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九十九章:便是真的又如何

第九十九章:便是真的又如何(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朱元璋的职业分配制度,有着很大的缺陷。  

甚至内核上,跟种性制度的概念一样了。  

目前来说,对于大明的安定还是很适合的,一旦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就不行了。  

不过自朱棣开始,这种职业分配制度,就慢慢的无人搭理。  

哪怕是后面皇帝本人,也不聊祖训。  

“治国,并非你想象的这么简单,若真是出现了昏君,大明再是强大,也会逐渐衰亡,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朱元璋平静的说道。  

受制于小农思想,历史局限。  

他建立了如今大明比较僵硬的制度,也希望大明可以千秋万代。  

但饱读史书的朱元璋也更加明白,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制度。  

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让大明的存在,更加长远一点。  

听到老爷子这话,朱英愣住了。  

他没想到在这个年代,老爷子竟是有这种觉悟。  

微微迟疑片刻,朱英说道:“其实还是有更好的办法,只要大明的疆域足够广阔,便如周朝,便有将近八百年的国祚。”  

听到周朝,朱元璋眉头微皱,反驳道:“若不是将大明拆成数十块,是以封邦建国来维持国祚,这还有何等意义。”  

朱英沉默,片刻后说道:“海外,封国。”  

朱元璋一顿。  

他没想到大孙说来说去,最后的想法,还是征伐。  

原先他只是以为,大孙打完倭国,大概就能安稳下来,可听这意思。  

哪里是仅仅打倭国,这是要一路打下去。  

这等心思,跟蒙元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想要发怒,训斥,呵骂。  

然而看到大孙,却又舍不得。  

只得冷哼一声,起身道了一句:“时候不早了,咱先走了。”  

说完便拂袖而去。  

朱英看着老爷子离开的背影,久久不语。  

想要大明长盛久治,征服天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伴随着火器的日益强大,日后的战争方式会有很大的改变。  

无须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小部分的精兵,携带精良火器,就能征服一个小国,直接纳入大明版图。  

哪怕受限于信息传播的速度,但若是海外封国,教化天下,哪怕这大明亡了,又如何。  

这天下,能够变成汉文化的天下,就已然足矣。  

当汉文化遍布日月之下的时候,这天下姓朱,亦或是姓赵,姓李,又有什么关系。  

随他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  

千百年之后的事情,他朱英也管不了那么多,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日后的天下,以汉文化为中心即可。  

大明皇宫。  

今天没有早朝,这让文武大臣们极为诧异。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还是要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没得休息。  

并不是说皇帝休息了,大臣就能休息。  

顶多就是早点五点到丰天殿门口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后,然后太监通知退朝。  

东宫,春和殿。  

“皇爷爷昨夜出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早朝的时候,四叔也去了。”  

朱允炆沉声向黄子澄说道。  

黄子澄闻言,顿时明白了。  

陛下时常出宫,怕是跟燕王府的关系不大。  

“昨夜里,皇爷爷出宫之前,乃是接到了沐英叔叔的薨讯。”朱允炆再次补充道。  

“是因为西平候薨逝?”黄子澄不由问道。  

“大致如此。”朱允炆点点头。  

黄子澄面色,顿时就难看起来。  

道衍误我!  

自从上次和姚广孝见面之后,黄子澄就一直认为,陛下的出宫就是因为燕王。  

然而如今完全可以肯定,这跟燕王绝对没有关系。  

什么贤才美女,更是无稽之谈。  

“到底能是谁,能够让陛下有如此大的变化,此人绝非常人,必然和陛下的关系极为亲密,甚至...”  

说到这里,黄子澄突然就停了下来。  

联想到最近陛下对于太孙殿下的冷淡表现,他的背后不由冒出冷汗。  

这么一个人物,如果是皇室成员。  

那么殿下太孙的身份,可能会徒声变故。  

不,即使如今,已然对太孙殿下的身份地位,有了很大的冲击。  

“我想要弄清楚,他到底是谁。”  

朱允炆咬牙说道。话毕,他对着黄子澄深深作揖道:“还请先生助我。”  

“殿下玩玩不可如此。”  

黄子澄一惊,连忙扶住。  

然而朱允炆双手作揖,不肯直身。  

黄子澄见此,只得说道:“殿下放心,这事便是交给臣吧。”  

听到这话,朱允炆才愿意直起身子,说道:“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黄子澄苦涩的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去打听陛下的行踪,这等事情有多么的困难。  

困难首先放到一边,若是被锦衣卫发现,这后果可想而知。  

便是如今朝廷之中,对于陛下每三日就快速结束早朝的事情,满是流言蜚语。  

即便如此,也只是私下议论,哪怕是六部尚书,甚至正一品的皇亲国戚。  

也没谁敢去打探陛下的消息。  

一个不好,身死也就罢了,连忙族中老少,才是祸患啊。  

黄子澄原以为自己作为东宫伴读,如今更是太孙心腹,日后必定为大明重臣。  

没成想出了这么一个岔子。  

这能不能活到太孙殿下即位那天,都是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