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二百五十五章、刮骨疗毒

第二百五十五章、刮骨疗毒(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永宁帝直接打定了主意,不再变更人事任命。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岂能因为臣子们的一些想法,就朝令夕改。  

至于围剿叛军,舞阳侯前面就干的很不错。估摸着要不了多久,浙江也会稳定下来。  

稳定了东南四省,再出兵收复湖广、江西等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连具体的作战时间表,舞阳侯都给做了出来。只要四川和江南方面能够顶住,白莲教叛乱很快就会得以平息。  

朝堂上的争斗,李牧完全感受不到,此刻他正忙着和夫人叙旧。  

不容易啊!  

新婚之后不久,他就领兵出征到现在。换后世的话,分别这么长时间,帽子不知道变成了什么颜色。  

封建王朝有诸多糟粕,唯独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敢乱来的,直接上猪笼。  

世家大族更是规矩森严,随时都有丫鬟婆子跟着,单独见外男的机会都没有。  

前世的时候,李牧不能理解为啥有这么多规矩。身处其中,他才明白避嫌的重要性。  

联姻不光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同样代表着两姓之好。一旦出现问题,势必影响两家的政治联盟。  

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谁都承受不住这种损失。最佳选择就是靠规矩制度约束,从源头上杜绝风险。  

倘若规矩无法维系,那就意味着家族走向了衰落,距离覆灭之日不远了。  

“夫君,你真不准备回扬州了?”  

见李牧对扬州府开出的条件无动于衷,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相较于京师公府的规矩森严,在扬州那段日子,才是她最快乐的。  

自己当家做主,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女工也不用学。夫人圈子里的应酬,也是别人捧着她。  

“回不去了!”  

“江南的局势混乱,其实不算什么难事。真想要平定叛乱,其实费不了多少力气。  

关键是朝堂上争斗不休,江南距离权力中心太近,为夫又太过年轻。  

且先在两广沉淀一二十年,到时候再去南直隶,或者是京师任职也不迟。”  

李牧略显伤感的说道。  

事实上,对白莲教祸乱江南,勋贵集团根本就不上心,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看京营在平叛战争的表现就知道,典型的出工不出力。南下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一份能拿出手的战绩。  

前面他迅速出手干掉伪帝,那是为了稳定人心。既然大局稳住了,自然到了该看热闹的时候。  

被文官集团打压了上百年,勋贵们也积攒了一肚子的怒气。  

以往的时候,拿这些文人世家没办法。现在叛军帮大家动手复仇,勋贵们高兴还来不及。  

不光是勋贵集团,九边将门也抱着同样的态度。在围剿叛军的问题上,大家并不是那么积极。  

同样持有观望态度的,还有北方各省的士绅。江南官僚集团把持朝政,他们心中同样有怨气。  

本来还有南北榜的,可惜随着江南官僚集团的做大,渐渐也出现了漏洞。  

在京任职官员的子弟,同样可以参与北榜的考试。一下子就塞了一大帮竞争者,挤占了北方士子的名额。  

有怨气没用,科举考试上面,着实干不过这些家伙。  

现在机会来了,大家的目标一样,都是希望借叛军之手,削弱江南士绅集团。  

从广西一路到南京,看似是叛军一路打过去的,其实也是被官军一路赶过去的。  

尽管各方没有进行串联,但在行动上,那是惊人的一致,都在背后推波助澜。  

叛军抢劫上瘾,完全是拿着族谱搞清洗。除了少数跑得快的侥幸逃过一劫,剩下的要么投降,要么享受宗族消消乐。  

从成果上来看,两广、湖广、江西的世家大族,现在已经陆续遭到了重创。  

浙江和南直隶的世家大族,正处于危险边缘。  

聪明人都开始跑了,只不过世家大族的产业太多,根本没法进行转移。  

就算是跑路,也只是送嫡系子弟离开。更多的人还留在原地,期待着官军能够击败叛军。  

并非他们没有魄力,主要世家大族人太多了。光能上族谱的都有几百、上千人,真要是进行迁徙,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光户籍就是一个大麻烦,地方官还想这些大族为守城出力,可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一旦有大族跑路,境内的人心就散了,百姓也会跟着跑,守住城池最后的希望就没了。  

丢城失地,地方官是要掉脑袋的。涉及到了自己的小命,谁的面子都不好使。  

就算能搞定官府,丧失了族中的产业,想要养活大几千人,乃至上万人,也是非常困难的。  

人离乡贱。  

在老家的时候,他们是地方一霸,不光拥有大量的土地,还垄断着多个行业。  

一旦换了地方,那就是别人的主场。想要虎口夺食,几乎不可能。  

大概率会在迁徙路上,就被山贼土匪光顾。  

类似的套路,他们自己也玩过,实在是太熟悉了。  

理论上来说,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应该出钱出力,组织民团抵御叛军入侵的。  

可惜这帮家伙,大都抱有侥幸之心。愿意出钱聚兵,抵御叛军的仅仅只是少数。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倾尽家财的都是傻子。  

不用出钱粮,没准官军也能挡住叛军。出了钱粮的,可就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