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女李令月,姐妹重逢

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女李令月,姐妹重逢(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李骁当即挥笔赐名“李令月”。  

女孩虽不必拘泥辈分,但他也自有考量。  

儿子的名字含“日”,如李世昭;女儿以“月”为名,取日月相生、阴阳共济之意,又与北疆的日月图腾相互应和。  

此时房间里,李令月又扯开嗓子哭了起来。  

“臭臭臭~”  

一岁的金刀摇摇晃晃地凑到摇篮边,还不会说完整的话,只能踮着脚尖,用胖手指着床上的妹妹,小脸皱成一团,像是被什么东西熏到了。  

萧燕燕笑着把他抱起来,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妹妹拉臭臭啦,金刀以前也这样呀。”  

她转头对一旁的乳母道,“快抱去换洗吧,仔细着别冻着。”  

乳母刚抱起李令月,卫扶摇就掀帘走了进来。  

她穿着件月白色的袄裙,袖口绣着缠枝莲,身材高挑,明艳动人。  

目光落在摇篮里空荡荡的被褥上,又转向被乳母抱走的女婴,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随即问道:“韩姐姐呢?”  

“昨夜累了一天,刚歇下不久。”萧燕燕坐在椅子上轻笑道。  

她们这些女人之间虽然也有明争暗斗,但总体来说,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主要是因为萧燕燕的威势太强了。  

谁也不敢在她面前挑事。  

否则一但真正惹恼了她,就算是打杀了某个妾室,李骁也只会小惩大诫一番,就没有然后了。  

有着娘家雄厚的遗泽,又给李骁生下了长子金刀,所以萧燕燕的底气足的很。  

不过,这些女人如此和谐,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李骁的能力太强了,雨露均沾只是最基本的,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将她们摆在一起,来个大雨倾盆,谁都不落下。  

有着共扛一杆枪的战友情谊,又都知道对方的窘态,这些女人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也能更融洽。  

卫扶摇坐在萧燕燕旁边,声音柔得像羽毛:“令月这哭声,倒是比金刀小时候响亮多了。”  

萧燕燕搂着金刀在软榻上玩耍,瞥了眼二丫空荡荡的腰腹,嘴角噙着笑:“小孩子家哪有不哭的?”  

“你若是急着抱娃,可得咬着牙撑到最后。”她故意拖长了语调,眼角间满是打趣。  

二丫闻言,脸上泛起一层浅红,想到了众人一起的荒唐,可不就是谁能撑到最后,谁就能占大便宜嘛!  

不过她也没像寻常姑娘家那样羞赧闪躲,反而从果盘里捏起颗蜜饯递到金刀嘴边,声音温温软软:“妹妹还年轻,生孩子倒不急于一时。”  

她指尖拂过金刀柔软的胎发,笑意真切了几分:“不过金刀是真可爱呢。”  

“来,让姨娘抱一抱。”  

二丫张开双臂,金刀被她腕间银镯子的叮当声吸引,咯咯笑着爬了过来。  

但实际上,她说不想早点要个孩子,那是自欺欺人。  

在这大都护府里,哪个女人不盼着能诞下子嗣?  

尤其是儿子,那可是后半辈子的依靠,是在府里站稳脚跟的根本。  

但在萧燕燕面前,这些心思可不能摆得太明,这位正室夫人看似温婉,眼里的精明却藏不住,野心太大,反而会落了下乘。  

二丫可不是没心机的傻白甜。  

去年嫁入府中三个月,李骁几乎夜夜宿在她房里,烛火下的喘息、锦被里的温存,哪样不是实打实的恩宠?  

可怀孕这事儿,终究要看机缘,急也没用。  

她抱着金刀颠了颠,孩子笑得更欢了,口水蹭在她月白色的衣襟上,像朵小小的云彩。  

二丫用帕子轻轻擦去,语气漫不经心地问道:“大都护应该快回来了吧?”  

萧燕燕拿起银勺,准备将刚呈来的蛋羹喂金刀,闻言动作一顿,抬眼望向窗外:“在大漠待着呢,查完屯垦的事就回,最晚月底便能进门。”  

她顿了顿,似笑非笑地看向二丫:“怎么?这才分别半年多,就想了?”  

二丫怀里的金刀恰好伸手去抓她的发簪,她顺势低下头拢头发,掩去眼底的一抹期待,笑道:“难道姐姐不想?”  

“再说了,金刀也想爹爹了,是吧?”  

她捏了捏金刀的脸蛋,小家伙似懂非懂地拍着小手:“爹爹爹”  

在萧燕燕的教导下,他已经会喊‘爹’了,但却已经完全不记得李骁了。  

萧燕燕被逗笑了,抬手点了点金刀的额头:“人小鬼大。”  

正说着,萧燕燕身边的仆妇轻手轻脚走进来,垂手站在暖帘旁,声音压得极低:“夫人,刚刚刘千户派人来报,河西移民的队伍,距离龙城已不足十里。”  

留在龙城的刘勋千户,原是武卫军四千户之一。  

李骁带三个千户出征时,特意将他留下守护龙城,监督城池建造,如今算是直接向萧燕燕负责。  

李骁虽在大漠视察,移民的脚步却不能耽搁,否则一旦入了冬还没抵达目的地,那可真的会冻死大片的人。  

于是,便命令第一镇主力护送百姓们继续北上金州。  

而此次移民金州的百姓数量不多,只有三个万户,大部分都是西夏军中的精锐,身体强壮的汉子。  

主要也是因为金州天气严寒,体魄强壮,生存率更高一些。  

而除了迁往金州的这三个万户之外,还有就是大漠四个万户、伊犁两个万户、七河一个万户、阴山两个万户、高昌三个万户、西海三个万户。  

再加上金州本地的三个万户,共计十八个万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