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夜来幽梦忽还乡(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朱友裕接收。
朱温已被儿子趁着王师进薄的机会掀翻,继续为其效力,就得面对和朱友裕开战。事到如今,父子谁强谁弱,谁的赢面更大,不问可知。况且朱友裕在汴军之中本就极富威望,否则这次也不可能一举得手。如无意外,他已整合了陕州的十余万人马。
他王檀要跟朱温一条道走到黑是他的选择,在朱温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其他将领多不会站朱温。没意义。中原格局马上洗牌,把兵马在朱温父子的内战中拼光,那才是蠢。
朱温脸色更加衰败:“洛阳可有乱军?”
“有,但不多。有臣等在,当不敢进犯车驾。”王檀答道。
朱温心一揪,闭了闭眼,又问道:“友裕逆子如何?有他的消息么?”
王檀奇怪地看着他。
你刚摆脱他的追杀?不比我更了解?
“定是在渑池收拢乱军无疑。”顿了顿,朱温叹道。
收拢整顿乱掉的陕州行营只是其一。崤函道上还有朱友恭的部队,朱友裕可能会想办法吞并。
另外,老朱应该感谢李某人。若非欲趁此良机从叛军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李某缀尾交战,缠住了朱友裕,他在这喘气的空当都没有。
乱?并不乱,事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小温以速度甲离开弘农,半个时辰后小裕以速度乙出发,追赶小温,边走边招集朋友。一天后,小李以速度丙出发,追赶小裕…
“陛下莫要灰心丧气。”王檀说起正题:“乱军势大,咱们只有不到两万人,臣欲率部护送车驾还都。俟入汴,便号召中外,共讨友裕。此贼谋杀君父,人神共愤,断难得逞。”
朱温只是不语。
老巢他留了万余甲士,由石彦辞、丁会、王彦章、戴思远分统。
虽然他们弑主降李的概率很小,汴州可以视作安全去处。
但必经之路上的郑州防御使赵克裕、河阴关塞制置使黄文靖、虎牢关使贾晟、忠武军节度使赵昶四头拦路虎,二赵与黄在弘农之变发生前就劝过他退位,不可能放他回汴州。只须在郑、许一带拖他一两天,朱友裕就能从后方赶到,将他围杀。
即使通过华容道,汴州守军也不一定敢接纳他。除非你带着数万大军,让他们看到你有翻盘的希望。丁会、王彦章可以是忠臣,可以冒这个险,万把守军也可以有一小撮义士…
另外,局势至此,朱温并不认为王彦章、丁会、石彦辞还能掌控汴州和守军。
按常理推断,军乱大概正在进行中。
总之,难。
只能沿颍水南下了,看看能不能收服淮西行营。若成功,则携军东进,再收颍、亳、宋三州团练与镇戍军,以三州为基,与逆子打擂台。
想到这,朱温给自己打了打气,然后问王檀:“王卿,顺义军可愿从朕南狩淮西?”
说罢,用惴惴不安、又饱含期待的目光看着王檀。
“部分将士家眷在汴州…”王檀面露难色:“臣一会与将士说说,尝试下,能带多少带走多少吧。”语气颇为勉强,心也不禁一痛。
他也舍不得家眷。其妻羊氏和几个小妾美艳无比,只要在家,几乎夜夜云雨一挑七。抛弃美人从颠沛,王檀想也不敢想。但他自知卖国贼之属,没了朱温靠山,任何人持节汴州,都可能在长安的施压下将他交出去。
他四代公侯。曾祖泚官至防御使。翁曜定难功臣,父环位列九卿,他非常清楚朝廷对叛徒的态度,只有两个词——残忍,斩草除根。
投巢的世家、公卿、皇族,不论男女老幼,不听理由,全部处死。哪怕是被巢军掳去,但没有殉节、给巢军生了儿女的妇孺,也一概问斩。朱玫之乱,无论被动主动,只要给乱军出过力,死。兰陵萧、河东裴、荥阳郑出身的宰相萧遘、裴澈、郑昌图亦被斩首暴尸。
“百官死者泰半。”
“请皆以极刑。”
不是开玩笑。
“陛下且在道场寺休息,拂晓咱们便出发。”
朱温听了,心里欢喜,感动道:“使能复位,当以卿任择一镇为帅。若终不可成,便把头颅送给卿,与卿王爵富贵。”
朱温本想立刻就走,但部下很累了,也没辎重,人马都饿着。不休整一下,走不动了。没这三千臣、兵,以一个光杆司令上路,他也不敢,搞不好王檀途中就反悔了,或者其部有人要杀他。
“臣告退!”
朱温点点头,目送王檀离寺,才在道场寺内走动起来。
他心如不系之舟,形同已灰之木,在人前,嘴角依然挂着一副坚强、淡定的微笑,给受伤的大臣上药,给垂死的军士喂粥,挤出眼泪共情。把睡在地上两眼望着暮色发呆的石妃抱在怀里,诉以爱怜之言。单说这份心志,是个干事业的。
正在朱温努力维持队伍的时候,一群杵着棍棒的伤员一瘸一拐靠了过来:“陛下。”
朱温心一紧,强自镇定,勉强笑了笑:“怎么?受了伤别乱动,找——”
“陛下…”
“你说。”
“俺们二十二人决定了,就不从陛下南下了,返乡去也。”说话的为首小校,被斩了一支手臂,
眸子暗淡,嘴里不停咳血。
“也好。”朱温在身上摸了个值钱的物件塞给他。
“臣等去,圣人自爱。”
“陛下…保重。”
一行没拖沓,说完就离开了道场寺。
朱温已被儿子趁着王师进薄的机会掀翻,继续为其效力,就得面对和朱友裕开战。事到如今,父子谁强谁弱,谁的赢面更大,不问可知。况且朱友裕在汴军之中本就极富威望,否则这次也不可能一举得手。如无意外,他已整合了陕州的十余万人马。
他王檀要跟朱温一条道走到黑是他的选择,在朱温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其他将领多不会站朱温。没意义。中原格局马上洗牌,把兵马在朱温父子的内战中拼光,那才是蠢。
朱温脸色更加衰败:“洛阳可有乱军?”
“有,但不多。有臣等在,当不敢进犯车驾。”王檀答道。
朱温心一揪,闭了闭眼,又问道:“友裕逆子如何?有他的消息么?”
王檀奇怪地看着他。
你刚摆脱他的追杀?不比我更了解?
“定是在渑池收拢乱军无疑。”顿了顿,朱温叹道。
收拢整顿乱掉的陕州行营只是其一。崤函道上还有朱友恭的部队,朱友裕可能会想办法吞并。
另外,老朱应该感谢李某人。若非欲趁此良机从叛军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李某缀尾交战,缠住了朱友裕,他在这喘气的空当都没有。
乱?并不乱,事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小温以速度甲离开弘农,半个时辰后小裕以速度乙出发,追赶小温,边走边招集朋友。一天后,小李以速度丙出发,追赶小裕…
“陛下莫要灰心丧气。”王檀说起正题:“乱军势大,咱们只有不到两万人,臣欲率部护送车驾还都。俟入汴,便号召中外,共讨友裕。此贼谋杀君父,人神共愤,断难得逞。”
朱温只是不语。
老巢他留了万余甲士,由石彦辞、丁会、王彦章、戴思远分统。
虽然他们弑主降李的概率很小,汴州可以视作安全去处。
但必经之路上的郑州防御使赵克裕、河阴关塞制置使黄文靖、虎牢关使贾晟、忠武军节度使赵昶四头拦路虎,二赵与黄在弘农之变发生前就劝过他退位,不可能放他回汴州。只须在郑、许一带拖他一两天,朱友裕就能从后方赶到,将他围杀。
即使通过华容道,汴州守军也不一定敢接纳他。除非你带着数万大军,让他们看到你有翻盘的希望。丁会、王彦章可以是忠臣,可以冒这个险,万把守军也可以有一小撮义士…
另外,局势至此,朱温并不认为王彦章、丁会、石彦辞还能掌控汴州和守军。
按常理推断,军乱大概正在进行中。
总之,难。
只能沿颍水南下了,看看能不能收服淮西行营。若成功,则携军东进,再收颍、亳、宋三州团练与镇戍军,以三州为基,与逆子打擂台。
想到这,朱温给自己打了打气,然后问王檀:“王卿,顺义军可愿从朕南狩淮西?”
说罢,用惴惴不安、又饱含期待的目光看着王檀。
“部分将士家眷在汴州…”王檀面露难色:“臣一会与将士说说,尝试下,能带多少带走多少吧。”语气颇为勉强,心也不禁一痛。
他也舍不得家眷。其妻羊氏和几个小妾美艳无比,只要在家,几乎夜夜云雨一挑七。抛弃美人从颠沛,王檀想也不敢想。但他自知卖国贼之属,没了朱温靠山,任何人持节汴州,都可能在长安的施压下将他交出去。
他四代公侯。曾祖泚官至防御使。翁曜定难功臣,父环位列九卿,他非常清楚朝廷对叛徒的态度,只有两个词——残忍,斩草除根。
投巢的世家、公卿、皇族,不论男女老幼,不听理由,全部处死。哪怕是被巢军掳去,但没有殉节、给巢军生了儿女的妇孺,也一概问斩。朱玫之乱,无论被动主动,只要给乱军出过力,死。兰陵萧、河东裴、荥阳郑出身的宰相萧遘、裴澈、郑昌图亦被斩首暴尸。
“百官死者泰半。”
“请皆以极刑。”
不是开玩笑。
“陛下且在道场寺休息,拂晓咱们便出发。”
朱温听了,心里欢喜,感动道:“使能复位,当以卿任择一镇为帅。若终不可成,便把头颅送给卿,与卿王爵富贵。”
朱温本想立刻就走,但部下很累了,也没辎重,人马都饿着。不休整一下,走不动了。没这三千臣、兵,以一个光杆司令上路,他也不敢,搞不好王檀途中就反悔了,或者其部有人要杀他。
“臣告退!”
朱温点点头,目送王檀离寺,才在道场寺内走动起来。
他心如不系之舟,形同已灰之木,在人前,嘴角依然挂着一副坚强、淡定的微笑,给受伤的大臣上药,给垂死的军士喂粥,挤出眼泪共情。把睡在地上两眼望着暮色发呆的石妃抱在怀里,诉以爱怜之言。单说这份心志,是个干事业的。
正在朱温努力维持队伍的时候,一群杵着棍棒的伤员一瘸一拐靠了过来:“陛下。”
朱温心一紧,强自镇定,勉强笑了笑:“怎么?受了伤别乱动,找——”
“陛下…”
“你说。”
“俺们二十二人决定了,就不从陛下南下了,返乡去也。”说话的为首小校,被斩了一支手臂,
眸子暗淡,嘴里不停咳血。
“也好。”朱温在身上摸了个值钱的物件塞给他。
“臣等去,圣人自爱。”
“陛下…保重。”
一行没拖沓,说完就离开了道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