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信念(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的叛军数以万计,早就惹火了敌人。
“万大人,没必要太过悲观。
济南大捷就算存在水分,重创北虏肯定是真的。这些事情是要写入史书的,朝廷不可能凭空捏造。
阳春三月马上就结束了,再拖下去就要入夏。到时候温度上升,北虏就要担心马匹中暑了。
北方的勤王大战,最多再持续一两月。到了五月中下旬,北虏就要陆续撤离。
一旦拖到六月之后,受气候的影响,北虏骑兵的优势就会缩小。
何况到了那个时候,能抢的他们差不多抢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如果敌人足够理智,现在就该撤退了。跑去进攻济南城,纯粹是脑子有病。
十万勤王大军加上济南守军,他们就算是打上一年,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北方大战一旦结束,南方战场局势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别看白莲教叛军声势浩大,实际上内部同样矛盾重重。伪帝死了之后,他册封的三王就各自为政。
入蜀的魏逆,我们暂时够不到。可傅逆和卫逆之间的矛盾,却是可以利用的。
最近这些日子,锦衣卫一直在设法挑起两家的矛盾。双方的关系已经势成水火,只是被两个逆贼强行压制了矛盾。
压制的越狠,爆发的就会越猛烈。当矛盾激化的时候,就是他们自相残杀的开始。”
武都伯的话,让众人很是尴尬。
两大反王本身就不和,以锦衣卫的战斗力,制造事端挑起矛盾,完全是轻而易举。
不过那是巅峰时期的锦衣卫,不是现在的锦衣卫。
当初大家忽悠永宁帝废除厂卫后,为了杜绝隐患,对锦衣卫进行了残酷的打压。
无数锦衣卫被送上战场,当了炮灰。其中又以南直隶做的最绝,直接让李牧把境内的锦衣卫打包带走。
没过多久,永宁帝下旨复立厂卫。南直隶这边的锦衣卫,就剩下一个空壳。
毁灭一个情报机构容易,想要重建一个情报机构,那可就是困难重重。
对官员来说,锦衣卫这个监督机构,自然是越弱越好。
万万没想到,回旋镖来的这么快。被他们打压的锦衣卫,反而成了挽留局势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锦衣卫的价值远比这高。
倘若没有废除厂卫的事,白莲教叛军就算起事,扩张也没这么容易。
最起码他们拉拢内应,不可能那么顺利。许多被里应外合攻破的城池,都只能靠武力强攻。
“好了,这些揪心的问题,暂时就别讨论了。
自从叛军围城,大家就一直压抑着情绪,也不见出去放松一下。
我们都是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说不准哪天睡过去,就醒不来了,没必要苛待自己。
明天老夫做东,在翠云楼设宴,还请大家赏光!”
礼部尚书唐和颂笑着说道。
南京六部一直都是养老衙门,有事都推给京中六部处理,典型的位高权轻不用担责。
因为战争的缘故,户部和兵部的权力大幅度增加。吏部、工部、刑部的权力,同样也有所增加。
许多原本该上报京师的事情,现在都是各部自行处理,唯独礼部没有发生变化。
硬说的话,那就是工作量增加,时常发布治丧讣告。
清贵衙门,也需要刷存在感。
不甘寂寞的唐和颂,主动承担起了协调各部关系,联络城中士绅、勋贵、宗亲的职责。
“杀…”
不等众人回答,喊杀声就传了过来。
“外面发生了什么?”
见一名青年将领跑了进来,唐和颂急忙问道。
“诸位大人,大事不好!”
“敌军进城了!”
“北门和南门的守军,同时打开了城门,放叛军入城。
守城…”
获得确切消息,众人瞬间面如死灰。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武都伯,我们两个分工。
你带人负责收复北门,我负责带人收复南门。
要么保住南京城,要么就死在战场上!”
楚国公盛弘昌当机立断道。
作为勋贵中的一员,他们家世代镇守南京城,享受着与国同休的待遇。
现在遇上这种事,为了家族荣耀,他必须带人顶上去。
与其苟且偷生,背负千古骂名,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博得一个忠义之名。
“好!”
武都伯梁柏宇一口答应道。
同楚国公一样,他同样没得选择。无论是为了宗族,还是为了个人的身后名,现在都必须拼命。
说完,两人直接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化作一阵叹息。
“诸位同僚,如果还有遗言交代,趁着现在还有时间,赶紧回府去和亲人告别吧!
作为兵部尚书,东南局势糜烂,本官负有直接责任。
现在能够做的,唯有和南京共存亡。
大家都是饱读诗书,一路科考厮杀。靠着皇恩浩荡,才能走上今天的位置。
希望诸位在关键时刻,拿出来我辈读书人的气度来,不要做出令家族蒙羞之事!”
万存义苦笑着说道。
能够活着,没有人想死。
他们都是身居高位之人,有大把的荣华富贵可以享受。
不过人总要有自己的信念。
相比死亡,信念更加重要。
“该交代的,都交代过了,没必要再回家了。
本官是
“万大人,没必要太过悲观。
济南大捷就算存在水分,重创北虏肯定是真的。这些事情是要写入史书的,朝廷不可能凭空捏造。
阳春三月马上就结束了,再拖下去就要入夏。到时候温度上升,北虏就要担心马匹中暑了。
北方的勤王大战,最多再持续一两月。到了五月中下旬,北虏就要陆续撤离。
一旦拖到六月之后,受气候的影响,北虏骑兵的优势就会缩小。
何况到了那个时候,能抢的他们差不多抢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如果敌人足够理智,现在就该撤退了。跑去进攻济南城,纯粹是脑子有病。
十万勤王大军加上济南守军,他们就算是打上一年,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北方大战一旦结束,南方战场局势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别看白莲教叛军声势浩大,实际上内部同样矛盾重重。伪帝死了之后,他册封的三王就各自为政。
入蜀的魏逆,我们暂时够不到。可傅逆和卫逆之间的矛盾,却是可以利用的。
最近这些日子,锦衣卫一直在设法挑起两家的矛盾。双方的关系已经势成水火,只是被两个逆贼强行压制了矛盾。
压制的越狠,爆发的就会越猛烈。当矛盾激化的时候,就是他们自相残杀的开始。”
武都伯的话,让众人很是尴尬。
两大反王本身就不和,以锦衣卫的战斗力,制造事端挑起矛盾,完全是轻而易举。
不过那是巅峰时期的锦衣卫,不是现在的锦衣卫。
当初大家忽悠永宁帝废除厂卫后,为了杜绝隐患,对锦衣卫进行了残酷的打压。
无数锦衣卫被送上战场,当了炮灰。其中又以南直隶做的最绝,直接让李牧把境内的锦衣卫打包带走。
没过多久,永宁帝下旨复立厂卫。南直隶这边的锦衣卫,就剩下一个空壳。
毁灭一个情报机构容易,想要重建一个情报机构,那可就是困难重重。
对官员来说,锦衣卫这个监督机构,自然是越弱越好。
万万没想到,回旋镖来的这么快。被他们打压的锦衣卫,反而成了挽留局势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锦衣卫的价值远比这高。
倘若没有废除厂卫的事,白莲教叛军就算起事,扩张也没这么容易。
最起码他们拉拢内应,不可能那么顺利。许多被里应外合攻破的城池,都只能靠武力强攻。
“好了,这些揪心的问题,暂时就别讨论了。
自从叛军围城,大家就一直压抑着情绪,也不见出去放松一下。
我们都是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说不准哪天睡过去,就醒不来了,没必要苛待自己。
明天老夫做东,在翠云楼设宴,还请大家赏光!”
礼部尚书唐和颂笑着说道。
南京六部一直都是养老衙门,有事都推给京中六部处理,典型的位高权轻不用担责。
因为战争的缘故,户部和兵部的权力大幅度增加。吏部、工部、刑部的权力,同样也有所增加。
许多原本该上报京师的事情,现在都是各部自行处理,唯独礼部没有发生变化。
硬说的话,那就是工作量增加,时常发布治丧讣告。
清贵衙门,也需要刷存在感。
不甘寂寞的唐和颂,主动承担起了协调各部关系,联络城中士绅、勋贵、宗亲的职责。
“杀…”
不等众人回答,喊杀声就传了过来。
“外面发生了什么?”
见一名青年将领跑了进来,唐和颂急忙问道。
“诸位大人,大事不好!”
“敌军进城了!”
“北门和南门的守军,同时打开了城门,放叛军入城。
守城…”
获得确切消息,众人瞬间面如死灰。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武都伯,我们两个分工。
你带人负责收复北门,我负责带人收复南门。
要么保住南京城,要么就死在战场上!”
楚国公盛弘昌当机立断道。
作为勋贵中的一员,他们家世代镇守南京城,享受着与国同休的待遇。
现在遇上这种事,为了家族荣耀,他必须带人顶上去。
与其苟且偷生,背负千古骂名,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博得一个忠义之名。
“好!”
武都伯梁柏宇一口答应道。
同楚国公一样,他同样没得选择。无论是为了宗族,还是为了个人的身后名,现在都必须拼命。
说完,两人直接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化作一阵叹息。
“诸位同僚,如果还有遗言交代,趁着现在还有时间,赶紧回府去和亲人告别吧!
作为兵部尚书,东南局势糜烂,本官负有直接责任。
现在能够做的,唯有和南京共存亡。
大家都是饱读诗书,一路科考厮杀。靠着皇恩浩荡,才能走上今天的位置。
希望诸位在关键时刻,拿出来我辈读书人的气度来,不要做出令家族蒙羞之事!”
万存义苦笑着说道。
能够活着,没有人想死。
他们都是身居高位之人,有大把的荣华富贵可以享受。
不过人总要有自己的信念。
相比死亡,信念更加重要。
“该交代的,都交代过了,没必要再回家了。
本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