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92章: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

第292章: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单,可只有真正了解的才明白是多么的困难。  

当今天下,从上到下,哪怕是大明国库的岁入,也是来源于最基层的百姓。  

即便是地主乡绅,官员俸禄,边关军饷,国库岁入,皆是如此。  

那些大发横财的商人,哪个不是囤货居奇,投机倒把。  

这般对比起来,就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不管是李景隆,亦或是朱棣,也可谓是大明顶尖的勋贵,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去,事情自然完全不同。  

“明日就是阅兵,景隆对于阅兵这块,可是有什么了解,我听长子高炽说,似乎昨日大军入城,京师卫所的将士们,给了百姓很大的改观。”  

朱棣转而说道,他已经不想再聊钱财的事情了,对比商业,更多的兴趣还是在于军事。  

听到这话,李景隆的面色开始变得肃穆起来。  

稍稍沉吟后说道:“这些将士们的变化太大,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表叔不用着急,明日阅兵就能看到了。”  

“这次的阅兵,不管是对于京师的百姓,还是那些来京的外臣,亦或是朝堂的大臣们,都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那般军纪严明的将士,似乎从兵法上走出般,一举一动,皆是威慑。”  

李景隆想起昨日,亲眼看到的大军。  

整齐的方队,目不斜视的眼神,一人人如同行走的雕塑,那种迎面而来的冲击感,这天下间,不知有什么军队可以抗衡。  

朱棣听到这话,沉默了下来,心里头五味陈杂。  

虽然并未亲眼见到,但从李景隆的神态眼神中,他完全能猜测到,朱英操练出来的军队,绝对是非常的强悍。  

李景隆可不是没见过世面,自身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  

对于军队极为熟悉,且还立下了不少功劳。  

能够让其发出这般惊叹,可见被朱英操练过的军队,有多么骇人。  

朱棣端起茶杯,眼神闪烁。  

这一切,到了明日,自然就知晓了。  

日落月明,京师万家灯火。  

此时乾清宫中,朱元璋正和宁妃品茶交谈。  

“咱大孙果真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这五厂开办,不但可解内帑紧缺,便连国库,都能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宫中用度,咱已经连升三个等级,在这方面,宁妃可得好好感谢大孙一番。”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在他对面,宁妃的案台上,摆放着的正是朱英所办厂宣传的册子。  

此时宁妃已经看完,眼中已是异彩连练,听到朱元璋的话,不由说道:“雄英那孩子在商道上的成就,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照妾身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了,更多的涉及到我大明之根本。”  

“这么好的孩子,竟是在外流落了十年,现在想想,真是可惜,若是早些回到宫中,或许应该还会好上许多。”  

朱元璋摇摇头道:“这也未必,对于大孙这般天资,宫中便如同囚笼一般,限制了其的发展,咱当初这么一路走来,也是阅遍江河,脚量群山。”  

“罢了,现在说这些已经无用,终究是回来了,咱在这晚年的时候,能够有大孙的陪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宁妃听完,也是轻轻点头。  

对于陛下,这些年来宁妃一直陪在身边,点滴生活都很是了解。  

在陛下心中,她当然没有马姐姐那般地位,有些朝廷上的事情,也说不上话。  

不过现在宁妃掌管后宫,对于朱英的婚事,还是比较关心。  

明日便是太孙册封大典,今夜过来,就是想找陛下聊聊关于太孙妃的事情。  

见时机差不了,宁妃就开口说道:“陛下,雄英这孩儿,妾身没记错的话,当是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吧,至今,当是有十八了。”  

朱元璋道:“没错,说起这事,早前大孙还欺瞒咱,说是二十了,哈哈。”  

这让朱元璋想起来当初,在平安茶楼,自己刚刚认识大孙的时候。  

不能说认识,是十年后的第一次见面。  

那时的自己,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试探大孙的生辰,结果蹦出来个二十岁,相差两岁,这让他都觉得是不是搞错人了。  

想起相识的过往种种,朱元璋不由嘴角带笑。  

“陛下,雄英都十八了,明日就是太孙了,妾身觉得呀,是应该定下太孙妃的人选了。”  

“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平天下,这成家,是排在第一位的,陛下难道不想抱重孙嘛。”  

宁妃轻声的说道。  

平日里没啥事,对于各家皇子,皇孙的婚事,宁妃想来看得比较紧。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这方面,宁妃也是希望老朱家能够香火旺盛,百子千孙。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是赞同的点点头,问道:“爱妃可是有什么看上的人家,不仿说出来听听。”  

“只是这人定了后,咱们还是要跟大孙说上一声,或者让他也瞧瞧是否满意。”  

“大孙的性格呀,爱妃可能不清楚,类咱,固执己见,有些事情就是咱都没办法做他的主。”  

说着这话,朱元璋也有些无奈。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脾气,这不管是谁,哪怕是曾经的大妹子,也是只能劝慰,太子朱标就更不用说了,不听话那就是棒下出孝子。  

可是对着大孙,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年纪也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