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三百四十六章八百里急奏

第三百四十六章八百里急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杨正山觉得朝堂有些不对劲,但是他又猜不透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只能让武铮盯着朝堂上变化。  

随后的半个月,承平帝一直处于半昏半睡之中,时不时还会醒来一下,虽然一直卧床不起,但似乎并没有驾崩的征兆。  

而朝堂上太子监国,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无论是太子还是诚王和恭王,都谨守本分,丝毫没有做什么逾越的事情。  

仿佛一切都很正常,但一切又都显得那么不正常,搞得杨正山都有些懵逼。  

这个时候太子与诚王和恭王不应该争个你死我活吗?  

为何一个个的却是如此的安稳?  

难道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杨正山有些搞不懂,最终只能暂且放下这些烦心的事情,把心思重新放在腾龙卫发展的身上。  

不管京都接下来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其实现在他能做的事情很少。  

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定下心来静观其变。  

只是杨正山万万没想到这第一场暴风雨没有在京都爆发,而是在重山镇爆发了。  

承平三十四年五月初十。  

重山镇西路,一束束狼烟在屯堡之上笔直升起,触目惊心。  

隐隐之间,屯堡之内还传出阵阵铜锣声和梆子声。  

狼烟从西路的最北端向着南方东方蔓延,一束束狼烟接连不断,转眼间已经传到了大宁城,大宁城即重山镇西路参将幕府的驻地。  

狼烟传来,大宁城已是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将士们做好的战斗准备。  

不过想象中的敌人并没有来到大宁城城下,而是直接绕过了大宁城深入了大荣境内。  

五月十三日。  

三万胡骑浩浩荡荡的出现在顺阳县城外,不到一天功夫,顺阳县城就被攻破,上万百姓沦为了胡族的俘虏。  

这些胡族不是东海胡族,或者说他们以前也属于东海胡族。  

没错,他们就是当初投靠兀良胡族的乌拉氏。  

当年北地之战,东海胡族八大族落,除了乌拉氏之外,全部被剿灭。而乌拉氏见势不妙,便西进迁移到了兀良胡族的地盘,投靠了兀良胡族。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五年多前的事情。  

不过眼前的胡骑不只有乌拉氏的骑兵,其中还有一支大概千骑的铁甲骑兵。这支铁甲骑兵来自兀良王族。  

兀良胡族跟东海胡族不同,东海胡族虽然也建立了王朝,但实则内部松散,八大族落各自为政,而兀良胡族却早已是一个王朝,其称王已有近两百年,并且大荣很早就承认了兀良王朝的存在。  

相比之下,兀良胡族无意更加强大,也更具有潜力,所以一直以来兀良胡族才是大荣北疆最大的敌人。  

而与兀良胡族对峙的北原镇也是大荣众多边镇中最强大的一个边镇。  

北原镇与兀良胡族的战斗从未停止过,只是双方的战斗始终保持着小规模的冲突,没有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如今乌拉氏侵入重山镇,显然不是乌拉氏擅自行动,而是整个兀良胡族都准备入侵大荣。  

顺阳县是辽西省化德府治下的一个县,辽西和辽东是以长青山为分界的,辽东有辽远、平远、山河三省,而辽西单独为一省,北靠重山镇西路,西邻北原镇东路。  

乌拉氏大军占据顺阳县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直奔化德府城而去。  

与此同时,重山镇西路再次有三万兀良大军冲破了防线,进入了辽西境内。  

五月十五日,京都北门外的官道上。  

“让开,八百里急奏!”  

“八百里急奏!”  

一个驿卒一边策马飞驰,一边撕声呼喊着。  

他的呼喊声沙哑又急促,官道上的路人见此纷纷躲避。  

很快驿卒来到城门前,“让开,八百里急奏!”  

城门的守卫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连忙搬开拒马,让开城门,直到驿卒冲入了城内,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急促的呼喊声一直传至皇城承天门前。  

“辽西化德府八百里急奏!”  

驿卒来到门前,还不等身下的马儿停下,就一下子从马背上跌落了下来。  

值守的禁军见此,连忙上前扶起驿卒。  

“八百里急奏!”  

驿卒拽着背上的竹筒,声音虚弱的说道。  

八百里急奏虽然是每逢驿站换人换马,但不代表驿卒很轻松,这是真的要拼命在跑,马要拼命,人也要拼命。  

说日行八百里,那就绝对不能慢一刻。  

若是耽搁了急奏,是要掉脑袋的,驿卒岂能不拼命?  

当然,八百里急奏也不是经常用的,绝大多数驿卒一辈子都没有碰到一次八百里急奏。  

“急奏!”驿卒的声音越发的嘶哑,但依然还是催促道。  

值守的禁军连忙扯下竹筒,一路小跑进了太极殿。  

很快八百里急奏送进了御书房,呈现在太子面前。  

太子看着急奏的内容,整个人都懵了。  

兀良胡族入侵,数万胡骑已进入辽西!  

急奏中的内容就如同一记闷锤狠狠地砸在了太子的脑袋上,让太子愣神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快,快,召集诸位阁臣!”  

“快啊!”  

太子又急又慌的吼道,身边的太监反应稍微慢了一点,就让他踢了一脚。  

不过还不等太监出门,内阁首辅李思远就带着其他四位阁臣来了。  

“殿下,有八百里急奏?”李思远看着太子手中的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