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827章你们这是在给咱守灵不成?

第827章你们这是在给咱守灵不成?(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洪武三十五年,四月初七。  

一条消息在大明皇宫里炸开,让整个皇宫都变得沸腾起来。  

陛下病危。  

乾清宫中。  

朱英阴沉着脸守在床前,旁边是太医院五名最有名气的太医,正在轮流给老爷子把脉。  

在今天早餐的时候,朱英还跟朱元璋一起吃了早餐,当时朱元璋面色红润,中气十足。  

恰逢小朝会,朱英未去,只是在坤宁宫里看看各地上来的一些奏章,邸报,了解民生。  

过了午膳后,就听到了老爷子昏厥的消息。  

“查出来了吗,是什么病症。”在太医把脉后,朱英低声问道。  

为首的陈太医拱手作揖。  

“回太孙,陛下脉来洪大,舌黄而干,此证属于《内经》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之病机。舌红脉大为阳气盛,心烦少寐为阴气虚。阴虚则不能制阳,使阳气上亢。”  

“臣问刘公公,近来陛下心烦少寐,不得睡眠,龙遗已有数日未下,阴虚则生内热,是以苔黄而龙遗秘结不通。阴虚阳盛,火灼血脉,血液不濡,焦骨伤筋。”  

“兼之陛下午膳过盛,好大鱼大肉,致以气血上涌,而致以昏厥之症。”  

陈太医说完后,在朱英的点头示意下退至另房。  

然后另外四个太医也上来一一述说把脉查看的情况。  

基本上跟陈太医说的大同小异。  

皇家看病,为避免误诊,因此一般都是数个太医轮流把脉问诊,而后再把自己所查到的病症说出来。  

像是后世影视剧中,上来一个太医就把病定下纯属扯淡。  

或是有人勾结太医下毒更是无稽之谈。  

哪怕是最普通的嫔妃,也是至少三名太医问诊,并且药方都要进行备案,但凡有什么问题出现必然追责。  

当然,要是有权臣奸相把控朝野,那就是另外的说法了。  

太医的话听起来有些玄乎,毕竟这里面还搀杂了一些术语,其实放在后世来说,就是高血压综合征。  

高血压综合症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器官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朱元璋最喜欢大鱼大肉,可以说餐餐无肉不欢,还好酒。  

“开药吧,我在这里陪着。”  

朱英吩咐了一句后,太医们这才退下。  

对于朱元璋的开药,会有宦官从旁监视,从抓药,煎熬一系列都有人看着。  

这个时候,蒋瓛上前过来低语道:“殿下,是否要戒严,现在诸王都在京师内,恐是生乱。”  

蒋瓛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陛下昏厥病危,很容易生出一些事端来。  

自古以来,逼宫的情况很多。  

并非是说谁的权势大,谁掌控的兵力多,就一定能稳住皇位。  

有时候或许只是几千兵力,把皇宫拿下了,掌控了政治中心,就等于是夺位成功了。  

夺位跟造反,是两码事,讲究的就是个快,准,狠。  

比如现在,如果有藩王夺位,逼宫,他只需要有几千人马,迅速入宫挟持朱英,基本上大事就成了。  

“不用,若是有皇叔要来探望,也不必阻拦。”  

非是朱英托大,而是在这京师里的将士,几乎大部分的中层军官都是出自京师军事学院。  

哪怕是因为一些将领想要联合藩王,也生乱不起来。  

况且就现在京师的藩王,也没可能有这个机会,早就已经被压制得死死的了。  

“是,殿下。”  

蒋瓛也躬身退后。  

朱元璋昏厥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这也是跟朱英没有特意去封锁有关。  

如今的他,不过是缺少个皇帝的头衔,权力跟皇帝已然是没有了区别。  

燕王府。  

“王爷,我们是否现在就立即进宫探望陛下。”徐仪华问道。  

朱棣有些迟疑。  

“现在父皇不知情况,如果贸然过去的话,怕是容易让太孙起疑。”  

“先等等吧,打听一下其他亲王的动静。看老二跟老二会如何。”  

“他们要是去了,我等再去便是。”  

徐仪华道:“我觉得吧,应该是要去的,只是进了皇宫,就不便出来了,得是在陛下那边守着。”  

“我们在陛下跟前,太孙那边也能放心,至少王爷不会得个不孝之名。”  

徐仪华显然想得更多,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都比较复杂,哪怕是没心思的,也有可能让人误会。  

关键的点是在于京师内,正好藩王们都在,如果不在的话,就没这么多麻烦。  

“贫僧觉得王妃说得在理,现在太孙执掌朝野,整个京师兵权都在其之下,藩王之名,确实在别人看来有些影响,然在太孙那里,怕是并不在乎。”  

“是以王爷不必多想,直接入宫即可,到时请求留宿皇宫,也免了他人多嘴。”  

姚广孝显然支持徐仪华的说法。  

朱棣听着两人都这般说,当即也不再多想,直接赶往皇宫。  

乾清宫前,现在是颇为热闹。  

诸多皇子,只要是在京师的,基本上都来了。  

其中包括了许多嫔妃,以宁妃为首也都来了,数十人的规模,确实热闹。  

只是都在乾清宫前等候着。  

没多久,刘和出来了。  

“诸位殿下,娘娘,太孙传了话,莫要在殿外等着了,外面风大,易着凉,还是入到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