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百三十六章拎不清状况

第一百三十六章拎不清状况(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杨大人,我还有些问题要问贺赞。”  

洪承畴并没有打算轻易放过贺赞。  

毕竟他身处贼窝,是最了解反贼贺今朝实力的人。  

现在贺今朝突然同意议和,洪承畴笃定城中必然出现了重大变故。  

“洪大人请讲,小子必定知无不言。”  

贺赞仿佛早就料到自己会遭受盘问,所以丝毫不慌。  

洪承畴盯着贺赞道:“城中是否断粮?”  

“并无断粮之危,范家庄园的粮食足可以支撑万人数年。”  

“城中反贼可否是怯战?”  

“在贺今朝的带领下,  

几次三番战胜官军,他们士气正高。”  

“城中反贼可有人想要闹事?”  

“皆是服气贺今朝的领导。”  

洪承畴与贺赞围绕着反贼贺今朝的问题,一问一答。  

洪承畴当真想不明白,参悟不透,贺今朝是一个愿意议和的人!  

这个陕西第一反贼(洪自认)的人,到底什么意思?  

贺赞说的是真话,  

洪承畴自然也找不出来假话。  

大营之外。  

“陈按察使,一切小心。”  

杨鹤拍着陈奇瑜的手,叮嘱道。  

贺虎臣也在于自己儿子低声说着话,  

让他别去了,父子俩还得盘盘道呢。  

贺赞之说了一句便让他爹闭嘴,我在反贼那里对你有好处。  

然后目送他跟着陈奇瑜坐着吊篮,进入城中。  

陕西按察使陈奇瑜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也想要看看贺今朝的手段。  

其实他也不赞同杨鹤的招抚政策。  

这样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只要我造反了,朝廷就会招抚我,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因为现在的大明连表面都不光鲜,已经养了足够多的虫豸,内部看不见的蛀虫数不胜数。  

再养这些反贼,  

会让本就雪上加霜的大明财政,  

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陈奇瑜在这点上跟洪承畴是一样的,  

那就是把所有反贼全都杀光。  

没有闹事的人,  

陕西民变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但现在他的地位连洪承畴都比不过,有什么主张也得埋在心里。  

此番进城来,  

就是想要看看贺今朝的成色。  

陈奇瑜观察着城墙上这些站岗的反贼,  

只见个个面露凶色,  

腰杆挺直,丝毫不见一丝饥民的样子。  

他越走越心惊,这些反贼的士卒,竟然要比官军看起来更有精神!  

陈奇瑜裹紧身上的披风,来抵御严寒防抖,可更多的是内心抖动。  

这伙反贼不一般。  

他倒是要看看贺今朝这个小小的驿卒,到底是如何凝聚人心的。  

甘泉县县衙,如今完全变成了一座军营。  

不少人嘴里吐着白气,正在列队训练。  

至于不远处还有几个小小女童穿的厚厚的,扔着沙包,哈哈笑着。  

至于更远的屋子,竟然还有朗朗读书声,应该是千字文这种蒙学。  

陈奇瑜十分意外,这群人根本就不像是反贼。  

哪有反贼是穿着这般干净的?  

他们身上的棉衣好像是新作的一样。  

而且还能读书!  

更远处则是一帮妇女,在熟练的做着大锅饭,靠近烧火的地方取暖,趁机纳鞋底。  

陈奇瑜到陕西之后,不是没看见过流贼,  

那种绵延十里二十里的,他都见过。  

那些女人小孩老人皆是麻木的赶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地不起了。  

唯有青壮可以活命。  

陈奇瑜带着许多疑问进入了县衙大堂,这里面四处漏风,依旧挤了不少人,也在咬牙切齿的学习千字文。  

“认识的字比孩童还少,你白长这么大个了!”  

陈奇瑜听着大堂里“夫子”的咒骂声,感到深深的震惊。  

这伙反贼给他的感觉,着实是突破他的基本认知了。  

贺今朝当真是个驿卒?  

没让陈奇瑜等太久,便在二堂见到了贺今朝。  

他正在审案的桌子上写写画画,反正不像是反贼该有的样子。  

倒像是个知县,为民操劳的模样,只可惜身上没着官衣,更没有头戴乌纱帽。  

“大队长。”贺赞率先出声:“这位是陕西按察使陈奇瑜。”  

贺今朝抬起头来,观察了一下陈奇瑜。  

陈奇瑜同样也在观察贺今朝。  

此子年纪看上去不大,面无表情的俊脸,倒是个有官像之人。  

可惜,偏偏当了贼!  

贺今朝则是在疑惑,按察使是个什么职位,主抓什么工作的?  

他对于古代的职位,根本就不了解。  

贺赞看大队长瞥了自己一眼,又说道:“此人乃是三边总督杨鹤的属官。”  

自从明中叶以后,按察使便成了巡抚的属官。  

“给陈大人,上杯茶。”  

贺今朝站起身来,把册子合上,又把地图翻盖过去,这才面带笑意的走下高台。  

“多谢。”陈奇瑜坐在椅子上,瞧着贺今朝。  

“说说,你想怎么议和?”贺今朝靠在椅子上,双眼直视陈奇瑜。  

陈奇瑜倒是没怂,想起来自己的正事:“你是否要投降朝廷?”  

“陈大人是通过考进士当的官吗?”  

“自然。”  

“整个大明能有多少进士,怎么偏偏你这个进士听不懂议和这两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