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网购买到假货,反手加购一百万! > 第68章 判决出炉,七人获刑

第68章 判决出炉,七人获刑(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次日。  

依旧是老时间,老地点。  

上午十点,滨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公开审理杜湘湘,李桂琴等人诽谤一案。  

开庭前,姜白使用了第二个“中度抑郁症体验卡”,随后便一脸灰败的跟罗大状一起走进审判庭。  

“咚!”  

熟悉的法槌声响起。  

正式开庭!  

宣读法庭纪律,确认各方身份,宣读起诉书…  

一套固定流程下来,十几分钟过去,随后便是法庭辩论以及举证质证环节。  

这次的被告有七人,分别是杜湘湘母女和五个逗音平台博主。  

庭审将会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审理的是一号被告人杜湘湘。  

罗大状声音洪亮的说道:“一号被告人(杜湘湘)在此前的审理中,因诽谤罪获刑判二缓三,却不知悔改,于缓刑期间继续在网络上对我的当事人进行诽谤,避重就轻,颠倒是非…”  

“缓刑期间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我请求法官阁下,对一号被告人从重判处!”  

杜湘湘站在被告席上,脸色苍白,神情慌乱。  

求助般看向陈梦喆。  

后者开始辩护:“我反对!”  

“控方律师对我当事人的指控完全是不实指控!”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有三:”  

“一、诽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  

“二、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是一般主体,并且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我方当事人确实录制并上传了视频,但在视频中,她并未指名道姓,整个视频从头到尾,都从未出现过原告的名字!”  

“相关表述系宏观概括性言论,无任何特定指向,故原告主体不适格!”  

“也就是说,这個视频根本不存在受侵犯的具体个体,自然也不构成诽谤罪!”  

说完,陈梦喆看向罗大状。  

这是他最强有力的武器!  

不管是杜湘湘还是李桂琴,她们在视频中确实从未提到过“姜白”这两个字,全程都以“TA”或者“那个人”“那个家伙”这样的字眼来指代。  

我都没指名道姓,你凭什么说我诽谤你?  

只要这一轮辩护中,陈梦喆能够取得优势,那么后面几轮的辩护,将会容易许多。  

甚至有可能让几名被告全部无罪当庭释放!  

如果这样的话…陈梦喆的大名,定当响彻整个龙城司法界!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陈梦喆话音刚落,便遭到罗大状的猛烈回击。  

“被告人确实没有直接点明我方当事人的姓名,但有一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叫做‘影射型侵犯言论!”  

“被告人在视频中所指代的对象,具有显著性和对应性,即被告人视频中所说的对方,与我方当事人具有的个人特征要素,具有可识别的显著性和全部相符的对应性。”  

“除此之外,通过被告人视频中的讲述,完全可以达到锁定唯一主体的程度,以致于一般公众会将其理解为我方原告。”  

“根据影射型侵犯言论的主体指向性原则判断的相关条文,足以认定,这就是典型的影射型侵犯言论,故而侵犯客体就是我方当事人,被告人诽谤罪名成立!”  

关于影射型侵犯言论,罗大状说得很专业。  

通俗来讲,包括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情形,都可以归为所谓的“映射型侵犯言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拐弯抹角…  

这一条法律条文,在娱乐圈是适用最多的。  

媒体在报道八卦的时候,为了避免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通常会用X姓艺人,或者XX籍艺人等形式来指代明星,看上去似乎没有构成侵权,但实际上这就是影射型侵犯言论…  

听了罗大状的话,陈梦喆倒吸一口凉气。  

自信满满的出招,居然被轻而易举粉碎!  

陈梦喆很清楚,这场对决虽然刚开始,却已经结束了。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辩论。  

“原告称自己因为我方当事人的诽谤而造成其中度抑郁,对此,我表示质疑。”  

“这里有一份监控视频,视频画面是昨天发生在蓝水咖啡馆的事情。”  

“原告当众表演羊癫疯,绝对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他的演技有目共睹。”  

“因此我有理由怀疑,原告所谓的抑郁症,是其通过表演误导了医生,从而拿到了一份不实诊断!”  

法官陈忠汉看向原告席,道:“请原告方回应被告律师的质疑。”  

罗大状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举起一份证物,道:“这是三甲医院XX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医生开具的诊断报告,这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据!”  

“至于辩方律师所说,通过表演可以让专家误诊,简直是荒谬!”  

“如果一个人没有抑郁症,即便他表演得再好,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医生,还是能从一些非言语信息有所洞察。”  

“请不要质疑一位主任医师的专业性。”  

有人可能会觉得抑郁症是可以假装的,毕竟这不同于常见的器质性疾病,不能够通过B超彩超核磁共振CT等科学仪器检验出来。  

但想要假装抑郁症绝对不容易,这种心理疾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