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对沐家的处置(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明初时期,残留的蒙古贵族,还想着从云南整兵再次反攻大明。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甚至于朱元璋都会当做安南一样的看待。  

教化云南,说起来简单,其中最关键的是大量的人口迁徙,要知道元末之后的大明本身汉民就少,各处都是百废待兴,还要迁徙大量的人口过去,对于大明本身的发展都有影响,可朱元璋依旧还是这么做了。  

“大孙说的没错,云南对于大明来说很是重要,所以当年咱就让沐英镇守,他的忠诚咱可以放心。”  

“沐春也是个好孩子,听话懂事,对于咱们大明也是一片赤城。”  

“土地兼并的事情,放在云南根本不叫个事,不能用京师这边的方式去处理,这一点大孙做得很不错。”  

“不过大孙想来也不会一直这样放任下去,那个时候咱已经是不在了,对于沐家,多少有几分情谊,不要太过了。”  

朱元璋很明白,不是汉人主导的地方,就很难是朝廷的直接统治。  

所以现在沐家掌控整个云南的军政大权,也是朱元璋的授意。  

当年朱元璋杀贪官杀了那么多,但是云南地区几乎都没怎么动,本身去了那边就跟流放差不多的感觉。  

各种土著部落,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这是文化的不同,跟沐家所谓的压迫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朱元璋很清楚,云南的现状是不符合大明心中预期的,大概有个十年八年的,等云南的局势稳定下来,那么沐家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了。  

沐英是从八岁起,就一直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比太子朱标还要早很多。  

养育了这么多年,况且沐英真的跟朱元璋还有马皇后很亲,也很懂事听话,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也猜到,大孙动手整治云南的时候,估计自己已经不在了,所以才会补上这么一句。  

在朱元璋心里,沐英也是犹如儿子一般,甚至就感情上比多数儿子还要好。  

让沐英镇守云南,其实跟敕封藩国没有多大区别。  

“爷爷放心便是,我不会做那等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大明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阿瓦,孟艮,麓川,包括后边的澜沧,兰纳,白吉等国,这些都是未来大明可以去发展的方向。”  

“大明的事业,沐家的事业,不会仅仅只是在云南就停止,而是会一直的朝着前面去发展。”  

朱英在说这个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坚定。  

他要让大明的文化往全世界的方向传播,首先打造的就是整个亚洲版块。  

就当今世界来说,教化,从来就不是温和的。  

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民族而言,凭什么去放弃自己的信仰,来学习大明的文化?  

大明的教化,用嘴去传播吗?  

真要有什么跑过去传教之类的,这可是会被人当成异教徒的。  

就算是目前朱英正在筹备的洪荒神话,也只是想要打开一个突破口。  

真正让别人的臣服并且选择归顺的,从来只有刀剑和大炮。  

当他们说汉语,写汉字的时候,自然也就成了大明的子民。  

“真想看到大孙主宰万国的那一天,想必是会非常的精彩吧。”  

“这在历来的王朝中,将会是我大明拥有着最为辽阔的疆域,最为广袤的百姓。”  

朱元璋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  

他曾经也有着这样的梦想,不过后来慢慢的放弃了。  

现在他在大孙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希望。  

按照现在的发展形势,于大孙的统治下,或许再过三十年,不,也许只是二十年的时间,就能真正的掌控更多的国家。  

把他们变成现在云南一样的情况。  

这是多么值得颂赞的丰功伟绩。  

朱元璋是真的很想很想,亲眼见到这么一天的到来。  

“爷爷说什么呢,活到百岁那是最起码的,至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定然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现在孙儿已经专门用了大量的款项作为医学方面,主要就是在养生这块,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所以爷爷不用想那些。”  

朱英当即说道。  

朱元璋听闻,哈哈大笑起来。  

“咱今年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活到百岁那还有三十年,大明今年已经建国三十年,大孙是想让咱再当三十年的皇帝吗。”  

“等到那个时候,大孙都已经是过了天命之年了,这历来王朝,岂有听闻五十岁的太孙。”  

朱英说道;“五十岁的太孙怎么啦,这是多好的事情,我就想爷爷一直陪着我。”  

“现在什么事情都有爷爷顶着,我才不想去当什么皇帝,做太孙自在多了,很多事情也要轻松简单些,没那么麻烦。”  

朱元璋无奈道:“自古以来,哪家的太子太孙不想着当皇帝,偏偏就出了你这么个备懒的。”  

朱英反驳道:“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反正当太孙挺好的,真希望就这么一直当下去。”  

听着这话,朱元璋苦笑的同时,也拿朱英没有办法。  

他知道朱英说的这话可不是只是给自己讲好听的,而是心里头真是这么想的。  

除了一些必要的接见,大孙甚至很是烦大臣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过来汇报,更多的心思是放在练兵跟民生之上,真正的做到了放权大臣。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的嘱咐两句:“现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