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首辅去职(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唯有抱团取暖。
“孤臣”,那是朝中局势稳定,才能够诞生的产物。
最不济也要皇帝手段更硬,能够护住小弟才行。
永宁朝的政治生态,唯有抱团才是王道。
别说是当孤臣,就算一些小派系,都在前面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被清洗的七七八八。
少数几个幸运儿,那也是因为会做人,并且没有身居要职,才侥幸活了下来。
“既然三位爱卿,都有这种认识,那么此事就给你们。”
永宁帝满意的分派任务。
赶鸭子上架的三人,却是欲哭无泪。
让他们自己打压自己的派系,这样的反人性任务,怎么可能完成。
偏偏皇帝还认定了,只要内阁肯出力,就能够消弭党争。
“陛下,徐阁老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他的政治经验丰富,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最适合主持大局。”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邱瑞阳果断选择了举荐徐阁老。
“陛下,邱阁老言之有理。
现在朝中局势复杂,唯有徐阁老这种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消弭党争。”
谷嘉熙跟着附和道。
争夺首辅,这是不存在的。
徐文岳的资历老、威望高,还是先帝任命的辅臣,在万俊辉去职的情况下,谁也没资格和他争。
注定失败的事,谁也不想做无用功。
何况现在的首辅,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夹在皇帝和百官之间,纯粹就是两头受气。
徐阁老此时回京,正好收拾烂摊子。
“嗯!”
“两位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下旨催一催徐阁老。
从蜀地到京师,都走了两个多月,怎么也该到了。”
永宁帝皱着眉头说道。
内心深处,他是不想启用徐文岳的。
提起辅政大臣,他的心里就直犯嘀咕。
因为继位之初的夺权之争,他对一众辅臣,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偏偏这帮人一个比一个厉害,想不用都不行。
拥有辅政大臣身份的徐文岳,一旦登上首辅之位,必然是一位强势首辅,比万俊辉这种和稀泥的难缠多了。
固然可以压制百官,可同样也会和皇权发生冲突。
更糟糕的是,他能轻易把万俊辉赶回家,却没法罢免徐文岳这种辅臣。
前些年斗辅臣的时候,他就吃了不小的亏。
看似夺权成功,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
“薄恩寡义、刚愎自用”的帽子,至今都在他头上戴着,君臣关系成了永宁朝最大的麻烦。
后续努力进行修复,可惜每次快要取得成效之时,总是会发生变故,导致君臣关系进一步恶化。
“老爷,前面就是保定府了。
现在天色已晚,您看今天是否要去城中歇脚?”
管家小心询问道。
从蜀地出来,徐文岳的状态,一直都怎么对劲。
瞒得过外面的人,却骗不了他们这些身边人。
心病需要心药医,他们只能小心伺候着。
“不用进城了。”
“此地距离京师近在咫尺,稍微有点儿动静,都会惊动京中各方势力。
老夫这次从蜀地回来,没有多少能够拿出手的功绩,不能太过招摇。”
徐文岳平静的说道。
看得出来,蜀地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
同样是推广新政,他费尽心思不断做工作,结果都收效甚微。
换成了勋贵系上场,蜀地士绅瞬间就屈服了。
虽然期间也有不小乱子,可总体上大家还是配合的。
苦读多年的圣贤书,在实践运用的时候还没屠刀好用,这让他备受打击。
蜀地的烂摊子,可以丢给镇远侯收拾,朝堂上的麻烦却需要他自己面对。
最近几年,清流一系的损失非常惨重。
朝堂上第一大派系的名头,渐渐变得名不副实。
尽管他们还占据大多数,可越来越多的要职上,都看不到清流的身影。
再这么下去,他们在永宁朝取得的收获,就要全部还回去了。
迫于朝中局势的压力,清流系的小弟们,才想办法把他弄回京去主持大局。
倘若形势一片大好,估摸着他这辈子,都别想回京。
毕竟,能够自己当老大,谁也不想头上多个“婆婆”管着。
在政治上这是常态,但不等于徐文岳心里就舒服了。
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作风,让他伤透了心。
“阁老,刚刚收到消息。
朝中党争激化,首辅万俊辉激怒了陛下,被罢免了首辅之位。”
云师爷急匆匆跑到马车跟前说道。
万俊辉什么时候去职都可以,唯独不是现在。
事情发生在徐文岳回京的节骨眼上,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他的手笔。
解释没有任何意义,作为本次事件明面上的最大受益者,他身上的嫌疑根本洗不掉。
“云师爷,立即以老夫的名义向京中传讯,让我们的人不得轻举妄动。
一切行动,等老夫回京之后再行商议。”
徐文岳当即下令道。
遇上这档子事,他避嫌都来不及,可不能让小弟胡乱掺和。
万俊辉在首辅任上的表现,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也是在及格线之上。
这么容易落马,未免也太过儿戏。
偏偏他远离京师多年,对朝中局势早就失去了掌控,短时间内
“孤臣”,那是朝中局势稳定,才能够诞生的产物。
最不济也要皇帝手段更硬,能够护住小弟才行。
永宁朝的政治生态,唯有抱团才是王道。
别说是当孤臣,就算一些小派系,都在前面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被清洗的七七八八。
少数几个幸运儿,那也是因为会做人,并且没有身居要职,才侥幸活了下来。
“既然三位爱卿,都有这种认识,那么此事就给你们。”
永宁帝满意的分派任务。
赶鸭子上架的三人,却是欲哭无泪。
让他们自己打压自己的派系,这样的反人性任务,怎么可能完成。
偏偏皇帝还认定了,只要内阁肯出力,就能够消弭党争。
“陛下,徐阁老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他的政治经验丰富,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最适合主持大局。”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邱瑞阳果断选择了举荐徐阁老。
“陛下,邱阁老言之有理。
现在朝中局势复杂,唯有徐阁老这种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消弭党争。”
谷嘉熙跟着附和道。
争夺首辅,这是不存在的。
徐文岳的资历老、威望高,还是先帝任命的辅臣,在万俊辉去职的情况下,谁也没资格和他争。
注定失败的事,谁也不想做无用功。
何况现在的首辅,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夹在皇帝和百官之间,纯粹就是两头受气。
徐阁老此时回京,正好收拾烂摊子。
“嗯!”
“两位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下旨催一催徐阁老。
从蜀地到京师,都走了两个多月,怎么也该到了。”
永宁帝皱着眉头说道。
内心深处,他是不想启用徐文岳的。
提起辅政大臣,他的心里就直犯嘀咕。
因为继位之初的夺权之争,他对一众辅臣,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偏偏这帮人一个比一个厉害,想不用都不行。
拥有辅政大臣身份的徐文岳,一旦登上首辅之位,必然是一位强势首辅,比万俊辉这种和稀泥的难缠多了。
固然可以压制百官,可同样也会和皇权发生冲突。
更糟糕的是,他能轻易把万俊辉赶回家,却没法罢免徐文岳这种辅臣。
前些年斗辅臣的时候,他就吃了不小的亏。
看似夺权成功,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
“薄恩寡义、刚愎自用”的帽子,至今都在他头上戴着,君臣关系成了永宁朝最大的麻烦。
后续努力进行修复,可惜每次快要取得成效之时,总是会发生变故,导致君臣关系进一步恶化。
“老爷,前面就是保定府了。
现在天色已晚,您看今天是否要去城中歇脚?”
管家小心询问道。
从蜀地出来,徐文岳的状态,一直都怎么对劲。
瞒得过外面的人,却骗不了他们这些身边人。
心病需要心药医,他们只能小心伺候着。
“不用进城了。”
“此地距离京师近在咫尺,稍微有点儿动静,都会惊动京中各方势力。
老夫这次从蜀地回来,没有多少能够拿出手的功绩,不能太过招摇。”
徐文岳平静的说道。
看得出来,蜀地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
同样是推广新政,他费尽心思不断做工作,结果都收效甚微。
换成了勋贵系上场,蜀地士绅瞬间就屈服了。
虽然期间也有不小乱子,可总体上大家还是配合的。
苦读多年的圣贤书,在实践运用的时候还没屠刀好用,这让他备受打击。
蜀地的烂摊子,可以丢给镇远侯收拾,朝堂上的麻烦却需要他自己面对。
最近几年,清流一系的损失非常惨重。
朝堂上第一大派系的名头,渐渐变得名不副实。
尽管他们还占据大多数,可越来越多的要职上,都看不到清流的身影。
再这么下去,他们在永宁朝取得的收获,就要全部还回去了。
迫于朝中局势的压力,清流系的小弟们,才想办法把他弄回京去主持大局。
倘若形势一片大好,估摸着他这辈子,都别想回京。
毕竟,能够自己当老大,谁也不想头上多个“婆婆”管着。
在政治上这是常态,但不等于徐文岳心里就舒服了。
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作风,让他伤透了心。
“阁老,刚刚收到消息。
朝中党争激化,首辅万俊辉激怒了陛下,被罢免了首辅之位。”
云师爷急匆匆跑到马车跟前说道。
万俊辉什么时候去职都可以,唯独不是现在。
事情发生在徐文岳回京的节骨眼上,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他的手笔。
解释没有任何意义,作为本次事件明面上的最大受益者,他身上的嫌疑根本洗不掉。
“云师爷,立即以老夫的名义向京中传讯,让我们的人不得轻举妄动。
一切行动,等老夫回京之后再行商议。”
徐文岳当即下令道。
遇上这档子事,他避嫌都来不及,可不能让小弟胡乱掺和。
万俊辉在首辅任上的表现,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也是在及格线之上。
这么容易落马,未免也太过儿戏。
偏偏他远离京师多年,对朝中局势早就失去了掌控,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