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海商的福音(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外,同时也在想办法研究整个大明往后的经济走向。  

朱元璋对腐败深恶痛绝,大力根治使明朝维持清廉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桑麻棉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原料,他积蓄下来的钱与粮,为数不少。  

哪怕是说户部每年都是赤字,但在许多米仓,都保有一定的存留,加上卫所军户的自给自足,还有对官员俸禄进行一个缩减,其实大明的底子,还是很雄厚的。  

历史上朱棣成为皇帝后,所用之消耗,基本上全都是朱元璋留下的底子。  

缔造新都、疏通大运河、又要张辅平定安南并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胡荧“寻仙“、解缙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朱棣的花费没有止境。  

尽管朱棣时期经济发达、国泰民安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经过二十二个年头的痛快花费,白米一石的价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贯,涨到五十贯了。  

高产作物确实能够解决目前大明很多问题,严格说起来,如今的大明户籍人口在六千余万,这也使得口粮压力没那么大。  

可是在往后的年月里,因为高产作物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明必将迎来一个人口大爆发的时期。  

天下的口粮是有限的,在更多人口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不断的开垦新田地。  

所以于农业和商业上,这个平衡对朱英来说就很重要。  

“看来,还是要走进口这一条路子。”  

朱英微微沉思过后,心里头想到。  

所谓进口,就是从其他的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用以填补大明不断上涨的空缺。  

简单来说,就是安排大明有实力的商人,到海外去做一个农场主,然后把粮食运送到大明来。  

在这一点上,朱英是持鼓励的状态。  

自然大米的运输不值钱,尤其是还要在平抑粮价的情况下。  

不过朱英用护卫募集,还有海外开商权,来对海商进行一个数额的换取。  

也即是说,朱英这边将会安排一定的力量,用以维持海外商人的安危,一些小地方,亦是可以安排大明的军士,以海商护卫的身份,进行一个雇佣。  

简单点说,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对大明之外疆域的一个开拓。  

在这里头,群英商会自然要作为大头。  

其中的意思,朱英便交代给了张伯去办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