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天武皇帝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天武皇帝(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建兴五年四月中旬,陈恒昌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江南。  

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江南乃是大荣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江南武者最多的地方。  

可是却被陈恒昌如此轻易的拿下了。  

真的是拿下了,而不是攻下了。  

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叛军所过之处,无论是官府还是豪族都没有任何反抗之举。  

而叛军入城也保持着秋毫无犯的姿态,仿佛他们才是官兵,而非叛军。  

不对,就算是官兵入城都要折腾一番,可他们入城却没有任何折腾。  

陈恒昌这边拿下了江南,大梁王那边也没有闲着,一县一府的吞没着整个陇南。  

不只是如此,大梁王的势力还在山河省急速扩张。  

如果说陈恒昌靠的是皇族的身份,那大梁王靠的就是反贼的名号。  

随着大梁王的势力不断壮大,原本很多在山河省流窜的流寇纷纷跑来投靠。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八股流寇投靠了大梁王,还附带了两座府城和十几座县城。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梁王的兵力越来越多,名义上大梁王的叛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兵力,实际上大梁王能控制多少叛军,还要问他们自己。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荣的局势越发的动荡。  

六月初,又一个惊天的消息传遍了大荣。  

蜀州城破,太平军攻下蜀州,这意味着朝堂失去了对巴蜀所有的控制权,整个巴蜀彻底被四路叛军给瓜分了。  

不过这个消息还不到惊天的地步,因为大家都明白蜀州城破是早晚的时候。  

真正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是太平军居然投靠了大梁王。  

没错,太平军首领杨照投靠了大梁王,被大梁王封为镇南大将军,总领巴蜀一切军政事务。  

有了太平军的投靠,大梁王可谓是如虎添翼。  

此时大梁王已经占据了整个陇南省,小半个巴蜀省和小半个山河省,麾下大军将近六十万,其声势之大还在陈恒昌之上。  

陈恒昌也仅仅只是占据了江南和半个云桂而已,麾下大军只有不到三十万。  

虽然陈恒昌坐拥江南这片富庶之地,但论兵力他远远不及大梁王。  

陈恒昌有神阳教支持,但他起兵比较晚。  

陈恒昌起兵时,大梁王已经名震陇原三省。  

而如今大梁王几乎已经成了所有流寇的领袖。  

至于太平军为何投靠大梁王,原因也很简单,杨承业和杨明昭想为这场乱世添一把火,为大梁王助助威。  

名义上杨照投靠了大梁王,实际上杨照的太平军还是一支独立的叛军。  

太平军占据的地盘依然归属于杨照管理,也就是杨明昭。  

太平军投靠大梁王之后,大梁王的声威更胜从前,更多的流寇纷纷前去投靠。  

八月份,陇西省诸多流寇投靠了大梁王,大梁王占据陇西过半的府县。  

九月份,巴蜀九天王和黑虎王宣布改旗易帜,投靠大梁王,被封为镇国将军。  

巴蜀九天王和黑虎王投靠大梁王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太平军投靠了大梁王,逼得他们也不得不投靠,否则他们就要被太平军给收拾了。  

现在好了,大家都是一个阵营了,咱就别互相攻伐了,各自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  

时间进入十二月,杨照主动联系九天王和黑虎王,很快三方达成协议,一同出兵,征讨蜀南行都司。  

名义上,蜀南行都司还是大荣朝堂的都司,虽然马贺也打着拥兵自重的主意,但他并没有扯旗造反。  

三路叛军围攻马贺,结果无需多说,马贺很快就败逃了,不但丢了巴蜀南部的地盘,连蜀南行都司的地盘也丢了,只带着几百亲兵逃去了安西镇,投靠了肃宁侯孙云波。  

然后大荣西南的局势就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巴蜀被杨照、九天王和黑虎王三家给瓜分了,藏原和南云两省虽然没有出现叛军,亦或者被边镇把控,但实际上已被诸多江湖门派瓜分。  

南疆镇被曲家把持,云岭镇被郭家把持,安西镇被孙家把持。  

名义上,南疆镇、云岭镇、安西镇还是朝堂的边镇,但实际上三家都在拥兵自重,坐观天下动荡。  

就连曲长空也是如此,曲长空也是没办法,他一边要防备南边的金隆王朝,一边又无法出兵进入云桂,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南疆镇,守着南疆镇这一亩三分地。  

为了避免南疆镇内部出现混乱,他不得不架空南疆镇的巡抚和镇守太监。  

这个时候,他根本不敢相信这些人,只能把所有的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南这边不安稳,东南那边也不太平。  

陈恒昌占据江南后并没有停止扩张,转而就向着福海省扩张。  

他的扩张计划很好,没有在云桂扩张,因为云桂周边的敌人太多了,云桂南边是南疆镇,西边是巴蜀,若是向着这两个方向扩张,很可能会引来巴蜀叛军和南疆镇的进攻。  

而向福海省扩张就不一样了,福海省东边和南边都是大海,只需要防备西边的南疆镇即可。  

同时他也没有向着京都的方向扩张,想把京都这块硬骨头交给大梁王,也是为了避免提前与大梁王交战,让大荣朝堂捡便宜。  

建兴六年,即神木十九年。  

大荣的局势越发的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