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二百一十七章 迁都,龙城

第二百一十七章 迁都,龙城(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且张石头虽然对李骁忠心耿耿,但毕竟也是河西堡的人。  

所以,这些人都是李骁亲自安排,他们彼此之间更不清楚对方的存在。  

完全由李骁直接领导,监视金州将领们的重要动向。  

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  

未来的谋一天,李骁或许会在锦衣卫之外,成立一个更隐蔽的情报组织。  

不久后,天空忽然阴沉了下来,低沉的闷雷滚滚轰鸣,下起了蒙蒙的阴雨。  

李骁站在门前欣赏着雨势,心中却是越发的平和。  

北疆的天气属狗的,说翻就翻,往往上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就下起了大雨。  

李骁早已经习惯了。  

但这种雷雨来的快,走的也快。  

一刻钟的时间不到,雨势便停止了下去。  

两道人影则是在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李骁的书房外。  

“大都督,张大人顾都督求见。”  

“让他们进来。”李骁淡声说道。  

随后,顾自忠和张兴华两人走了进来,行礼道:“拜见大都督!”  

李骁的书房乃是正堂布局,进门后左转便能看到一张书桌放在中堂偏后位置。  

桌子前面是两排椅子。  

在李骁的示意下,两人一左一右坐在桌子下首。  

“我们北疆乃是化外蛮夷之地,读过书的人不多。”  

“论及学识,你们二位也属佼佼者之列。”李骁命人为他们上茶后说道。  

两人瞬间谦虚的摇头。  

“不敢!”  

“属下不过是微末学识,不敢班门弄斧。”  

不是两人谦虚,而是他们知道李骁的本事。  

在外人看来,李骁身为金州大都督,整日舞刀弄枪,又出生于金州的豪强家族。  

即便是上过学堂,但成就定然有限。  

也就是比真正的蛮夷强那么一点。  

但只有接触过李骁才知道。  

他不仅仅是武艺强悍,骁勇善战,更兼学识非凡。  

四书五经都是有所涉猎,古今大事都有很深的见解。  

真把李骁当成了文盲,那才是笑话呢。  

“谦虚的话不必多说,今天叫你们来只为了两件事情。”  

李骁轻轻摆手,站起身来,走到门前,目光望向东都城的天空。  

沉声说道:“经过了此次战乱,东都百姓十不存一。”  

“商人不敢再来,本地牧民的孤儿寡母,也都带着家当去了山中避难。”  

“想要恢复东都之前的盛况,非一日之功。”  

“所以本都决定,将北疆的治所从东都迁往金州。”  

“你们二位看待如何?”  

李骁转过头来,目光淡淡的瞧着两人。  

说实话,顾自忠两人也被李骁的这个想法惊讶到了。  

但仔细想想,又是必然的结果。  

东都虽好,但是李骁的根基不在此地。  

而且金州与东都之间横亘着一座低矮山脉。  

反观东都与七河之间,则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若是遭遇西方敌人突袭,东都根本无险可守。  

隔着一座山脉的金州,更是来不及增援。  

所以,李骁想迁都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东都的地理位置偏向西方,不利于对西夏和草原的战略威慑。  

“东都虽然破败,可若全力经营,一年之内也能恢复元气。”  

“不过,金州也是一个好地方,唯一的欠缺便是人口。”  

“可将东都的部分牧民迁移至金州。”  

顾自忠先抑后扬说道。  

接连战败了王廷军和康里联军的李骁,在北疆的威望已经不亚于当初的萧思摩了。  

他决定的事情,没有充足理由的话,其他人恐怕是难以改变的。  

李骁决定迁都,这件事情便完成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两人来此的意义了。  

完善迁都的具体实施计划。  

“金州的牧民也可迁移部分至东都甚至是七河。”  

“如此方可让北疆各州不再局限于民族部落的隔阂,更加一统。”  

“至于北疆的人口补充~”  

李骁说着,目光望向张兴华,淡淡道:“夏国是个好地方。”  

北疆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尤其是汉族人口比重已经不足一半了。  

所以李骁决定等到北疆稳定以后,先去攻打西夏,掠夺汉族人口。  

分散安置到各千户、百户之中,全部打散至北疆六州,逐步完成北疆的汉化。  

这就是北疆未来百年的国策。  

张兴华闻言,瞬间领会李骁的意思,点头说道:“夏国的汉民被党项族欺压百年,早就不堪其辱了。”  

“只要我们将其好生安置,让大部分人饿不死,夏国汉人就会变成我北疆的汉人。”  

张兴华的祖上曾经当过西夏的宰相,他又官至敦煌太守,对西夏国情太了解不过了。  

在他看来,谁给百姓一口饭吃,百姓就念谁的好。  

更何况相比于党项人,北疆的统治阶层可大都是纯正的汉人。  

就更容易被西夏汉人认同了。  

“张大人所言及是,不过这么多百姓迁入金州,龙城的规模就略显不够了。”顾自忠说道。  

“另外还有粮食,如何去养这些百姓?”  

“草原的牛羊会被吃光的,所以只能用粮食去养。”  

草原看起来广袤无边,但是却又很小。  

千百年来,始终都有一条看不到的红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