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争抢(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出门时已经是七点多钟,好在南方的夏天黑的很晚。  

吉普车一脚油门在黑夜中窜了出去,几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尾灯。1  

而在饭店门口,一个光头有些发福的男人刚好看到了这一幕。  

他微眯着眼睛,脑海里都是那辆军绿色的吉普。  

这辆车最近在鹅城还是挺出名的,稍加打听就知道属于某家造船厂,他们还有军用卡车。  

王虎不知道想着什么,片刻后拉开了红色桑塔纳的车门。  

七天后,大湾港。  

经过船厂和港口内所有人的努力,终于为大黄蜂号搭好了一座简陋的铁棚。  

远远看上去原来的泊位变成了一座大仓库,只是底面是水而已。  

大黄蜂号已经完全被隐藏起来,基本不会再有暴露的风险。  

而港口内的建筑也进行了大面积伪装,在墙面上铺了一层脚手架和网状布,看上去好像在施工一样。  

唐文站在大湾的小山顶,现在从上往下看去大湾港就像是个建造大半的工地,只要不下去看还是没什么破绽的。  

尤其是在关掉所有照明灯后,再也没有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休闲气氛了。  

在唐文身旁,陈永贵看着下面的场景也是直挠头。  

前些天他跑完了渔业公司和度假区的手续和资格证,顺便帮唐文注册了两个皮包公司。  

一个是盖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业务是柴油、汽油以及电力动力机械等,目前仅有总经理吴老二1名员工,专用于出售柴油机、汽油马达。  

另一个是盖金重工有限公司,主营造船业务,唐文为总经理,下辖1名雇员为财务主管胡丽;以后对外均以盖金重工名义承接造船业务,再转包由盖金造船厂执行。  

至于运营旅游度假区的公司是由大湾村集体创办的大湾旅游文化公司,经集体选举确认陈永贵为总经理,唐文为副总,与盖金重工签订合作条款,共同划定开发区域与设备出资问题。  

大湾渔业也是完全的集体公司,唐文属于大湾村村民,但与盖金重工签订合作协议,以贷款方式购得一条500吨以上远洋船只(船体),预计作价300万元,约定分两年偿还。  

等各项明细有了初步的分配,大湾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召集施工队,准备开始修路。  

开发旅游需要修路,渔业公司运货也需要修路,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也需要修路,所以这就成了一道匆匆上马的项目。  

施工队和各种设备今天就轰隆隆地在往村子里开来,先到的工人正在搭建板房。  

而这时唐文忽然告诉陈永贵,他已经通过其他路子用预制板提前对港口进行了一定的基础建设。  

后者跟着到大湾山顶一看,差点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原来的峡湾内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不小的港口,虽然看起来到处都还有铁皮围栏和脚手架,但已经初具成形顶多装修装修就能用了。  

酒店、商店、马路一样不少就算了,那椰子树和灌木丛是哪来的?!  

就跟盖金造船厂一样,神出鬼没地就修起了一大片。  

陈永贵看向唐文,眼底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者不慌不忙解释解释道:  

“这是结合了以水上船舶为基础,利用现代多维度吊装作业与预制建筑模块有机结合,实现的一种非常规地带快速建造模式,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对以往传统建造技术的颠覆性革命,抓住行业时间成本痛点,开辟建筑行业蓝海,最终…就是酱紫造出来的。”4  

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村长也不知道听没听到,最后张张嘴麻木的说道:  

“那能不能让这个施工队给我们修路,我看他们修的还挺不错也挺快的。”  

“…他们只干靠海作业的。”  

“那几个大罐子是干啥的?”  

“存储油料,这个港口是拟真建造的,未来同样可以为我们的渔船提供服务,兼具美观和实用。”  

陈永贵伸出大拇指用错位法比了下大小,那油罐都比楼高了,至少能存两三万吨油,得几百条船才能用完。  

言语已经不能表达他的震撼,建玉米晓夫楼倒是能做到这么快,但是这么大的港口…  

“牛。”  

村长简单粗暴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然后怯生生问了句:  

“就是下次建之前能不能先和村里通个气,突然弄这么大个项目,我也很有压力啊。”  

也就是大湾整体C字内凹,而且几乎没村民来这边,要不然这么大一座港口早就被发现了。  

“下次一定。”1  

唐文含糊不清地糊弄过去,然后继续道:  

“从港口沿岸修条路,绕着山走一圈就能与外界打通。  

我打算在这里开一些商店饭店,以后游客多了也能请村民进来工作或者开店。  

不管是老人孩子,卖点小吃饮料也比种地强。”  

陈永贵使劲点头,这正是他想说的。  

一想到未来村民都能挣到钱,他也转而开始计划起怎么好好利用港口发展了。  

看看那C位的酒店,看起来比城里很多酒店都气派!  

在两人思考的时候,不远处的工地也开始热闹起来。  

各家各户的村民基本都走了出来,过来围观提前勘测的施工队工作。  

集体修路对村民们并不陌生,比如市里通往镇上的水泥路,就是当年发动村民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