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识字速成法(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孙志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逼她们学习,这比拿着鞭子在后面赶他们还有用。  

通过半年的教学,他自己也在学习和总结经验。  

过年前上完最后一节课后,他将这次教学的经验编纂成册。  

详细描述了12种教学方法,列举了上百个小故事,小口诀,歇后语,顺口溜和识字歌。  

比如:不识字真为难,不会写不会算。亲人千里来了信,看来看去不会念。识了字真正好,会看书会看报。国家大事能知道,生产技术能提高。  

这些小办法,小口诀在实际操作当中十分有用,最后,他把这本小册子命名为识字速成法。  

但是,小册子要上交还要等等,后天考核组要来考核识字班成果,只有出了成绩,他的小册子才有价值。  

不过,考核他就没法参与了,只能等结果。  

就在旧历新年前,检查组的考核结果出来了。西长安街这一期16个识字班平均通过率40%,孙志伟带的班级全部通过,简直放了个大卫星。  

跟其他同期的同学和老师们班级的通过率相比,孙志伟班级的成绩可谓鹤立鸡群。  

检查组最先反应过来,他们在各个区专门负责考核,从来没有哪一个班级能做到100%通过考核的。  

他们觉得这班级的老师肯定有什么诀窍,于是又找到了街道,街道也是刚拿到成绩单,还没搞明白情况,就被找上门来。  

经过详细了解,他们找到了学校T委,希望能把这位老师再请回来,讲一讲他上课的诀窍,好让更多的人更快的脱盲。  

最后,孙志伟在家中接待了来访的考核组、街道和校T委的人。  

听到他们的诉求,孙志伟也没有墨迹,直接拿出了自己总结的那本小册子--识字速成法。  

三个单位如获至宝,这时候学校T委就显示出了主人的优势了。  

他们率先拿到小册子后,决定上报,并向上级申请印刷这本小册子,让更大范围的人能得到这本小册子的指导,好加快全国的扫盲进度。  

这次孙志伟的谋划又成功了,数月后,他第二次登上了日报的头版,在他的功劳簿上又被记上了一笔。  

也就是他现在还在学习,不然,他的每一份功劳都会化为他的前进动力。  

他还希望在学校的最后几年中,能多立功,等将来正式工作就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2  

明年是关键的一年,他即将参加全国联考,囡囡也即将进入小学。  

开过年,孙志伟又忙碌了很多。因为又上了报纸,上级虽然考虑到他还是学生,并没有强制调拨他到各地传授扫盲经验。  

但是也从各地陆续派出上千人前来取经,孙志伟晚上等利用课余时间给一批又一批扫盲老师们传授经验,课本就是刚刚印发的识字速成法。  

这种短期培训班3天一期,一周办两期,一共办了4个月共32期,直到他参加联考之前才结束。  

前后有3000多名扫盲班老师学成后奔赴各地,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扫盲工作比以往以数倍的速度推进着。  

52年7月,孙志伟顺利考进北师大幼儿教育系。18  

不对,作者深谋远虑,以后的主力军都是他教的孩子同月23号,上级发出通知,从秋季入学起,大学生废除供给制,实行人民助学金制。  

全体大学生领取助学金作为伙食费(仍享受中灶待遇)。  

其中,普通学生每人每月12.5万元(一套币),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每人每月14万元,专科生每人每月16万元,而“调干”学生每人每月32万元。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中灶待遇’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初期货币价值不稳定,而实行供给制的时候的一种伙食待遇标准。1  

当时,部队中,师以上干部为小灶,团营为中灶,连以下为大灶;地方上,县以上干部和重伤员为小灶,科、区级干部及轻伤员、产妇等为中灶,一般干部和勤杂人员为大灶。  

伙食费分为粮食、副食、燃料三项;大灶一般每人每日供应油0.02斤、盐0.0125斤、肉0.04斤、菜1斤、煤1.25斤或木柴2斤;中灶按大灶的2.5倍计算,小灶按大灶的3.7倍计算。  

这样算起来,那就是大学生全体享受团营科级伙食待遇。  

9月开学后虽然说是改成了助学金制度,其实还是没变,照样在大食堂吃饭,俗称“大伙饭”。  

他第一次在师大食堂吃饭时,就看到大饭厅内就摆着一百多个餐桌,主食为大米饭、白面馒头或面条等,不限量随便吃;1  

副食(菜肴)是每人每顿两碗,均为肉、蛋、鱼等,喝汤和调料不算钱。  

后来,节假日还经常能“改善生活”,八个人一桌,菜肴更加丰盛。  

反正孙志伟吃过一次后就发现,这伙食明显比大院食堂的伙食好。  

但是这种大伙饭的弊端也特别明显,那就是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不过,孙志伟现在是既得利益者,他也干不出吃了饭骂厨子这种事,反正后面还会再调整,用不着他多嘴。  

就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囡囡也正式升入小学。  

本来干妈陈姨想让囡囡直接上她正在教书的汇文一小,不过,在孙志伟的要求下,囡囡还是跟随其他同学一起进了育英小学。  

现在的育英小学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即将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