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孙的好

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孙的好(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  

况且那边来北元朝廷这边的商会负责人说了,像是雪花盐和调料这些,只要是他有需要,说上一声就给送来。  

是大明太孙特意交代的。  

这个时候,额勒伯克对于大明太孙的好感已经是非常之高了。阑不仅仅是雪花盐调料方面,就是大明最为出名的京师邸报,在抵达边关之后也会第一时间送来。  

包括一些珍贵的茶叶,瓷器,甚至是给额勒伯克后宫那些缤妃京师出名的胭脂水粉。  

几乎京师的奢侈品系列,每月都会给送上一批来。  

京师有的,额勒伯克这里自然也会有。  

像是知名的小吃,大明太孙这边更是会直接派遣厨子过来,现场给额勒伯克制作。  

这真是太贴心了。  

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阑原本对于先前所说北元汉臣之事,额勒伯克心里头还有几分犹豫迟疑,到了现在,干脆是没想这么多了。  

于额勒伯克的心里,大明太孙,是真的把自己当亲叔叔对待呀,这里头肯定也是有陛下的意思。  

果然,陛下还是没有忘记过我。  

这也就越发的坚定了额勒伯克和大明结盟的心思,至于那些汉臣,便就无关痛痒了。  

放任他们在北元,还会去扶持自己那个弟弟,不若是回大明更好。  

北元的早朝结束之后。  

欧安民便也往自己的大帐回去。阑草原这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城池比较不方便。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城市最早作用,是囤积物资,与买卖之地。  

北元这边也没什么买卖和物资囤积,哪怕是王廷也是大帐。  

倒是为了照顾汉人臣子,大帐有中原的特色。  

“欧御史,听说最近陛下一直在考虑建城的事情,也不知道会不会落实下来。”  

“若是真能建城,那咱们也不用总是跟着颠肺流离了,日子总算能够安稳下来。”  

有熟悉的汉人大臣,在欧安民的旁边笑着说道。阑这个事情也是最近才在朝廷上有所提及的。  

其中的关键是在于大明提供的玉米饲料。  

原本圈养牛羊骏马,需要总是去追逐水草,才能够饲养。  

现在大明提供玉米饲料之后,就完全不同了,这些比之牧草更为肥美,价格也不算高,完全可以在固定的区域进行饲养。  

这样的情况下,好像是北元朝廷这里也能够稳定下来,无须四处奔波。  

那么相应来说,就有人提出建城池的想法了。  

额勒伯克可汗那边,对于这个想法也比较赞成。阑不过建城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  

北元这才刚刚有些复苏,还是要稳定一点才行。  

欧安民听到这话,冷哼一声。  

说道:“莫要只顾着眼前,你当知道,目前北元所有的一切,是因为什么而来的。”  

“大明的商队,掐住了我们的喉咙,一旦我们跟大明有所矛盾,你觉得这些商队还会过来吗。”  

“就如同是先前的禁运一样,整个北元将会再次处于凋零。”  

“那个时候,可能比之前还要更加的严重,当所有的贵族,将士,牧民,都特别依赖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被大明牵着鼻子走。”阑“哪怕是陛下,恐怕也不敢跟大明有所争辩,否则这北元天下民心颠覆,皇位不稳。”  

“你说到了那时,北元,还是北元的北元吗?”  

先前说话的汉人大臣,被欧安民这一番说得半晌无言。  

许久后才道;“欧御史,你说的这些,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到,也能想到。”  

“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草原上,不比是中原,除了一眼茫茫无际,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大明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远远的超过北元,整个草原,又能有谁可以跟大明相提并论。”阑“依赖大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是在现在,谁也拿大明不能怎样。”  

“那大明太孙,你也是看到了,多年轻呐,不过是堪堪及冠的年纪。”  

“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未来几十年,咱们都不要有什么想法,对抗不了的。”  

“既然对抗不了,还不若是跟着走,好歹你看,咱们现在生活好多了吧,别说牧民了,就是那些奴隶们,都能吃上一口干饭了,多好的事情呢。”  

“我们都老了,哪还能比这些啊,便就这般过吧。”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想来也是不错的。”  

欧安民听完,不知怎的突然感到一阵悲哀。阑好像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一下子就荡然无存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初他现在跟着来到这草原上,在北元做大臣,拒绝大明的招揽,自然是看不起朱元璋。  

其实看不起朱元璋的人很多。  

尤其是读书人这个圈子里,像是欧安民这一代的,尤为如此。  

他朱元璋算个什么东西,一黔首罢了。  

自古以来,哪家帝王不是世家名门之后,朱元璋可是正儿八经世代农户,一点背景都没有。  

就算是暂时取得这天下,也跟沐猴而冠差不多。阑也就是曾经历朝历代的反贼罢了,这皇帝位置,能坐个几年。  

于是抱着这般想法,欧安民坚决不从大明招揽,跟着北元走。  

从策略的角度上来说,也算是先行避开中原混战,而后养精蓄锐,再度进入中原争夺江山。  

这个想法,就当时的局面来说,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