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暹罗城破(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思。云南占城还好,毕竟已经渗透了这么多年,因着高福利的关系,迁徙过去的汉人不在少数,因此治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真腊跟暹罗就完全不同了。阿瑜陀耶城虽然破了,甚至于王室都空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地区目前都还没有在大明手里,而是其他城池的本地贵族掌控。不过就像是真腊一样,连他们的大王都已经败了,挣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治理真腊,暹罗,最大的麻烦就是在于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他们并不属于中原文明圈子,懂得汉语的人数非常之少,除了一些高层贵族因为需要跟大明交流学习汉语外,其他的中小贵族和底层百姓,完全是不懂汉语。真腊跟暹罗的地域面积加起来,比之云南还要大上一些,人口更是在数百万之多。一下子大明也不可能派出大量的人员进驻。可以想象,真腊暹罗地区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情况。“朱高炽这里可惜了。”朱英有些感叹,现在要安排治理暹罗的布政使,在朱英看来朱高炽毫无疑问是非常适合的人选。因为距离的关系,也要考虑到对于大明的忠诚,而皇子皇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前些日子朱英已经答应朱高炽返回倭国了,现在又安排去暹罗不太合适。想了想,朱英决定让齐泰去。齐泰还是很有能力的,这些年担任着兵部侍郎的职位,估摸着兵部尚书茹瑺退下来后,就是他来继承了。这些年朱英掌控兵权,齐泰也有不小的功劳。虽然在大事上见不到齐泰的身影,但齐泰的重要不可忽视,如果没有他的配合,许多军事学院结业的学子,显然也很难插手各地卫所。齐泰最大的优点就是记忆力超群,他对于大明卫所非常熟悉,尤其是京师周边,很好的把军事学院的学子进行安排。当天,朱英就把齐泰叫到东宫后殿,询问他对于暹罗治理的想法。“臣推荐一人,应当可起到效用。”听完太孙的问话后,齐泰恭敬的说道。朱英没想到他会举荐别人,好奇道:“齐爱卿举荐谁呢?”齐泰沉声道:“臣所举荐之人,现为吴王麾下,黄子澄是也。”朱英皱眉道:“为何举荐他。”对于黄子澄,朱英并没有太大的好感,也谈不上什么恶感。不过从历史上,此人优柔寡断,虽有忠义,但朱棣成功靖难,毫无疑问他都算得上个功臣。所以也被朱棣赏赐,喜提十族。让这样的人去治理暹罗,朱英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靠谱。齐泰说道:“殿下有所不知,黄子澄门徒众多,如果他去治理暹罗,号召之下必然有大量的学子共同前往,目前暹罗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化,土着不识我大明之语,沟通困难。”“想要教化暹罗,自然需要大量的读书人奋勇而去,黄子澄在这其中,将会起到极为关键之用。”“且这数年中,黄子澄一直协助吴王治理吴城,已然有了丰富经验,此刻再去治理暹罗,已手熟尔,臣听闻黄子澄在吴城的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学问,对于南洋各地语言皆有涉猎,想来暹罗之语也是熟悉。”“因此臣认为治理暹罗人选,黄子澄最佳。”朱英闻言,心中思量几番。虽然没有直接应下,也已经被齐泰说动了。齐泰说的没错,黄子澄在文人圈子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否则也不会让朱元璋指定为先前的东宫伴读。现在的吴城稍微打探下就知道,不说多么繁华富饶,也算是井井有条。而且很多大明的读书人都喜欢去到吴城,现在朱允炆麾下武将没几个,文臣多得很,这少不了齐泰的功劳。小小的吴城,要那么多的文臣干嘛。齐泰走后,朱英便决定了让黄子澄去暹罗,正好带着他那一帮子徒子徒孙去。反正不管如何,最后的情况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朱英就叫来徐妙锦,帮他起草令旨。吴城。这里是吴王朱允炆的藩国。在去年的北伐结束后,今朱允炆就被允许回到吴城。毕竟他去京师,跟朱樉,朱棡,朱棣,朱榑倭国四王不同,完全就是来凑个热闹。北伐那边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在京师里也是玩乐度日,留在京师也没太大必要。不得不说现在的吴城发展还是挺不错的。背靠大明,还有朱英给他的五万精兵。哦,现在只有两万,三万兵被调去了真腊。不过这对吴城也没有什么影响,安南占城都已经归属于大明,两万精兵完全够了。吴城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朱允炆自小受到儒家学说影响,讲究的就是个和平治世,现在的吴城也是一番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在朱允炆的小朝廷,有着将近七十名文官。许多在大明感觉很难混的读书人,就来投靠黄子澄,在朱允炆这里混个一官半职。朱允炆的朝会和大明一样也是三天一开,这倒不是说朱允炆懒惰,而是黄子澄劝谏。如果藩国的朝会比大明开得还要密集,岂不是说吴王比陛下还要勤奋?吴城这么勤奋的召开朝会,是否有什么多余的心思。黄子澄的这一番话,让朱允炆打消了每日召开朝会的举措。他还是很享受朝会的,毕竟曾经他距离大明皇位非常的近。如果不是大兄的突然出现,他才是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朱英发出的令旨,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吴城。这样的速度自然是因为蒸汽铁甲舰的关系,令旨走的是专用通道,随时都有预备着的铁甲舰等候。而占城这块,在两年前就有给蒸汽铁甲舰补充石炭的站点了。“奉太孙令旨,调吴城黄子澄为暹罗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暂主导暹罗政务,有任命之权。”“黄左使,接旨吧。”在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