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让大明和亲?(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气的说道。
朱英没有顺着老爷子的话说,另外道:“还未告知爷爷,在爷爷昏厥的那天,孙儿下了一道令旨,让几位皇叔立即赶回京师。”
朱元璋闻言怒道:“混账东西,咱还没死呢,你就急着给咱吊唁吗。”
藩王回京,是大事,甚至很大可能影响到皇位的继承。
虽说看似大孙掌控一切,可有些意外总是说不准的。
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朱元璋非常清楚,他们现在膨胀得很,在倭国那里弄到了大量的钱财,豢养了大量的私兵。
自己原本就打算去了,这要是回来看到自己身体如此,难免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皇位之诱惑,古往今来多少手足相残。
即便只有一点点可能,都会为此付诸一切。
哪怕是最后大孙赢了,可造反这事,又哪能简单抹去,终归是要死一些人的。
都是自己子嗣,朱元璋哪里会想出现这样的事情。
最好的就是在自己驾崩时,几个儿子都在海外,大孙顺利继承皇位。
甚至朱元璋都想好了,临死前还要给几个皇子下一道谕旨,自己驾崩的时候,不准回京吊唁。现在大孙却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着实是把老朱的计划给打乱了。
这让老朱如何不气。
朱英面对老爷子的怒斥,面色如常回道:“孙儿曾经是个商人,做买卖的事情熟悉得很,可这带兵打仗,可没什么经验。”
“北伐事关重大,为我大明万世基业,但凡有任何差池,都会影响到我大明国祚。”
“草原广阔,非是一统帅能定之事,现如今大明可用之将领屈指可数,可这等泼天功劳,孙儿都不知如何封赏,如凉国公,难道要给他封一字并肩王吗?”
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皇位稳固,闻言当喝道:“胡闹。”
朱英双手一摊:“那爷爷你说,该当如何。”
皮球丢过来,老朱却有些接不住。
思来想去,好像北伐让自家儿子来,确实是要靠谱一些。
实际上,这些年朱元璋一直不断收走淮西武将集团的兵权,然后给自己的儿子们,九边也是这么来的。
朱英这话是特意给钻老爷子牛角尖,就算是让蓝玉去,他也不担心有什么功高盖主之事发生。
只是朱元璋一下子想不到这里来,他本来就对这些都督,将军们很是猜忌,朱英这话,等于是说到了他心窝上。
朱英趁此机会,说道:“皇叔们现在在倭国赚得盆满钵满,不知道豢养了多少私兵,这次把他们从倭国调回来,一来是试探,二来也是震慑。”
“不仅是倭国的几位皇叔,包括允炆这次我也给他传了信,还有在安南的高炽,在高丽的十七叔,趁着这次机会,咱们家里也来个大团圆。”
“孙儿都想好了,现在铁轨建好后,去九边也就三五日功夫,到时候爷爷压阵,带着皇叔们把北元彻底平定下来,也是咱大明一幸事。”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孙儿的意思是,让咱御驾亲征?”
朱英理所当然的道:“自然是爷爷去啊,对于几位皇叔,爷爷不去谁能镇得住场面,有爷爷压阵,北元还能翻起什么风浪不成,难道爷爷骑不了马,开不了弓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咱就是那廉颇,老则老矣,开弓射箭哪在话下。”
朱英眼中喜色一闪而过。
现在的老爷子精气神都明显不同了,原本的暮气一扫而空,眼神炯炯有神,哪还有之前的老态龙钟之像。
这精气神一上来,老朱就感觉到腹中空空,当即对刘和道:“咱饿了,快些叫光禄寺给咱做顿饭来。”
刘和听着这中气十足的声音,开心的回道:“老奴这就去。”
朱英心中石头落地,总算是把老爷子给激发了斗志。
撒马尔罕。
经过一个月的赶路,卡贝斯特终于是回来了。
他只是带领了一部分的亲军,大军也在缓慢撤离吐蕃,等来年开春再过去。
因为冬季到了,吐蕃的冬季最是寒冷,待在那边吃食都是个问题。
吐蕃遥远,运送粮草过于麻烦,他们携带的粮草也不多,又没什么好打劫的地方,要是留下来,都不用打仗,冬天过去战马掉膘,将士饿死一片。
帖木儿听到卡贝斯特回来的消息,就让其直接来王宫觐见。
虽然一直有情报往来,但让卡贝斯特亲自来诉说,能够更加了解大明的情况。
王宫中,篝火靠着小羊羔,配着美酒,帖木儿聆听着来自于卡贝斯特的汇报。
卡贝斯特详细的讲述着自己抵达吐蕃后一切军事行动,包括自己的想法,还有取得的成果。
“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那些吐蕃土司对我们的大军毫无抵抗之力,城池在火炮下也轻易可破,大军所到之处纷纷投降。”
“只是吐蕃太穷了,他们的库房里根本没有多少粮食,所以我把一部分的军队派去了西域。”
“就是在西域那里,碰到了大明的骑兵。”
“大明骑兵,尽皆是全身重甲,他们的火铳非常强大,哪怕是我们的重骑兵,要是进了三十步内,就挡不住了,箭矢对他们完全没有作用,根本没有办法洞穿他们的甲胄。”
“他们的甲胄似乎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没有我们的那么重,要轻很多,这让他们的速度更快,虽然没有轻骑快,可比我们的重骑
朱英没有顺着老爷子的话说,另外道:“还未告知爷爷,在爷爷昏厥的那天,孙儿下了一道令旨,让几位皇叔立即赶回京师。”
朱元璋闻言怒道:“混账东西,咱还没死呢,你就急着给咱吊唁吗。”
藩王回京,是大事,甚至很大可能影响到皇位的继承。
虽说看似大孙掌控一切,可有些意外总是说不准的。
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朱元璋非常清楚,他们现在膨胀得很,在倭国那里弄到了大量的钱财,豢养了大量的私兵。
自己原本就打算去了,这要是回来看到自己身体如此,难免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皇位之诱惑,古往今来多少手足相残。
即便只有一点点可能,都会为此付诸一切。
哪怕是最后大孙赢了,可造反这事,又哪能简单抹去,终归是要死一些人的。
都是自己子嗣,朱元璋哪里会想出现这样的事情。
最好的就是在自己驾崩时,几个儿子都在海外,大孙顺利继承皇位。
甚至朱元璋都想好了,临死前还要给几个皇子下一道谕旨,自己驾崩的时候,不准回京吊唁。现在大孙却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着实是把老朱的计划给打乱了。
这让老朱如何不气。
朱英面对老爷子的怒斥,面色如常回道:“孙儿曾经是个商人,做买卖的事情熟悉得很,可这带兵打仗,可没什么经验。”
“北伐事关重大,为我大明万世基业,但凡有任何差池,都会影响到我大明国祚。”
“草原广阔,非是一统帅能定之事,现如今大明可用之将领屈指可数,可这等泼天功劳,孙儿都不知如何封赏,如凉国公,难道要给他封一字并肩王吗?”
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皇位稳固,闻言当喝道:“胡闹。”
朱英双手一摊:“那爷爷你说,该当如何。”
皮球丢过来,老朱却有些接不住。
思来想去,好像北伐让自家儿子来,确实是要靠谱一些。
实际上,这些年朱元璋一直不断收走淮西武将集团的兵权,然后给自己的儿子们,九边也是这么来的。
朱英这话是特意给钻老爷子牛角尖,就算是让蓝玉去,他也不担心有什么功高盖主之事发生。
只是朱元璋一下子想不到这里来,他本来就对这些都督,将军们很是猜忌,朱英这话,等于是说到了他心窝上。
朱英趁此机会,说道:“皇叔们现在在倭国赚得盆满钵满,不知道豢养了多少私兵,这次把他们从倭国调回来,一来是试探,二来也是震慑。”
“不仅是倭国的几位皇叔,包括允炆这次我也给他传了信,还有在安南的高炽,在高丽的十七叔,趁着这次机会,咱们家里也来个大团圆。”
“孙儿都想好了,现在铁轨建好后,去九边也就三五日功夫,到时候爷爷压阵,带着皇叔们把北元彻底平定下来,也是咱大明一幸事。”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孙儿的意思是,让咱御驾亲征?”
朱英理所当然的道:“自然是爷爷去啊,对于几位皇叔,爷爷不去谁能镇得住场面,有爷爷压阵,北元还能翻起什么风浪不成,难道爷爷骑不了马,开不了弓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咱就是那廉颇,老则老矣,开弓射箭哪在话下。”
朱英眼中喜色一闪而过。
现在的老爷子精气神都明显不同了,原本的暮气一扫而空,眼神炯炯有神,哪还有之前的老态龙钟之像。
这精气神一上来,老朱就感觉到腹中空空,当即对刘和道:“咱饿了,快些叫光禄寺给咱做顿饭来。”
刘和听着这中气十足的声音,开心的回道:“老奴这就去。”
朱英心中石头落地,总算是把老爷子给激发了斗志。
撒马尔罕。
经过一个月的赶路,卡贝斯特终于是回来了。
他只是带领了一部分的亲军,大军也在缓慢撤离吐蕃,等来年开春再过去。
因为冬季到了,吐蕃的冬季最是寒冷,待在那边吃食都是个问题。
吐蕃遥远,运送粮草过于麻烦,他们携带的粮草也不多,又没什么好打劫的地方,要是留下来,都不用打仗,冬天过去战马掉膘,将士饿死一片。
帖木儿听到卡贝斯特回来的消息,就让其直接来王宫觐见。
虽然一直有情报往来,但让卡贝斯特亲自来诉说,能够更加了解大明的情况。
王宫中,篝火靠着小羊羔,配着美酒,帖木儿聆听着来自于卡贝斯特的汇报。
卡贝斯特详细的讲述着自己抵达吐蕃后一切军事行动,包括自己的想法,还有取得的成果。
“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那些吐蕃土司对我们的大军毫无抵抗之力,城池在火炮下也轻易可破,大军所到之处纷纷投降。”
“只是吐蕃太穷了,他们的库房里根本没有多少粮食,所以我把一部分的军队派去了西域。”
“就是在西域那里,碰到了大明的骑兵。”
“大明骑兵,尽皆是全身重甲,他们的火铳非常强大,哪怕是我们的重骑兵,要是进了三十步内,就挡不住了,箭矢对他们完全没有作用,根本没有办法洞穿他们的甲胄。”
“他们的甲胄似乎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没有我们的那么重,要轻很多,这让他们的速度更快,虽然没有轻骑快,可比我们的重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