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

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朱英有兵马嘛?  

答案是肯定的,  

他有人,还不少。  

总数约在五千骑上下。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现在的朱英,更像是后世的军阀。  

不过这也正常。  

在大明的边疆混,没点人马,那就不是吃羊的狼,而是待宰的羊。  

钱财物资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要有部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后世的名言,朱英自然不会忘记。  

这五千骑并非是集中一块,而是分散开来。  

大概五十骑到一百骑为一个小队,这样的小队朱英有几十个。  

不止骑兵,其他兵种也有涉及。  

不过在大漠和草原,轻骑兵才是唯一,其余的没啥用,机动力为王道。  

这些兵马对于大明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大漠草原上,可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也是朱英能够潇洒至今的底牌。  

其中主要维护商队的安全,同时也偶尔客串一下马匪。  

秉持着后世人的原则,主要抢劫的对象,一般都是敌对势力为主,俗称:黑吃黑。  

很不幸,蓝玉义子想要欺占的那个商队,便是大漠里过来的老鸟。  

这些老鸟,甚至有些还在蒙元的残余势力里干过。  

现在被朱英收服。  

或许他们要是碰到从西域来的商队,结果会好上很多。  

西域那边相对来说,还是比大漠和草原稍微文明一点。  

凉国公蓝玉,包括其他的国公,侯爵,伯爵等武将勋贵。  

正常来说,都不会待在京师。  

大明在军政上并不是分得泾渭分明。  

号称淮西武将集团个勋贵们,一般都在地方上。  

现在的大明虽然一统,但地方上也不是一片祥和,局部地区依然有动荡不安的趋势。  

武将勋贵们的事情也很多。  

比如屯田,练兵,节制军队,防御边疆,抵抗倭寇,镇压叛乱。  

还有赈灾,抗险等等诸多事宜,一并参与。  

凉国公蓝玉,现在隐约为淮西武将集团的领头羊人物,虽然有很多资历老的将领存在。  

但在军功上,他依然可以说是最靓的那个崽。  

若是常人听到是蓝玉的义子,肯定早就慌了。  

但朱英却是敢直接弄死。  

他并不是想跟蓝玉对上,直接跟蓝玉对线,指定是搞不赢的。  

不过现在的局势,朱英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更清楚。  

不可一世的蓝玉,看似气焰滔天,然而却是即将倒塌的大树。  

自太子朱标薨去,朱英就知道以蓝玉为首的,这些极为骄纵的武将们,差不多也是死到临头了。  

年幼的朱允炆,根本压不住这些骄纵的武将们。  

朱元璋也不给了孙子留下一堆烂摊子,肯定要收拾干净了才行。  

况且曾经的屠龙者,现在也成了恶龙一般,全杀了朱元璋的心中也不会有太大的愧疚。  

蓝玉此人从来都是无视法纪,朱元璋杀他的理由足足有数百个,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够他死上几回了。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爆发。  

看似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实则朱元璋已然开始收集证据,准备下手了。  

毕竟蓝玉的功勋摆在这里,杀他还是需要找点理由才行。  

而且蓝玉在军中根系很深,死他一个肯定不行,连根拔起才能永除后患。  

所以别说现在的蓝玉还在平叛,哪怕是立即回来,也只会陷入泥沼之中。  

这就是情报信息的优势,也是朱英底气的来源。  

至于他的那些手下。  

逃窜的蒙元残余作案跑路,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嘛?  

以古代的情况来说。  

从发现人员消失,到报案调查,寻找线索,破案,下达海捕文书。  

这一系列的操作后,  

那些手下早就跑得没影了。  

除非搞个什么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去追赶,不然连灰都吃不到。  

只是驿站资源,哪里是这般好用的。  

应天府的捕快,也只是针对当地。  

况且这样的情况,在古代中很是常见,杀人跑路,以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  

便是有逃犯站在你面前,你能认识我是谁?  

在茶楼没待多久,朱英就出门逛街去了,俗称踩点。  

他的诸多商队就要到了,也避免无人可用的窘迫状态。  

首先要对南京城多多熟悉。  

之前燕王朱棣的人一直监视他,让他不好行动,现在确定人已经撤走,朱英也要开始行动起来了。  

凡事要作最坏的打算。  

京师不能白来一趟,等查清楚那些火器工匠所居住的地方后。  

或是威胁,或是利诱,到时候说不准还要掳走一批跑路。  

......  

夜,大明皇宫。  

在仁智殿中,此刻朱允炆已然不在。  

作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已经开始学着处理政务,不必天天守灵。  

由于朱标薨去得太过突然,现在陵寝还没完全修建好。  

历史上四月底病逝的朱标,一直到八月中旬,才下葬孝陵东侧。  

遗体足足停放了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里,不可能人没人守灵。  

此时,殿中尚有一少年一少女守候。  

便是嫡子朱允熥,嫡长孙女朱明月。  

朱标嫡妻常氏,于洪武七年生嫡长孙朱雄英。  

洪武九年,生嫡长孙女朱明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