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21章澳洲开发,上昆仑奴?

第721章澳洲开发,上昆仑奴?(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  

梦里的朱棣吓得够呛,哆哆嗦嗦接过了那大圭。  

梦醒后,朱棣把这个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徐皇后。  

徐皇后作为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她从小熟读经史,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子孙之祥也!”  

正是在这个时候,喜讯传来:世子朱高炽的正妃张氏生下一子。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朱棣的长子长孙。  

本来不喜世子朱高炽的朱棣,登基之后迟迟不立太子,也因为这个事情,而定下朱高炽的太子位。  

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一直在持续,永乐年间虽有上奏,但也没用。  

朱棣驾崩,朱高炽就位后,大臣们对于攻击郑和下西游的事情,就越发上头了。  

而在暗中,郑和下西洋对于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也是非常之大的。  

毕竟禁海的政策一直在,而走私海商的贸易利润巨大,而郑和的船队,可谓是海域霸主,这些走私船怎么能够抗衡。  

不仅是船队,朝廷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海上,从许多方面对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加大,这其中有着朱棣再次创下锦衣卫的功劳。  

朱棣驾崩了,朱高炽本身自然不会有其父朱棣那么强势,本身在成长期间,一直都受到了朱棣的打击。  

不过其中,郑和的意义很大。  

尤其是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就驾崩了,这给朱瞻基很大压力。  

郑和,就很关键了。  

很多人看到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却忽略了其身份。  

在朱瞻基即位的时候,郑和可谓是三朝元老,而且自朱棣靖难登基后,就是百官之首。  

加上朱棣对官员的不信任,宦官干政,这个时候的郑和,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  

哪怕是六部尚书,那在郑和面前也只能是恭恭敬敬。  

其实有明一朝,宦官虽然腐朽,但他们对于皇帝的忠诚是毋容置疑的,哪怕是后世遭万人唾弃的九千岁魏忠贤,那对于皇帝的忠诚也非常高。  

魏忠贤虽然贪,可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皇帝,至少不会贪图边关军饷。  

郑和对于朱瞻基,也同样是忠心耿耿。  

因此朱瞻基权力的稳固,郑和在其中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于此同时,郑和也是文官们的心腹大患,只是他们暂时无法对抗。  

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朱瞻基受到了很大阻力,但依然可以实施下去。  

可郑和于路上病逝后,就很难再进行第八次了。  

其实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皇权还是有着很大的统治力,至少朝廷上的意思,朱瞻基有着决定权。  

可郑和去世后仅两年,朱瞻基也去世了。  

这就让明朝皇权有些尴尬,而朱祁镇即位仅九岁。  

主少国疑,明朝的皇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顺序的向下跌落。  

而文臣集团,自然就顺势崛起。  

朱英就不同了。  

首先,他来到大明的时候,是个商人,还是个走私贩子。  

同时,有着前世的利益,他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而非是假大空。  

和郑和下西洋的境地不同,李景隆下西洋,政治因素是一方面,可朱英不在乎。  

他要的是钱财。  

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大量的货物。  

如果说大明是厂家,那沿海的占城,真腊,暹罗,他们就是批发商。  

到暹罗的外商们,就属于经销商了。  

欧洲,中亚这些地方,自然便是零售商。  

李景隆下西洋,带的就属奢侈品最多,搞的就是抛开中间商赚差价。  

朱英的要求很简单,你曹国公带队下西洋,赚钱是第一要素。  

这可不算郑和那廉价成本,而是把人工,材料,都计算在内了。  

莫说赚多少,要是亏本了,那就治你的罪。  

反之,赚得多,也是功劳。  

不管怎么说,李景隆带着这么多军队下西洋,即便是首重赚钱,那也是对大明威严的宣扬。  

况且现在大明的经济已经开始迈向高度繁荣。  

有道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朱元璋是逮着贪官杀,而朱英呢,则是逮着商人的羊毛薅。  

所谓是我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伞撕烂。  

小商小贩的,朱英当然不会搞,他搞的就是那些后边有世家支撑的大商。  

抓兵权,搞变法,弄工厂,分股份等。  

这些手段,放在前世真不算啥,或许其他人要是在朱英这个位置,还能比他干得更好。  

一个大的套子,把世家大商套进去了。  

羊毛总是会薅光的,所以朱英促进开海,让商人们去赚取海上的钱财,还让大明水师给海商保驾护航,自己也参与了进去,如大明远洋贸易商会。  

他放开了所谓的大国之风,在朝贡贸易上,开始对各国进行减少。  

朝贡贸易或许有稳定边关的作用,比如大明的影响力,可朱英不在乎。  

比如你占城,真腊,我就是不给你朝贡贸易上搞优惠,你还能咋滴,我就是不给大额封赏,你还能打我大明不成?  

唯一例外的,也就只有北元了,毕竟那地方是真穷啊。  

牛羊肉,皮草这些特产,看起来不错,实际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整个大明来说,真就那么回事。  

唯一能够利用上的,也就只有人力了。  

所以朱英大搞北元雇佣协会,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