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三百八十六章、善后

第三百八十六章、善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停止了哭泣。  

见到这一幕,李牧只能把问题归结为:孩子认生。  

都是他事业心太强,惹出来的祸。  

“相公,安南战事告一段落,这次你不会待几天,又要走吧?”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勋贵子女,从小就习惯了聚少离多,可长时间的分离还是不免有些伤感。  

前期冲事业的时候可以理解,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丧失了拼搏精神,很快就会被踢出权力中心。  

离开权力中心容易,再想要回去,那就难如上青天。  

如果不是遇上了白莲教之乱,李牧能够熬到总兵位置上,就算是仕途极限。  

担任两广总督,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高位。  

“这次会多留几个月,主要还是要看局势发展。  

朝廷收复了河内,可安南王依旧割据一方,还需要出兵围剿。  

等到那边局势稳定之后,为夫还要代表朝廷,前往安南重建交趾布政司。  

北疆地区最近也不安稳,鬼方和鞑靼蠢蠢欲动,漠北的瓦剌也是一大威胁。  

没准哪天就打起来了。  

如果为夫不是主持安南战事,恐怕又少不了北上勤王。”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大虞朝最近这些年是流年不利,各种烂事破事就没停过。  

在王朝鼎盛时期,没有把外患消灭干净,进入衰退期全部都成了致命威胁。  

从战略上分析,当年主张放弃安南、漠南、大宁都司、西域等地的官员,现在都是大虞的罪人。  

或许当时也存在各种困难,但对比现在来说,还是要好上太多。  

很多时候,咬牙坚持一下,事情也就过去了。  

如果不是大虞的战略收缩,也不会有鬼方一族的发展壮大,更不会有鞑靼和瓦剌的崛起。  

为了节省每年一百多万两的军费开销,搞得现在每年要多拿出近千万两白银,用于九边防务。  

花钱也就罢了,最坑的是钱花了,也未必安稳。  

北虏打进来了一次,就有可能打进来第二次。  

上一次南下北虏最大的收获,不是劫掠了多少财富,而是打破了草原民族对大虞朝廷的畏惧。  

即便是有济南大捷,那也只是略微挽尊,输了终归是输了。  

倘若再来一次,四方藩国对大虞的敬畏,将荡然无存。  

站在全局上考虑,出兵覆灭安南国,也是挽救大虞霸主地位的一种手段。  

此战震慑了南亚地区各方势力,未来数十年内,一众藩国都会规规矩矩派人去京师朝贡。  

短期内立竿见影的好处,就是对外贸易,将变得更加顺畅。  

搁在以往的时候,大虞朝廷才不会在乎海外贸易。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海外贸易每年能够带来巨额的关税收益。  

不需要海商游说,利益相关的衙门,就会自发维护贸易线。  

再想诞生垄断海洋贸易的巨寇,已经不可能了。  

只要露出一点苗头,朝廷就会出兵围剿。  

从目前的征收情况来看,进出口关税收益,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赶上盐税。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税很快就会提升到和盐税并重的地位。  

沿海士绅反对也没用,在朝堂上他们占据不了主导地位。  

为了大局考虑,皇帝和一众内陆行省出身的官员,都会支持征收关税。  

大虞官僚集团的整体虽然烂了,但朝堂上从不缺乏有识之士。  

有这些人的推动,接下来朝廷大概率会加强水师力量。  

唯一的问题在于,户部的钱是否够分。  

李牧计算过,东南八省税改之后,朝廷财政收入确实大涨,可花钱的地方同样多。  

湖广的税收,要协饷蜀地平乱。  

两广的税收,全部都搭在了安南战场上。  

唯有闽浙和江南的税收,能够向中央政府提供支持。  

扣除自身财政开销之后,明年大致能够提供四百万两的净收入。  

随着经济的恢复,这个数字有望在三年后,能够增加到八百万两。  

除了这些收入外,还有一个增量就是两淮盐税。  

不同于其他税收,盐税有专门的盐道衙门征收。  

前面因为战乱,盐政衙门根本收不起来税,临时划归到了地方总督衙门征收。  

战争结束之后,盐政衙门一直想拿回征税权。  

目前正在扯皮中,无论是谁代收,这笔款子都会入户部的账。  

大致六百到八百万两,具体能够征收多少,主要看官员的执行力。  

从明年开始,中央财政入账最少增加一千万两。  

理论上能够填平朝廷的财政赤字,但以大虞官僚的作风,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入不敷出。  

别的不说,北虏只要入寇一次,这笔钱就烧没了。  

京中大仓,现在可是空空如也。  

官仓存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朝廷的百年积累,不是被官员们掏空,就是被过去几年的战争消耗掉了。  

“北边的战事,你就别再去掺和了。  

连年征战,士卒们也疲惫了。  

光这次征讨安南,就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这次凭你的威望压了下来,下一次可就说不准啦!”  

景雅晴皱着眉头劝说道。  

哪怕不在朝堂上,对朝中之事,她也是了如指掌。  

勋贵系和文官集团的斗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