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69章来自文人的反抗

第369章来自文人的反抗(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便就简单说上两句。”  

郑老开始讲述,众人洗耳恭听。  

“太孙殿下的想法,当然是好的,陛下的想法,自然也是好的,这样的事情,虽说得罪了大家,但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咱们大明。”  

这番话要是别人说出来,早就被众人围攻了,但郑老说出来,无人反驳,静心等待。  

郑老继续道:“然如今大明天下,外患不断,朝堂兴兵倭国,辽东奴儿干又有肥沃黑土,时局变化,瞬息万化,更有陕西反贼,声势滔天。”  

“只能说这些法子,在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大伙也都清楚明白,这番事情下来,整个大明,都会有动荡不安之势,如今距前元覆灭,不到三十年,何以兴这虎狼之事。”  

一番话说开,所有人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现在大家反对太孙开办的学堂,但一直没有个具体名义。  

总不能扯起大旗说,太孙你这触及到了咱们的根基,不能让那些底层百姓读书识字吧。  

这番说话,于理不合。  

所以文人欠缺的,一直就是一个大义的名头。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习惯了站在光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太孙定下京师学堂后,虽有反抗,但意义不是很大。  

除了动用关系,让那些文人们撤走,就没其他举动了。  

连官员在朝堂上,都不敢开口。  

开口那人,即使被陛下直接问斩,也落不下个好名声。  

学堂根本不愁没老师,因为多的是连饭都吃不起的读书人。  

且因为除名的关系,已经没有人敢撤离学堂了。  

现在有了这番说辞。  

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番说辞,并不是直接阻止,而是拖。  

拖个几年后,不是还得办吗?  

假若有人提出这个话题,那么他就没资格在这后院中。  

因为只要有借口把现在延缓,后面多的是各种借口。  

一直拖到这件事,再不被提起为止。  

“妙啊,大妙!之前咱们总是迷迷糊糊的,看不清个中局势,现在郑老一说,便就极为清晰明了。”  

“咱们读书,为的就是忠君报国,为陛下分忧。”  

“如此影响大明国祚之事,绝不能在现在这个时候施行,即便要做,依我所见,至少是十年往后的事情了。”  

一人提出,马上多人附议。  

后院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开来。  

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番说词,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也绝对是站得住根脚的。  

郑老在说完之后,整个人就缩进了人群中,好似一个普通老头。  

郑家在对任何有跟皇室相关的事情上,绝不会为先锋,甚至不会跟从。  

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郑老小眼睛半眯着,看着喧闹热切的众人,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轻蔑。  

若不是为了家族利益,他又怎会参加这般聚会。  

也就是打探到皇室孝陵祭奠,才会过来。  

在幕后推波助澜也就行了,真正行事,郑家绝不参与分毫。  

京师城郊。  

叶月清带着数十缇骑前来。  

目前叶月清在京师的近卫,也便是玄甲卫了。  

按照朱英的吩咐,在京师外城行事,至少得有三十六骑相随,才可出行。  

这是对叶月清下达的令旨,也是保护。  

叶月清来的这里,正是西欧过来的工匠住所。  

大门口,自有官员迎接。  

“太孙殿下所嘱咐的配方,现在进行得如何了,大致还有多久能做出来。”  

叶月清直接了当的问道。  

接待的官员连忙回道:“回大人,现在铺路的水泥,已经有三种符合,唯有太孙殿下所交代的用于主梁的三合土,还有些相差。”  

叶月清点点头道:“带我去看看。”  

在官员的带领下,叶月清很快来到了类似于研究中心的地方。  

这里数十个头发各异的西欧老人正在喋喋不休的讨论。  

叽哩哇啦的,也没几个能听懂。  

叶月清的到来,并没有被他们所注意,年轻官员想上千喝止,却被叶月清拦了下来。  

“把那人叫来。”  

叶月清指着一个中间一个年轻人说道。  

随即那人便被喊了过来。  

“你说什么名字,可懂汉话。”叶月清问道。  

“鄙人赖特威尔,见过大人。”  

威尔右手抚胸,弯腰行礼道。  

赖特是姓,威尔是名。  

按照西欧那边,他应该叫威尔赖特。  

但学了汉话后,威尔每次都要解释很久,后来干脆就入乡随俗,自我介绍的时候为赖特威尔了。  

“他们在讨论什么。”叶月清听到威尔的汉话,还算满意,随后就问道。  

威尔目前多少有些震撼。  

因为这是一位女大人,还是非常漂亮的女大人。  

看着后面整齐的护卫,威尔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回禀大人,我们都是在讨论怎样才能让做出来的柱子,更加的牢固,可以撑起三层楼那么高。”  

“其实现在的配方,已经足够做起来,但谁也不知道,能用多少年,如果经历久了,会不会坍塌下来。”  

“所以我们要让柱子更加的有韧性,就算是要倒,也是先弯着,而不是像琉璃般,突然就碎裂开来。”  

“住在里面的人,就可以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