场仗赵光瑞估摸,也得是川兵作为主力,然后等着洪总督来收尾。
不过此时箭在弦上,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只要顺利进入南郑县,后续还有傅巡抚以及洪总督的支援,足可以从瑞王那里赚来许多银子。
这一次自是带着底下的兄弟们赚钱来的。
锤匪的主力已经埋伏在定军山上了。
武大定躺在山上,嘴里叼着草叶子,等着消息的传达。
“队长。”
袁时中缓慢的爬过来:“明军向着五丁山的方向走了,咱们的埋伏是不是要落空了?”
武大定听到这话,直起身子,吐掉嘴里的野草:“消息准确吗?”
“探马刚送来的消息,准的不得了。”
武大定稍微有些疑虑,毕竟他身上的压力也不小。
这波明军将领明显不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这要是白埋伏了,就能让他顺利通过沔县,然后夹击自己布置在南郑城外的士卒了。
一旦战败,这不是辜负了大帅对自己的期望?
好不容易通过战事累积起来的威望,也会烟消云散。
袁时中等人皆是没有催促,只是等着武大定下令。
大家如今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埋伏落了空,谁都没有抓住这次战功。
尽管责任大头是武大定的。
武大定头上出了一点热汗,这次平静下来:
“不急,五丁山虽然是大路,但路程远,且在等等。”
他想起大帅曾经在讲武堂讲过钓鱼需要拉扯,莫要因为鱼的几次试探就慌的不行,沉住气才能稳坐钓鱼台。
“是。”
袁时中又爬了回去,叫底下的探马继续探查明军的动向,尽量不暴露定军山这里埋伏人马的事。
武大定擦了擦脸上的热汗,他认为自己这个引诱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