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13章出征吐蕃,针对帖木儿的对策

第713章出征吐蕃,针对帖木儿的对策(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徐辉祖想要领兵出征吐蕃,其实朱元璋是不怎么同意的。  

是徐妙锦找了朱英,这才同意让徐辉祖领兵。  

朱元璋的意思是徐辉祖为徐达长子,没必要如此奔波。  

其实朱英知晓老爷子的意思,虽说徐达的女儿全部嫁给了皇室,包括徐妙锦都已经成为太孙侧妃,但实际上徐达在军中的威望特别高。  

朱元璋知道徐辉祖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但他不想徐辉祖继承徐达旧部,或可能会成为第二个蓝玉。  

蓝玉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战功,跟其继承了常遇春的旧部有着很大关系。  

朱元璋早年在红巾军成势之后,就基本上很少带兵亲征了,徐达跟常遇春便是他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当时军队里的声望,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要比朱元璋高的。  

其中徐达的名声,还要压制常遇春三分。  

哪怕是当初让徐辉祖外出练兵,朱元璋都刻意避开了徐达旧部所在地区。  

后来徐辉祖去历练,其实就是让他镀金一下,回来就直接继承了国公的爵位,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从地位上来说自然是尊贵无比,实际上手中并没有掌控多大的兵权。  

收割兵权,皇权压制将权,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徐辉祖也没多少不服。  

只是朱英出现,军队改革后变化太大了。  

首先是老兵大面积被替换。  

朱元璋都已经七十多了,最早的一批将士存活下来的,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徐达旧部,除开有爵位的,基本上已经九成都换了下去。  

倘若是之前,大明是没有办法安置这些多退役老兵的,但现在就不同了。  

有些功劳的就变成了治安所,治安司的差役,甚至是所长等武官,吃的也是官粮。  

还有些身体有残疾的,收容到各地的军事学院充当教习,教官。  

退役的待遇高,且关于退役士兵回到户籍所在地,当地的官府是要帮忙安排工作的。  

这么下来,朱英对军队的大换血,没有丝毫波澜升起。  

许多老兵对于太孙更是感恩戴德。  

大半辈子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打下这朗朗乾坤,朱英也没让他们寒心。  

新生代的兵员,都会在各地创办的军事学院完成基础的操练,政治教育,文化课程,根据情况大约三到六个月后,才会被安排进入卫所。  

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可不会说去崇拜徐达,常遇春这些将领。  

他们之所以自愿来当兵,那是因为太孙殿下给出的丰厚待遇,还有未来那可能成为军官的憧憬。  

不可否认,能够招募到如此多兵源,邸报舆论作用占据了非常有力的效果。  

在京师邸报,包括是各地的邸报上,都必须留出一定篇幅,专供军队的招兵宣传。  

宣传方向,是朱英定下的基调。  

简单点说就是塑造英雄的同时,还展现利益。  

大多数百姓可不会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什么为国争光,保家卫国,若是说这些,许多百姓基本上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完全不会引发半点想法。  

利益怎么展现。  

比如在邸报上宣传,某某士兵,曾经是哪个村乡,因为吃不上饭而当兵,现在于大明最新政策下,退役到地方担任治安所所长,麾下差役上百。  

再比如某某士兵,立下泼天功劳,担任百户,从此光宗耀祖。  

这是看得见的,也是普通人搏一搏,真能得到的。  

像是各地府城的邸报上,很多宣传的人就是当地人,有些还是同村。  

这样的诱惑自然就更大了。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大面积撤换老兵不但没有使得大明的总兵力下降,反而是略有提升。  

最近两年卫所的变化很大。  

这其中主要体现在新兵跟长官间的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因为吃空饷,贪污,受贿,虐待士兵等情况,使得新兵对上官进行举报。  

新兵们可都是接受过正规专业的思想培训,怎么可能像老兵一样惯着你。  

从前的兵跟着上官,那就是跟卖身一样,让干啥就干啥,哪怕是造反也跟着一起干了。  

现在的兵还没进去,就受到了思想教育。  

军事学院的教导会告诉他们。  

你们效忠的是国家,是陛下,是太孙,而不是你们的长官。  

服从长官命令,是你们的天职。  

见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利益的事情,要坚决抵制,上报朝廷。  

许多老一辈的军官,还带着从前的思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激发自然是极为尖锐。  

很多军队毒瘤被剔除之后,换上了新生代的军官,比如说大明军事学院,亦或是各地军事学院结业的学子。  

这让曾经老辈将领的威信下降,朱英对军队的掌控力加强。  

从前将军喊一声反了。  

大伙跟着一起喊反了。  

现在将军喊一声反了。  

大伙直接下手就绑了。  

徐辉祖作为徐达长子,在最近一两年,遭遇到很多曾经父亲的老部下,想要请徐辉祖出面,重拾当年中山王的威信。  

徐辉祖自然是不答应,他又不傻,跟太孙对着干,哪怕有着皇亲国戚的名头,那也没有半点用。  

陛下那是连驸马都给直接斩了。  

可现在又有了新的变化。  

军队的改革基本上已经完善,不管是淮西勋贵武将集团,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