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中都皇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道的杀戮行为,尤其是一些极为凶残的手法,哪怕邸报上只是简单描述,那也是极为骇人听闻。  

跟倭寇比起来,草原的打秋风,好像变得温顺了许多。  

大明百姓的愤怒,彻底的被点燃起来。  

鸡鸣山下,国子监。  

“我就知道,太孙创立邸报,便就是想要彻底掌控民心,三文钱一张的邸报,比之白菜何异,我就不信这三文钱里,还有什么赚头。”  

一名世家子弟愤然说道。  

他的话也得到了许多同窗的赞同。  

“太孙殿下定然是被小人迷惑了,如此巨大之销售量,每日将会亏损多少,听说每日都有百万份邸报售出,即便不算其他项目,这都是一个填不完的大窟窿。”  

“最为主要的是,诸位同窗去外面走走,哪怕是贩夫走卒,竟然都在议论国家大事,他们连大字都不识得,又能懂些什么,满口粗鄙之语。”  

“没错,那些粗野农夫,怎得配得上与我等共谈一事,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罢了。”  

国子监歇息时间,众多学生议论纷纷。  

现在的国子监非常的热闹,因为去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  

所以在如今的国子监内,单单学生就已经有八千多名。  

国子监作为大明教育学府最高机构,只要能够进来,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攒满五年往上,就能获得一个候补的官职。  

当然真要从官,也没那么容易,只是一般来说有个七年八载的,基本上就能入政了。  

比之中举更加轻松容易。  

当然,想要进入这里进学,可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  

哪怕是个秀才,也不见得有这个资格。  

这里大多数都是勋贵,官员的子嗣,最次也得是京官正七品往上,才有这个资格。  

且关系须在三代以内,远亲就没这个资格了。  

不过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情,族内关系远了,直接过继便行。  

但对于名额,按照品级的不同,也有一定的限制。  

再往上就是皇宫学府了,不过这里主要是为皇子皇孙设立,哪怕是国公侯爵,没有陛下亲许,也不得入内学习。  

在这里还有一小部分的外臣学子。  

像是一些小国的王子之类的,也能来读书。  

这里面泾渭分明,形成很多个圈子,刚才议论的,便算是一个中等圈子,父亲最大的官,也就是六部侍郎之子。  

这番话极为高调,更是涉及到太孙,很多人不由避开。  

其中有一人,面色透露出怒意,拨开人群,直奔过来。  

“刚刚是谁胆背后议论太孙,给我站出来!”  

这人少年书生打扮,却有一股子彪悍之气,俨然不是什么正经书生。  

看到这人出面,周边顿时退避更开了。  

“是常继祖来了,好家伙,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常家可是太孙娘家,敢这般说,真就是往死里得罪。”  

“这几个家伙,活该倒霉。”  

常继祖,开国公常升之子,常遇春之孙。  

和朱英可算是表兄弟的关系。  

虽然常继祖也就和太孙见过一面,但这并不妨碍他维护太孙的所有。  

眼看面前七八人僵在那里不说话,常继祖冷哼一声:“若是都不说,我可就当作你们都说了。”  

“识趣的就退开。”  

这话一出,几人再不犹豫,顿时散开来,只剩下场中一人孤立。  

常继祖哪还有丝毫犹豫,几个大步过去,一拳狠狠的砸在此人面门之上。  

“哎呦。”  

一声惨叫,这人直接被打到在地。  

常继祖根本没有收手的意思,上去继续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眼见下了重手,地上那人却不敢叫喊,只能惨叫连连。  

能够来这里读书,多少也是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这事闹了出去,就是自己那爹估计都兜不住。  

打着打着,常继祖也就感觉无聊了,没有反抗,自然也就缺少激情。  

再说这里是国子监,下死手肯定不行,也就顺势停了下来。  

“再敢背后议论太孙,我打烂你的臭嘴。”  

“还有,别整天泥腿子来,泥腿子去的,往上几十年,我祖父也就是你口中所说的泥腿子。”  

“不仅是我祖父,在这里读书的,大多数往上数两代,谁不是土里刨食,可别显得你有多么高贵。”  

丢下这话,常继祖潇洒离去。  

眼见没了影,方才离开的同窗这才敢上前来扶。  

围观的人群见没了热闹,自然也就散去。  

包括远方悄悄观看的卫士,也随着人流离开。  

刚才常继祖打人的时候,卫士就准备来维持秩序,眼尖的瞧着是常继祖,原本直行的步伐徒然转弯,当作没看见一般。  

说起来在京师这边混的军士,大部分都曾经跟随过常遇春,对上这开平王孙,哪敢去管。  

且这话里话外,还牵扯到了当今太孙殿下。  

“继祖,别气了,这些家伙现在一个个都向着文人,什么得性你也不是不知道,哪怕打上一顿,又有几个在乎的。”  

“他们败坏别人名声倒是一把好手,除此之外,真是废物一群,不过仗着父辈萌阴。”  

在常继祖旁边说话的是普定侯陈桓之孙陈正。  

同时开国功臣的后代,自然要走得近一些。  

常继祖不屑道:“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