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朱棣备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是位于本州岛与九州岛的相接处,与九州岛隔海相望,最短不过三里地。
扬帆起航不过几炷香便可达。
这里属于倭国长门国的领地。
守护大名是大内家。
现在的倭国,还没有藩主这个称呼,不管是守护国,还是地方上,统一称作大名。
藩主的称呼是在后来的江户时代才有的,占据一国的守护大名,就称作藩主。
长府,也就是后世的倭国下关。
目前这里的地方大名是毛利家。
后世流转于中原的知名动漫里毛利小五郎,就是毛利家后代。
毛利家租地并不在长府。
而是本州岛内侧的相模国。
原姓大江,祖上是镰仓时代大江广元四男大江季光的后代。
后因政权变更,战事避祸,一路迁徙过来。
如今的大名是毛利大介。
毛利大介亦步亦趋的陪在足利义满的身后,卑微而恭敬。
在足利义满的面前,毛利家就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不过现在因为防御大明的关系,毛利家所在的长府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
毛利家就承担了建造海防的任务。
“还不错,看来近几年来,毛利大名确实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足利义满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先前沿着海边转了大半圈,这里都用大石砌成有一丈多高的石墙,堡垒。
沿线吃水浅,大明的船舰没有合适登陆点。
大明若想要攻打本州岛,这里是最好的桥头堡,一旦拿下就能快速囤兵本州岛。
“这都是大将军阁下统领有方。”毛利大介连忙躬身回道。
足利义满继续道:“我听说一色氏、涩川氏、大友氏,他们的族人现在很多都在长府避难。”
毛利大介犹豫了一下回道:“自从大明占据九州岛以来,就有许多族人迁徙到长府,现在长府的发展,离不开各家的支持。”
“在海防的建设上,大友氏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到这话,足利义满感叹了一声:“氏継君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友家跟足利家,也是世代交好,可惜大明凶残。”
大友氏在南北朝之际,就投靠了足利尊氏,从而实际意义上统治了北九州地区。
也就是丰后、筑前、筑后三国的实际统领。
在对抗大明上,并没有太多的效用,城门被大炮破开,大名自然也被明军杀死。
毛利大介不敢说话。
因为他知道,大友氏的死,其实是跟足利义满有间接关系的。
南朝虽说落败了,实际上在九州岛还有着很大的统治地位,这里许久武士大名,都是心向南朝。
而足利义满最后还违背了当初南朝投降的承诺。
南朝跟北朝的内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王权跟将权的争夺。
不过显然最后还是王权落败。
可这并不意味着王权没有支持者。
明军进攻九州岛以来,实际上足利义满一直没有派出本州岛的精锐武士迎战。
他在借大明的手,去清洗九州岛对他反抗落败的势力。
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大明如此强横,毕竟先前都杀了大明使臣,十几年过去了,都没看见大明敢来攻打倭国。
这次是真的失算了。
整个九州岛竟然被大明直接平推,完全不是对手,等到足利义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包括足利家的盟友,大友家也因此被杀。
“大明秦王啊!”
足利义满有些感伤。
最开始其实大友家并没有出事,是大明的秦王来了后,直接屠城,一点活命的机会都没给。
当初足利义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人都有些懵了。
只是即便是知晓了又能如何,也只能将仇恨埋在心中。
找秦王报仇肯定是没希望的。
“那就用明军将士的鲜血,来祭奠氏継君吧。”
这已经是足利义满暂时能够办到的极限了。
大明的秦王要是死在他的手中,整个倭国都要被颠覆。
视察完之后,足利义满开始部署方案。
因为后小松天皇跟燕王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约定,所以现在足利义满也没法得知燕王到底什么时候会囤兵过来,所以他只能是先行做好准备。
长府这里距离九州岛也就一线之隔。
九州岛那边并没有像长府这般建筑石墙堡垒,或许在大明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
也是给了足利义满机会。
他要趁着夜色,偷偷向九州岛的海边运送武士过去,绕到后方。
等到燕王过来的时候,形成前后夹击之阵。
直接运送到对面肯定不行,为了避免暴露,运兵的船要从海上绕一圈,避开对方的巡查,然后再偷偷潜藏起来。
他知道燕王亲卫明面上只有四万之数,实际上肯定更多。
很多武士投靠了大明,成立了军队。
这些武士并不享受大明的待遇,而是相当于藩王的私兵。
平时种地,挖矿,有战事的时候就参与战事。
足利义满估摸着燕王至少会有十万左右的总兵力。
毕竟燕城不可能完全抽空,顶多是带三万兵来,其余的武士,顶多是六万之数,多了就容易出现问题。
而他则准备,调五万武士潜伏后方。
为了稳固,这边主力军足利义满决定带三十万
扬帆起航不过几炷香便可达。
这里属于倭国长门国的领地。
守护大名是大内家。
现在的倭国,还没有藩主这个称呼,不管是守护国,还是地方上,统一称作大名。
藩主的称呼是在后来的江户时代才有的,占据一国的守护大名,就称作藩主。
长府,也就是后世的倭国下关。
目前这里的地方大名是毛利家。
后世流转于中原的知名动漫里毛利小五郎,就是毛利家后代。
毛利家租地并不在长府。
而是本州岛内侧的相模国。
原姓大江,祖上是镰仓时代大江广元四男大江季光的后代。
后因政权变更,战事避祸,一路迁徙过来。
如今的大名是毛利大介。
毛利大介亦步亦趋的陪在足利义满的身后,卑微而恭敬。
在足利义满的面前,毛利家就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不过现在因为防御大明的关系,毛利家所在的长府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
毛利家就承担了建造海防的任务。
“还不错,看来近几年来,毛利大名确实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足利义满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先前沿着海边转了大半圈,这里都用大石砌成有一丈多高的石墙,堡垒。
沿线吃水浅,大明的船舰没有合适登陆点。
大明若想要攻打本州岛,这里是最好的桥头堡,一旦拿下就能快速囤兵本州岛。
“这都是大将军阁下统领有方。”毛利大介连忙躬身回道。
足利义满继续道:“我听说一色氏、涩川氏、大友氏,他们的族人现在很多都在长府避难。”
毛利大介犹豫了一下回道:“自从大明占据九州岛以来,就有许多族人迁徙到长府,现在长府的发展,离不开各家的支持。”
“在海防的建设上,大友氏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到这话,足利义满感叹了一声:“氏継君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友家跟足利家,也是世代交好,可惜大明凶残。”
大友氏在南北朝之际,就投靠了足利尊氏,从而实际意义上统治了北九州地区。
也就是丰后、筑前、筑后三国的实际统领。
在对抗大明上,并没有太多的效用,城门被大炮破开,大名自然也被明军杀死。
毛利大介不敢说话。
因为他知道,大友氏的死,其实是跟足利义满有间接关系的。
南朝虽说落败了,实际上在九州岛还有着很大的统治地位,这里许久武士大名,都是心向南朝。
而足利义满最后还违背了当初南朝投降的承诺。
南朝跟北朝的内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王权跟将权的争夺。
不过显然最后还是王权落败。
可这并不意味着王权没有支持者。
明军进攻九州岛以来,实际上足利义满一直没有派出本州岛的精锐武士迎战。
他在借大明的手,去清洗九州岛对他反抗落败的势力。
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大明如此强横,毕竟先前都杀了大明使臣,十几年过去了,都没看见大明敢来攻打倭国。
这次是真的失算了。
整个九州岛竟然被大明直接平推,完全不是对手,等到足利义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包括足利家的盟友,大友家也因此被杀。
“大明秦王啊!”
足利义满有些感伤。
最开始其实大友家并没有出事,是大明的秦王来了后,直接屠城,一点活命的机会都没给。
当初足利义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人都有些懵了。
只是即便是知晓了又能如何,也只能将仇恨埋在心中。
找秦王报仇肯定是没希望的。
“那就用明军将士的鲜血,来祭奠氏継君吧。”
这已经是足利义满暂时能够办到的极限了。
大明的秦王要是死在他的手中,整个倭国都要被颠覆。
视察完之后,足利义满开始部署方案。
因为后小松天皇跟燕王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约定,所以现在足利义满也没法得知燕王到底什么时候会囤兵过来,所以他只能是先行做好准备。
长府这里距离九州岛也就一线之隔。
九州岛那边并没有像长府这般建筑石墙堡垒,或许在大明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
也是给了足利义满机会。
他要趁着夜色,偷偷向九州岛的海边运送武士过去,绕到后方。
等到燕王过来的时候,形成前后夹击之阵。
直接运送到对面肯定不行,为了避免暴露,运兵的船要从海上绕一圈,避开对方的巡查,然后再偷偷潜藏起来。
他知道燕王亲卫明面上只有四万之数,实际上肯定更多。
很多武士投靠了大明,成立了军队。
这些武士并不享受大明的待遇,而是相当于藩王的私兵。
平时种地,挖矿,有战事的时候就参与战事。
足利义满估摸着燕王至少会有十万左右的总兵力。
毕竟燕城不可能完全抽空,顶多是带三万兵来,其余的武士,顶多是六万之数,多了就容易出现问题。
而他则准备,调五万武士潜伏后方。
为了稳固,这边主力军足利义满决定带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