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343章 危急存亡

第343章 危急存亡(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第343章危急存亡渐渐步入二月下旬,袁术未能攻入江东,淮南大饥。  

吏民只能抓捕鱼虾河蟹、河蚌充饥,这种时候的袁术,自然无法再维持攻势。  

好在他应对这种窘迫境遇的经验比较丰富,军队解散后分散就食,以应饥荒。  

治下吏民可以凑合一下,袁术以及麾下文武干吏们岂能受这委屈?  

因孙策之故全面丢失丹阳、吴郡,也丢了小半个豫章,使得袁术这里现在即便肯拿钱去买,也无法从丹阳、吴郡地区购买粮食、消耗品。  

再加上去年谯沛灾民,提前放空了沛国储粮。  

使得袁术麾下粮食危机不仅提前爆发,还涉及到他本人。  

本以为撑一下,可能拖垮刘繇。  

刘繇的好朋友、肱骨之臣、汝南许劭许子将也在去年病逝,又经历了豫章动乱,刘繇的势力越发凋零。  

可孙策离开江东,并叛乱,使得留在江东的舅父吴景、叔父孙静以及朱治这些人只能举兵迎奉、依附刘繇,刘繇势力重振。  

朝廷又征会稽郡守王朗入朝,会稽郡也全面支持刘繇。  

所以刘繇撑了下来,没有像袁术预料的那样被拖垮。  

原本刘繇被打垮,那袁术以及淮南吏民就能吃刘繇的尸体,渡过这次饥荒。  

战局发展未能如愿,袁术还能怎么办?  

刘备是个硬骨头,陈登也很强硬;去年才打过仗,袁术也不愿低头向刘备、陈登借粮。  

还有大郡豫章的新郡守华歆,临危受命,是被豫章人推举的郡守,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可华歆治理豫章,是出了名的不重庶务。  

钱粮、征兵之类的事情,华歆得过且过,基本上放任豫章各县自治。  

这种情况下,豫章人自然拥护华歆。  

可华歆即便想帮你,给你募兵或筹粮,也是无能为力。  

数遍周围,袁术只能向陈王借粮。  

去年主动开仓放粮的沛相舒邵也就主动请命,驰往陈国,拜谒国相骆俊,请求借粮。  

而这时候许都骚乱才过去半个月时间,吕布已督率吏民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向南阳进发。  

汝颖灾民、流民跟随大军迁徙,就连梁沛灾民,淮南灾民闻讯也向西而行,企图跟着朝廷一起避难荆州,求食果腹。  

就连陈国的新旧灾民,也有许多跟随迁徙。  

毕竟中原乱局越来越明显,比之陈国要的微薄糊口口粮,还不如跋涉去荆州赌命。  

舒邵十余骑抵达陈国都城时,这里依旧有许多灾民,前后跋涉,途径陈国,汇聚陈县之外接受赈济。  

这些灾民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出发。  

中原的灾民大迁徙,令舒邵感到很不舒服,也只是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  

入城,舒邵沐浴后拜谒骆俊。  

国相府邸,后院私宅内。  

骆俊坐在主位,翻看何夔、袁涣等人的书信,面容为难:“伯应,非我不肯,实乃国中储粮不丰。今大将军率众出征荆州,国内储粮既要日常赈济灾民,还要养军、备战。”  

舒邵听着摆手:“大将军督兵南下荆楚之地,能威胁陈国者,左右不过曹孟德与我主袁公路。我主袁公路性情刚直有恩必报,受陈王恩惠,岂会兴兵作乱?纵然曹孟德亲自督兵进犯,以我主性情,为报陈王恩德,必集结吏士与他一战。”  

舒邵说着威胁之语,却满口爽快:“这样不论我主是胜是败,曹孟德皆无进犯之力。这样不劳陈国军民,即可御敌于国门之外,何等之幸呐?”  

骆俊也只是缓缓点着头,论性格,袁术就是这种爽快的性格,有急公好义的一面,有时候决断的时候并不完全执着于利益得失,如似轻侠。  

所以给袁术粮食应急,袁术涨了面子后,曹操真发兵来抢陈国,袁术肯定要维护面子,前来与曹操一战。  

只要干好这件事情,以后袁术继续借粮,口碑稳定之下,大家也是会借粮的。  

只是骆俊虽然认同舒邵的理论,又为难说道:“伯应啊,岂不见荆州刘景升之前事?自朝廷都许以来,刘景升运粮何止三百万石?以朝廷之公义,尚且不能制止大将军伺机攻夺荆楚。”  

“我陈国带甲之士不下五万,又何苦将国家安危寄托在左将军一念之间?”  

骆俊说着拱手:“非我等不信左将军为人,实在是刘景升前车之鉴,我国内议论纷纷,皆感其屈,以为不值。我若答应此事,国内士民官吏不许,又能如何?这是陈国民情,非我能改。”  

舒邵见此,也不强求:“可否询问陈王,我欲当面游说陈王。”  

“就于此止步吧。”  

骆俊规劝说:“止步于你我,来日陈王与左将军同殿为臣,也好相见。”  

舒邵见此也只能长叹一声:“今舍陈国,谁又能助我淮南渡过眼前劫难?”  

骆俊不为所动,也就是袁术进攻江东失败。  

成功的话,军粮问题立刻就能解决;就算没能彻底解决,继续向陈国借粮,到那时候也会抓骆俊家族、乡人为要挟。  

这些年看着袁术从南阳被赶出来,与曹操屡次争兖豫,失败后才跑到淮南。  

袁术固然有公义的一面,但转转各地,造成的破坏远不是袁术性格、行事风格中那点光辉所能弥补的。  

骆俊说的也很有道理,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袁术已经无法召集、动员军队,对陈国的威胁很低。  

拖个小半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