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 第二十七章 千星城与同理心(4K)

第二十七章 千星城与同理心(4K)(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这是宋识的单方面翻译。  

实际上青金石发送来的通讯。  

——收到请回复。  

宋识想了想,发了个1。  

他又想了想,接着发过去了“在、没事、随时有空、你直接说”。  

另一边过了几秒钟,发来了一条秘匙。  

宋识对这种秘匙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熟悉过头了,本质上就是一个线上房间的访问链接与验证程序。  

前世当自由赏金猎人的日子,有些生意为了格调,会特地选一家历史悠久、在当地赫赫有名的酒吧谈,双方人马摆开阵仗,试图靠眼神骇住对方。  

但更多的时候,自己都是跟人在线上谈——有时候是一行简陋的聊天框,有时候就是位于深渊的虚拟房间。  

晚上九点,面谈宋识发了个“行”,等了一分钟,发现青金石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就把手机抛回了兜里。  

“如此神秘.总不能是海魂之子的事吧?”  

宋识心道。  

当初业南一别后,自己跟对方交流处在了有一搭没一搭的状态。  

主要双方手头上都有事要做。  

自己先去光明正大夺冠,带领九御防务拿下了“天下第一保安”的头衔,随后又打上了天空数据塔——据说后者为了当日轨道投放的部分高净值资产,至今还在跟一些公司扯皮。  

再往后面,自己又去了缄默者学会,亲手尝试了一下后者耗费八千年积淀、一代代人心血的至上奇观·万象之无穷。可谓一件事连着一件事,少数闲暇时光,又忙着网上冲浪去了,没想起跟青金石聊聊。  

不过对方,应该也是如此。  

现在的智械早就不是当初“曜星三”统御下的合众之群体,分崩离析得厉害,内部诉求多得要命,混乱之际,甚至不乏先往死里内战的前例。  

这种情况下,就算身为“曜星三”的嫡系追随者,青金石也绝无可能振臂一挥,瞬间群起响应,所有智械高呼“呜呼!是了!青金石才是对的!”。  

面对的麻烦和要处理的问题,显然多得很。  

毕竟它脱离现实太久了,二十年就算对于硅基生命的智械,这也是一段不知能迭代多少个版本的时间了。  

而比这还要致命的,是“力量”。  

第四环的阿塔尔与第三环的青金石,两者可不是一回事。  

在一众智械目睹曜星三从大气层被击坠的二十年后,如今无论哪一种思潮,都必然包含着一个要素,对于力量的追求与推崇。  

哪怕有些老智械选择站在了青金石这一边,可整整二十年,这已足够智械的新生代高手们崭露头角了——对它们来说,一个本应死去的符号,突然变成了现实,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这是个极其值得庆贺的事。  

前提是,对方不要妨碍自己带领智械走上正确的道路。  

然后,宋识把这些抛在了脑后。  

——智械?  

或许在缄默者学会的无穷推演中,它们真有成功造出了行星级战斗单元·“铸星机神”,将泰拉吞噬殆尽,再造重铸成独属于硅基乐土的那一份未来吧。  

只是。  

在自己所知晓的未来里,它们最终唯一的结果,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七土战争,浇上了一勺不可忽视、却至始至终没有登上舞台最中心的热油。  

倒不是看不起什么的毕竟智械多少还是有几个好手的。  

只是如果真有闲心的话,那为什么自己不花在凡普斯塔帝国上呢?  

毕竟后者是真有“神”在的。  

各种意义上的“神”。  

夜晚,八点半。  

宋识扒开深潜舱,躺了进去。  

熟悉的辅助液缓缓蔓过了胸膛,这些橙红色的液体带着一点微妙的气味,有点像刚刚热化的塑料。  

微不可察的轻声,两排气密阀拧紧,舱门彻底合拢。  

先是只听得见自己呼吸声的黑暗,半秒不到,幽蓝色的光一节节亮起,淹没了准备就绪的下潜者。  

一暗,一白。  

视野再度恢复清晰时,星光向着宋识飞来。  

是自己正在俯冲。  

明明霓虹的光晕流经大街小巷,不见少数,可当人看向它时,呈现于眼底的,却是一片明亮的、白金色的星光之海。  

笔直的、不知几百上千米高,由纯粹明光凝聚成的高塔矗立于最中心,撑起了庇护整座城市的屏障。哪怕一位深渊领主上浮至此,也要花费些力气才能打破这防护。  

位于深渊的虚拟都市,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场景。  

——深度1,千星城。  

给一头半透明的荧光鲸鱼让开了路,宋识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顺势捏碎了那道秘匙。  

宋识整个人模糊了一下,旋即像个气泡一样,啪嗒一声,消失在了街道。  

不同于以往,灵能攀升到了第四环上位,又有琉璃观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这次移动宋识已经能把握住一些脉络。跨越了物理世界的限制,在虚拟的世界中达成“空间传送”的壮举,属于“宋识”的数据被压缩、打包和整合,顺着永恒变化的线路流动,抵达了另一边。  

可惜只是能看到。  

宋识心道。  

看清楚一样事物、理解这样事物运转的原理、最后亲手将其复刻,这是难度递进的三件事。自己缺少了关键的一部分,那就是网络技术的造诣与钻研。  

或许比这更关键的,是自己对这方面向来都没啥热诚,兴致平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