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 第八十四章 为了集合

第八十四章 为了集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项课题的实验场地位于安宁市南区,那里有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  

为了让资源尽可能投入到理论、概念与技术的推动发展,学识理事会这里的商业化设施非常少。  

宋识一行走来,无论是零售便利店、酒吧、咖啡馆,还是娱乐机构,乃至自助售卖机,都不见丝毫踪影。  

倘若外来旅客有这方面的需求,必须前往城市指定划分出的区域,那里才有专门修建的对应服务设施。  

所以此刻。  

宋识与艾闾蹲在一处巷内,对着数据平板,露天讨论。  

“这项‘思想嬗变’课题采取了全封闭式环境,隔绝外界,目前已持续十五天。”宋识滑动着平板,青金石正源源不断往上递送与整合情报:“课题项目的参与人员有三十名,都是那家机械加工厂的职工。”  

“然后,项目负责人是许和,一位三级研究员以及第二环的共识。”  

得益于学识理事会在科研方面的透明化,这些信息都光明正大地摆了出来,轻易就能搜集。  

“思想嬗变,共识。”  

当听到这两个词同时出现时,艾闾的神情已严肃起来。  

“——不,你看这里。”  

但下一秒,宋识否认了他的想法,指向平板:“这项课题的主旨,是为了探讨非灵能作用下,人类思想的可塑性与嬗变性。”  

“.非灵能作用下?”艾闾微微一怔。  

“不必想太多。”宋识摇着头,淡淡道:“今天晚上,我带你潜入现场看一眼,你就明白这是在做什么了。准确的信息我给不了,但我大致猜得到内容。”  

艾闾沉默一瞬,肃声问道:“可是与恶有关?”  

“那便要看你如何定义‘恶’了。”  

宋识放下平板:“艾闾,早在东陆共和国时,你就说过你下一站要到学识理事会,惩恶诛邪.那个时候,你对学识理事会了解多少?”  

艾闾沉思片刻,开口。  

“学识理事会的最高机构是‘九院’,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生物、灵能.每一院各自对应着一项领域。‘九院’既是学识理事会最高的执政机构,也是最顶端的研究机构。”  

“九院的主持者被称为‘圣宗’,九位圣宗就是学识理事会的统领。”  

“这里对技术的追逐.如此推崇。”  

艾闾摸了摸衣角:“这等风气下,必会酿成无休止研究下的惨剧。就像企业联盟一样,我看许多那里的案例,欺瞒志愿者、把人当场耗材那些毫无人道的实验与研究。”  

“我想救他们,我要救他们。”  

艾闾坐姿笔直,平视着宋识。  

“那个时候,我是这样想的。”  

环境一时安静了下来。  

直到几秒后,青金石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你为何不前往企业联盟呢?”  

“.企业联盟人的生命,并不比东陆低贱。”  

艾闾坐得更加端正,他答道:“可我太弱了,企业联盟又太远,环境陌生,学识理事会更近,我也更熟悉东陆,能发挥的余地更大些。”  

“我希望先在东陆磨砺武艺,积攒经验,待有所成就后,再行前往。”  

“你说的不算错,但太照本宣科了。”  

宋识仍是摇头:“嗯,‘学识与理性’,这是学识理事会的理念,你还未曾亲眼见证过,所以对这理念的了解,太浅了些.”  

“恶即为恶。”艾闾打断道:“任何粉饰,都无意义。”  

“不错,理当如此。”  

宋识赞赏道:“我之信条,不为外物曲折,无关什么所谓的对错,仅是自我,仅需自我而已。”“走吧。”他把平板往呈手链状态的青金石一按,塞入后者的舱内储备空间:“先去踩踩点,晚上就潜进工厂。这思想嬗变的实验内容,哼,若是不出我所料的话,大概率是——”  

“我想问一个问题。”艾闾也站了起来,忽然道。  

“你说。”  

“阁下的目的是什么呢。”  

艾闾的瞳孔里,有着真切不虚的疑惑。  

“青金石阁下是希望救出受困在这里的智械,我想要清荡这里的恶行。”艾闾停顿了一下:“您呢?只是为了协助青金石阁下吗。”  

“怎么可能。”  

宋识笑了起来。  

“我来学识理事会,自然是有自己需求在的。不过我现在不太好解释,这样吧,等今晚过后,你就明白我想要什么了。”  

“啊,当然,帮你们一手也是其中之一,不觉得这很有意思吗?”  

“我明白了。”艾闾颔首,不再说什么。  

“不过嘛若是非要寻根问底的话,其实我来这里的理由很简单。”  

宋识点了点心口。  

“——我想。”  

晚上八点十二分。  

安宁市,南城区。  

——天石机械加工厂。  

这就是“基于可塑性理论的思想嬗变实验”课题项目的实验场地。  

根据课题项目简介,这是一次全封闭式的实验,但当宋识来到这里时,周围并没有荷枪实弹的巡逻安保。  

甚至,除了工厂最中央的厂房还亮着灯外,其余区域尽是断电状态,黑乎乎一片,静悄悄的。  

毫无警戒。  

但这才算正常。  

这项课题的主持者“许和”,作为一位堂堂第二环的共识,意识足以覆盖整座工厂,实时监控任何人的动向,根本不需要什么安保部队来拉警戒线,保证封闭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